陆军少将罗伯特·克莱芙,第一代克莱芙男爵KBFRSRobert Clive, 1st Baron Clive,1725年9月29日—1774年11月22日),一译罗伯特·克莱武,又称印度的克莱芙(Clive of India),英国军人、政治家,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孟加拉建立起军事、政治霸权。他与沃伦·黑斯廷斯一样,都是英属印度殖民地建立过程中的早期关键人物。克莱芙还是辉格党国会议员。

Quick Facts 罗伯特·克莱芙勋爵阁下 The Rt Hon The Lord Clive, 威廉堡总督 ...
罗伯特·克莱芙勋爵阁下
The Rt Hon The Lord Clive
Thumb
克莱芙勋爵戎装像。纳撒尼尔·丹斯作。
威廉堡总督
任期
1757—1760
前任罗杰·德雷克
继任亨利·范西塔特
任期
1765—1766
前任亨利·范西塔特
继任哈里·弗莱斯特
个人资料
出生(1725-09-29)1725年9月29日
英格兰什罗普郡马凯德雷顿
逝世1774年11月22日(1774岁—11—22)(49岁)
英格兰伦敦西敏
国籍英籍
母校泰勒商校
获奖KB
军事背景
效忠 大不列颠王国
服役英国陆军
服役时间1746-1774
军衔少将
部队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指挥印度陆军总指挥
参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马德拉斯战役(Battle of Madras)
第二次卡那提克战争
阿喀德攻城战(Siege of Arcot)
阿莲战役(Battle of Arnee)
清郭泼战役(Battle of Chingleput)
七年战争
金德讷格尔战役(Battle of Chandannagar)
普拉西战役
Close

早年

克莱芙在1725年9月25日出生在什罗普郡马基特德雷顿附近的家族庄园。他的父亲是理查德·克莱芙(Richard Clive),母亲是瑞贝卡·加斯克尔·克莱芙(Rebecca Gaskell Clive)。克莱芙的家族自亨利七世时期开始,就拥有这个庄园。族人很早就活跃在政坛:有的在亨利八世时期担任爱尔兰财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of Ireland),有的在英国内战时期担任长期国会的议员。因为家族庄园盈利微薄,所以克莱芙的父亲要当律师,提高收入。同时,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国会议员,代表蒙哥马利郡选区。克莱芙有七个姊妹,五个兄弟。

Thumb
罗伯特曾经爬上的圣玛丽教堂。

克莱芙的父亲以脾气暴躁著称,而克莱芙则明显地继承了这一特质。因为某些未为记载的原因,当克莱芙还是婴孩的时候,他就被送往住在威斯敏斯特的姨妈家中寄养。姨丈丹尼尔·贝利(Daniel Bayley)向他的父母说,他“打架成瘾”。克莱芙在校内经常惹麻烦。当他大一些的时候,他就与一群青年一起,威胁马凯德雷顿的商家,要求他们交出保护费,否则店面不保。克莱芙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无畏。他惊人地爬上马凯德雷顿的圣玛丽教区教堂(St. Mary's Parish Church),并伏在教堂的雨漏上。

罗伯特曾先后被三间学校开除,而其中两间分别为马凯德雷顿文法学校(Market Drayton Grammar School)与泰勒商会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因为缺乏教育,他后来努力进修。最后,他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文风,而他在下议院的演说被威廉·皮特赞誉为他所听过的演讲中,最具说服力的。

第一次印度旅程

在18岁时,克莱芙被送往印度,到东印度公司担任贸易站负责人(Factor)或低级文官(Writer)。他搭乘的船只在巴西海岸搁浅,花了九个月维修。这给了他学葡萄牙文的时间,这种语言在印度流传甚广。当时,公司在马德斯柏林村(Madraspatnam,现已发展为大城市金奈)附近的圣乔治堡有一个小型殖民地。

Thumb
查尔斯·克莱芙(Charles Clive)绘于约1764年。

印度政治局势

到了18世纪中叶,莫卧儿帝国已经分裂为许多国家。皇帝奥朗则布驾崩后,皇权逐渐落入各省总督(Soobedars,又称尼萨姆)手中。海得拉巴尼萨姆(Nizam of Hyderabad)阿萨夫·贾一世(Asaf Jah I)和卡那提克纳瓦布(Nawab of the Carnatic)安瓦鲁丁·汗(Anwaruddin Khan)在这些总督中最为强大。纳瓦布虽然名义上是尼萨姆的丰臣,但实际上在各方各面都独立自主。英国的圣乔治堡和法国的本地治里都在纳瓦布的领土内。

印度次大陆欧洲势力之间的关系,受到欧洲本土的一系列的战争与条约影响。自17世纪晚期以来,欧洲人就在印度建立起武装力量,以保卫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影响当地政府,为自己取得政治利益。军事力量迅速变得与商业触觉一样重要,军队在占领土地、征收地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次卡那提克战争

1720年,法国国有化了法国东印度公司,并开始以公司为工具,谋取帝国的利益。英法两国因此在印度发生了利益冲突,而这一冲突英国在1744年加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原因之一。这场冲突在印度称为第一次卡那提克战争。1745年,英军在印度开启了战端,从海上对法军舰队发起进攻。法国总督约瑟夫·弗朗索瓦·杜布雷因此向本土请求增援。1746年9月4日,法军将领贝特朗-弗朗索瓦·马埃·德·拉布尔多内率领部队围攻了马德拉斯。守城英军在数日轰炸后投降,法军入城。英方意图通过谈判取回马德拉斯,但遭到杜柏林拒绝。漫长的谈判使克莱芙有机会逃到南面约20英里(32千米)处的圣大卫堡(Fort St. David,今古德洛尔)。克莱芙在当地没有游手好闲,加入了军队,没有在意新职位在公司的体制内比他的旧职位低。他参与了圣大卫堡的防卫战。1747年3月11日,英军最终在卡那提克军队协助下击退了法军,解除了围城。克莱芙因功委任为少尉

陆军少校斯特林格·劳伦斯(Major Stringer Lawrence)在这场战役中注意到了克莱芙的勇武。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参战国在1748年的艾克斯-夏佩尔和会(Congress of Aix-la-Chapelle)缔结了合约之后,劳伦斯返回了本土。1749年,劳伦斯回到了印度远征坦贾武尔,以恢复当地拉者的王位。克莱芙也参与了远征,他在战斗中带领一小股部队猛攻一道大堤,遭到惨重损失,几乎全军覆没。战后,克莱芙回到文职岗位,担任特派员。[1]

然而,他患上了某种精神病,所以被送到孟加拉北部休养。[1]在此期间,英法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只是形式由武装冲突转为政治斗争。两年后克莱芙复职时,卡那提克的纳瓦布与海得拉巴的尼扎姆都换成了极端亲法的人。卡那提克战争再次爆发。钱德·萨希布(Chanda Sahib)在杜柏林的协助下,取代了亲英的卡那提克纳瓦布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杰(Mohammed Ali Khan Walajah)。钱德向杜柏林赠送了一片岁入35万卢比的土地,以作答谢。钱德本人也借此机会提升了自己在莫卧儿帝国的地位。[2]

阿喀德攻城战(1751)

1751年夏,钱德率军离开卡那提克首府阿喀德攻打切西纳普里(Trichinopoly)。克莱芙欲攻打阿喀德(Arcot),为切西纳普里解围。但他的兵力、装备有限:马德拉斯与圣大卫堡只能拨给他200欧洲士兵,300印度士兵与几支小型大炮。而指挥他们的八个军官中,有四个像克莱芙一样,是临时投笔从戎的;在经验方面,有六个军官从未参与过作战。英军在一场闪电风暴后夺取了阿喀德,在夺取了城镇后,英军立刻开始强化城镇中的建筑物,为即将来临的防御战作准备。克莱芙也在当地组织了一支部队。数日后,钱德打派出了一支由他儿子拉扎·撒希巴(Raza Sahib)和一个法国人担任指挥官的大军收复阿喀德。

历史学家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第一代麦考利男爵在一个世纪后写到:

“……协调防御工作的指挥官……是个25岁的年轻人,临时投笔从戎……克莱芙……在一切安排妥当后,已经精疲力竭,倒头便睡。他被警报惊醒,马上赶到岗位……在发动三次令人绝望的进攻后,围城者撤到壕沟后。这场激战为时一个小时……守军只有五、六人伤亡。”[3]

2,000马拉地骑兵在麦地那·阿里·汗(Madina Ali Khan)与尤努斯·汗(Yunus Khan)的指挥下,赶到阿喀德支援克莱芙。[4]克莱芙与劳伦斯少校借机反攻敌军,扭转了形势。1754年,英法双方签署卡那提克临时条约,英方代表是托马斯·桑德斯,法方代表是查尔斯·戈达希。双方承认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杰为卡那提克的纳瓦布,并同意两国属地的比例要平衡。1756年,战争再度爆发,在克莱芙离开孟加拉期间,法军在北部取得了胜利,最后却遭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杰击退。1763年,英法双方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确认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杰的治权。条约的结果是增强了英国的影响力,1765年,皇帝德里下达一个行政命令,承认英国在南印度的属地。

克莱芙在守城期间的出色表现令他成名。时任首相威廉·皮特说,没有受过正式军事训练的克莱芙是“天生的将军”,赞同劳伦斯少校慧眼识人。公司董事会投票决定,赠与克莱芙一柄价值700英镑的剑,虽然劳伦斯也得到了类似荣誉,但是,他拒绝收下这柄剑。战后,克莱芙返回阔别10年的英国。

在再次出国前,即1754年-1755年间,克莱芙买下了腐败选区圣米迦勒(St Michael's)的议席。[5]不久后,克莱芙与约翰·斯蒂芬森(John Stephenson)一起被理查德·赫西(Richard Hussey)、西蒙·拉特勒尔(Simon Luttrell)击败,失去议席。

第二次印度旅程(1755-1760)

1755年7月,克莱芙回到印度,[6]担任古德洛尔圣大卫堡副总督。在航往印度途中,他遭受了巨额财产损失:领航的东印度商船(Indiaman)多丁顿号(Doddington)在伊丽莎白港附近沉没,船上载有一个藏有33,000英镑金币的箱子。在250年后的1998年,这个箱子才被人非法捞起,并放到市面上出售。[7]2002年,在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后,部分金币终于交还南非政府。

克莱芙获英国陆军任命为中校后,参与了一场攻打Gheriah堡的战役。Gheriah堡守军由马拉地海军将领Tuloji Angre指挥。攻打堡垒的英军由海军将领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指挥,有多艘船只、马拉地盟军支援。英军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军医爱德华·艾夫斯(Edward Ives)注意到,在英军取胜后,克莱芙拒绝瓜分战利品。[8]

重夺卡那提克(1756-1757)

克莱芙到任时,得到两个坏消息。1756年,Siraj Ud Daulah继承祖父阿里瓦迪汗职位为孟加拉纳瓦布。同年6月,克莱芙得知新任纳瓦布袭击在Cossimbazar的英国人,更在同月20日夺下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因此损失2,000,000英镑。被俘的英国人都被关押在一个牢房里,而这个牢房就是臭名昭著的加尔各答黑洞。在146个犯人中,有123个犯人因为窒息、中暑而死亡。而纳瓦布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9]

1756年圣诞,在尝试联络纳瓦布失败后,海军中将查尔斯·沃森(Charles Watson)与克莱芙决定率军攻打加尔各答,用武力除去纳瓦布。两人的第一个目标是Baj-Baj堡垒,克莱芙率军在陆地上攻城,而沃森的舰队则在海上炮轰该城。堡垒很快英军被攻占,代价很小。未几,在1757年1月2日,加尔各答也回到英国人手中。[10]

在大约一个月后的2月3日,克莱芙遇到了由纳瓦布亲自率领的军队。大军越过克莱芙的阵地,在加尔各答东部占据了一个位置。艾尔·库特爵士(Sir Eyre Coote)估计,纳瓦布的军队有40,000骑兵,60,000步兵与30门大炮。就算这个数据有所夸大,纳瓦布的军队的实力,估计还是比英军强。英军只有540步兵,600皇家海军水手,800印度兵,14门战地炮,连一个骑兵都没有。1757年2月5日清晨,英军首先发难,袭击敌军营地。这场战斗有一个外号,叫“Calcutta Gauntlet”,克莱芙冒着炮火,带兵穿过纳瓦布的营地。到了中午,克莱芙已经突围而出,安全抵达威廉堡。英军遭受了一成伤亡。克莱芙汇报,有57人阵亡,137人受伤。在技术上说,这并不是一次军事意义上的胜利,但是,英军的举动还是震惊了纳瓦布。2月9日,纳瓦布交出加尔各答控制权,承诺赔偿公司的损失,恢复公司的特权。

与西拉杰·乌德·达乌拉开战

英法两国再次开战,是为七年战争。克莱芙派出舰队沿河而上,攻打金德讷格尔,而他本人率领陆军在陆上配合海军舰队。在奖金的鼓励下,英军士气高昂。纳瓦布寻求法军帮助未遂,在朝廷里,已有一群官员密谋合力推翻他。这群官员,以纳瓦布的主帅贾法·阿里·可汗(又名米尔·贾法)为首。克莱芙与海军上将华生、总督德雷克(Drake)、公司代表瓦特(Watts)等人秘密会见了贾法,双方达成了绅士协定(Gentlemen's agreement)。克莱芙将会扶持贾法为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副王,代价是赔偿公司在加尔各答的损失,支付军费(一百万英镑),还要向加尔各塔的英国居民(五十万英镑)、原住民(二十万英镑)与亚美尼亚商人(七万英镑)赔款。

克莱芙请了孟加拉商人Umichand,方便联络贾法。Umichand后来却要求提高自己的酬金到三十万英镑,否则就把这个阴谋泄露出去。沃森拒绝接受这个条件。克莱芙使出了一个手段应对他的威胁。英方写出两份协定,一份是真的,一份是假的。真的写在白纸上,假的写在红纸上。假的那份协定,提高了Umichand酬金,以满足他的要求。大部分军官都签署了两份协定,只有沃森不肯签署假的那份协定,其他人只好冒充他,替他签名。米尔·贾法在6月4日签署了协定。

普拉西

Thumb
罗伯特·克莱芙,第一代普拉西的克莱芙男爵在战后会见米尔·贾法。弗朗西斯·海曼绘。

克莱芙用了1757年整个夏季来和孟加拉纳瓦布谈判。6月中旬,克莱芙令军向金德讷格尔进发,乘艇的英军与印度军则在胡格利河的右岸伴随。在雨季期间,泛滥的恒河的河水灰经过三条在北部的溪流,进入胡格利河。这几条溪流,在夏季几乎要干涸。在西面的Bhagirathi河左岸,金德讷格尔以北100英里(160千米)处,坐落着Murshidabad,莫卧儿孟加拉副王德首都。在普拉西以南几公里处,有一片茂密的芒果树林。1757年6月21日,克莱芙冒着一场由季风引发的大雨,登陆普拉西对岸。英军共有1,100名欧洲士兵,2,100名印度士兵,9门大炮。纳瓦布的军队拥有18,000名骑兵,50,000名步兵,53门大炮,50名法国炮手。克莱芙罕有地犹豫了,叫来16个军官作出决策,正如他所说:“是立即发起攻击好,还是等到(印度)盟军支援,再发起攻击好?”克莱芙本人和另外八名军官支持暂缓攻击。陆军少校艾尔·库特(Major Eyre Coote)和另外七名军官表态支持立即攻击。克莱芙收到了一封贾法写的信,改变了主意。历史学家麦考利说,克莱芙在树荫下沉思了一个小时。诗人阿尔弗·莱尔爵士(Sir Alfred Lyall)把克莱芙的想法写成了诗句:“However, that may be, he did well as a soldier to trust to the dash and even rashness that had gained Arcot and triumphed at Calcutta since retreat, or even delay, might have resulted in defeat.”大雨过后,克莱芙带着3,200名士兵,9门大炮渡河,占据了一片树林。他把指挥部设在一座猎人小屋里。6月23日,两军之间爆发了战斗,持续了一天,但是,没有多少真正的战斗。纳瓦布的大炮无法使用,因为火药都被雨水打湿了。在炮兵的配合下,英军第39步兵团(39th Regiment of Foot)发起进攻,令对方溃败并且损失了500名士兵。克莱芙在战前已经和孟加拉贵族,如米尔·贾法等人达成协议。克莱芙召回了手下陆军少校帕特里克(Major Kilpatrick),叫他不要攻击贾法的部队,因为他相信贾法会履行他的诺言,而且他的部队人数很少,力量不足。果然,贾法带领大队人马离开战场,确保英军得胜。英军的欧洲士兵的损失很少,而印度士兵也只有22人阵亡,50人受伤。克莱芙也因为这场胜仗而名噪一时,但这场胜仗实际上是通过私下唆使赢得的,而不是通过天才的战术赢得的。这场战役建立了英国人在孟加拉的军事霸权,却未能完全确立公司在印度北部的控制权。在7年后的布克萨尔战役中,公司才确立了自己在印度北部的地位。

西拉杰·乌德·达乌拉带上财宝乘着骆驼逃离了战场。不久后,他就被贾法的士兵生擒,随即遭到处决。克莱芙开入Murshidabad,扶持米尔·贾法为纳瓦布,以作为他先前背叛主子,投向英军的回报。英军得到了价值1,500,000英镑的黄金、银碟、珠宝等贵重物品作为赔偿。克莱芙本人分得160,000英镑,公司的士兵分得500,000英镑,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每人分得24,000英镑,按照协定,平民也得到了赔偿。这种行为,公司是接受的,助长了公司的贪污风气。克莱芙在最后一次印度旅程中,试图改革公司制度,遏止这股风气。公司每年的收益增加了100,000英镑。

此后的战事

康多尔战役

克莱芙一边处理内务,一边指挥部队,对抗法军。他派少校库特到贝拿勒斯,派陆军上校弗德(Colonel Forde)到维沙卡帕特南与马德拉斯北部。弗德打了一场胜仗,是为康多尔战役(Battle of Condore)。

莫卧儿帝国

Thumb
接受英国人进贡的莫卧儿帝国皇帝沙阿兰二世,1781年。

克莱芙首次会见莫卧儿皇帝,大有裨益。在父皇被叛变的维齐尔Imad-ul-Mulk和他的马拉地同党Sadashivrao Bhau杀害后,皇子Ali Gauhar逃出了德里[11]皇子Ali Gauhar受到了阿瓦德纳瓦布舒亚·乌德·道拉的保护与款待。1760年,在取得比哈尔奥里萨等地的控制权后,皇子Ali Gauhar意欲铲除米尔·贾法尔,从东印度公司的手中夺回富饶的苏巴东部。莫卧儿大军由皇子Ali Gauhar率领,Muhammad Quli Khan、Hidayat Ali、Mir Afzal、Kadim Husein与Ghulam Husain Tabatabai等人同行,舒亚·乌德·道拉与Najib-ud-Daula都派来士兵支援。让·劳(Jean Law)也带着200名法国士兵前来增援。[12]皇子Ali Gauhar一路进攻到巴特那,并成功夺取该城,还想杀掉一直与莫卧儿作对的Ramnarian。米尔·贾法尔担心自身政权不保,派出儿子Miran收复巴特那,解救Ramnarian。米尔·贾法尔也寻求克莱芙救援。克莱芙派出陆军少校约翰·卡约(Major John Caillaud)阻挡莫卧儿大军。结果,英军在1761年的四场大型战役里,击败了莫卧儿大军。

荷兰进犯

克莱芙也采取了行动应对荷军进犯,在信中写到:“亲爱的弗德,马上作战;我明天再发高层的命令给你。”同时,克莱芙以欧洲军队为蓝本,着手改革印度士兵的组织与训练,又征募不少莫卧儿北部的居民。他还强化了加尔各答的防御工事。1760年,在多年辛劳后,克莱芙的健康转差,返国休养。“这像是”时人写到,“孟加拉政府的灵魂离开了。”公司董事会决定,正式任命他为有名有实的孟加拉总督。克莱芙看到了这个省份的重要性,当地有着肥沃的三角洲,波涛汹涌的河流,稠密的人口。克莱芙安排了下属的岗位。沃伦·黑斯廷斯被派到贾法处担任顾问。

普拉西战役造成的长期影响是:加重了孟加拉的负担。公司极力榨取农民的资金,以作军费之用,公司贪污成风。贾法唯有勒索国民以补偿国库的损失,因为公司要求他赔款三百万英镑。[13]

返回英国

Thumb
英皇查理街克莱芙纪念碑。

1760年,克莱芙返国,当时他至少拥有三十万英镑资产,每年的地税收入达到二万七千英镑。他拿这笔钱去补贴家人和恩人劳伦斯少校。在这几年里,克莱芙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世历史学家麦考利在他“浮夸”的文章中写到:“和拿破仑相比,克莱芙给成千上万印度人带来了和平、安全、繁荣与自由,而拿破仑则受个人野心驱使,四处征战,他所建立的专制统治也随着他的退位倒下。”麦考利的说话在今天看来,充满争议,不少人认为,克莱芙受个人野心驱使,定下了孟加拉管理体系的基调。普拉西战役的即时影响是:公司要求地税包收人(Zamindar)上缴的税金增加20%,造成农村人口生活艰难,在1770年出现了大饥荒。[13]

在再次出国前,克莱芙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得到一个政治职位。人们对他很恭敬,但他没有多少朋友。他获册封为克莱尔郡普拉西的克莱芙男爵。克莱芙买下了几个庄园,又回到了下院,代表什鲁斯伯里(Shrewsbury)。[14][15]1760年,克莱芙获得了牛津大学民事法博士荣誉学位。1764年,他获得了巴斯勋章[15]

克莱芙还想改革公司制度,却与董事会主席沙利文(Sullivan)陷入了一场纠纷。他最终获败。来自孟加拉的消息使他反败为胜:受尽榨压的米尔·贾法终于反抗英国人,而英国人镇压了他,扶持他的养子Mir Kasim Ali Khan登上皇位。不久后,贾法的养子就下了台,还叫瑞士商人Walter Reinhardt Sombre屠杀150名驻守在巴特那的英军士兵,而他本人则在兄弟的保护下逃走了。整间东印度公司,由上至下,由文官到武官,都陷入了贪污,士气低落,又垄断了内陆乃至对外贸易,而印度人则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之中。董事会请克莱芙赶快回到印度处理这些问题。

第三次印度旅程

1765年5月3日,克莱芙在加尔各答登陆,得知米尔·贾法已死,给他留下了70,000英镑。皇位由他的儿子Kasim Ali继承,公司拨出100,000英镑,赠与新纳瓦布,官员因此而士气低落。Kasim Ali说服了阿瓦德副王与莫卧儿皇帝,入侵比哈尔。此时,孟加拉又爆发了兵变,但很快遭到镇压。陆军少校赫克托·门罗(Hector Munro)在布克萨尔战役击散了莫卧儿大军。战后,莫卧儿皇帝退出了原先所在的联盟,而阿瓦德副王也自行下台。 他得到了重返印度斯坦的机会。克莱芙确保了现时被称为“北方邦”的地区的安全,减少了后人的麻烦。他意欲开发孟加拉的资源,使之成为英属印度的坚定后盾。所以,他把所有夺得的土地交还阿瓦德副王,以保安拉阿巴德科拉(Kora)两省的安全。后来,他又把这两个省份交给衰弱的莫卧儿皇帝。

行政命令

在交还阿瓦德的土地时,克莱芙从莫卧儿皇帝手上得到了英属印度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正式把孟加拉交给克莱芙,正如记录所言:“1765年,沙阿兰二世发表了一项行政命令,把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三地的行政管理权(Diwani)交给公司。”1765年8月12日,在贝拿勒斯的一个帐篷下,沙阿兰二世正式把三地的行政管理权交给克莱芙。时人概叹:“过程比卖驴子还快。”公司因此成为3,000万人民的真正统治者,每年税收收入达400万英镑。

公司官员在一封日期为1768年4月27日的、写给马德拉斯政府的信中,提到了一个事实。英国人在印度的力量,比起印度人的力量,还有法国人、荷兰人、丹麦人的力量,还是显得不足。克莱芙在1767年离开印度时,向公司董事提到了这一点:

“我们是明智的,自取得行政管理权后,从前属于地方官员的权力,都落入了我们的手中。他们现在只徒有其名。但他们还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尊敬他们。”

改革管理制度

在建立了英属印度帝国后,克莱芙意欲建立一个强大的管理系统。公务员薪酬得到提高,收礼受到禁止,克莱芙要求官员停止干预内陆贸易。这些举动都对防止贪污无补于事,公司内部仍然贪污成风,直到沃伦·黑斯廷斯时期才告终。相比之下,克莱芙的军事改革更为有效。他平息了一场英军军官带头的暴乱,暴乱的起因是军官不满克莱芙禁止收礼。当时正好有两队马拉地军队开往孟加拉。克莱芙重新组织了军队,得到了军队中的印度军官尊敬。克莱芙把全军分为三个旅,每支部队里包含的兵种都十分齐全,能独立对抗一支印度军队。军中炮兵虽然不足,但克莱芙仍未安排印度士兵接受炮兵训练。

晚年

1767年2月,克莱芙离开印度,再也没有重返这个国家。1768年,他在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地区埃罗省住了一段时间。克莱芙向当地糕点师傅介绍了一种印度糕点,经改良后被称为Le petit pâté de Pézenas,已经成为当地特产之一。[16]

同年,克莱芙成为皇家学会院士[15]

1769年,他买下了一个近伊舍(Esher)的带花园村屋,并委托万能布朗重新设计。

1772年,国会开展了一场对东印度公司的调查。克莱芙的政敌借此机会攻击他。在被问到为何在印度收受的大量资金时,他指出这是符合公司规定的,并辩护称:“我为我的克制感到惊讶”,认为自己还能得益更多。调查结果是东印度公司需要改革,但谴责克莱芙的动议未获通过。同年,克莱芙获颁巴斯勋章[15]还被任命为什罗普郡郡尉(Lord Lieutenant of Shropshire)。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克莱芙再次参与关于公司改革的讨论。克莱芙的大敌,上将约翰·伯戈因在1773年称克莱芙有作出过贪污的行为。克莱芙再次为自己辩护,还说“拿去我的财产吧,但要保存我的名声。”此后的投票洗清了克莱芙,赞扬他为国立下汗马功劳。未几,国会开始讨论1773年监管法令(Regulating Act of 1773),法令通过后,政府大幅改革了东印度公司。

1774年11月22日,克莱芙在伦敦伯克利广场的家中自杀。政府并未对此进行死因研讯,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说他捅死了自己,一说他用铅笔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一说他吸食过量鸦片,还有报纸称他死于中风。[17]二十世纪的传记作家,约翰·沃特尼(John Watney)则认为:“他并非死于自杀……他死于吸毒过量造成的心脏病。”[18]虽然克莱芙的死,与他过往的精神病史与鸦片成瘾有很大联系,但造成他的死的短期原因是疾病(胆石症)造成的痛苦。他吸食鸦片就是为了减轻胆石症带来的痛苦。克莱芙自杀时,才刚刚拒绝了担任北美英军司令的职务。[19]他被葬于Moreton Say圣玛加利大教区教堂(St. Margaret's Parish Church)。

克莱芙获封为爱尔兰贵族“克莱尔普拉西的克莱芙男爵”。他在利默里克郡克莱尔郡都有地产。他把他近利默里克的土地的名字改为“普拉西”。爱尔兰自由邦建立后,这些土地收为国有。20世纪70年代,政府在普拉西建立了一所技术学院。

家庭

Thumb
“乔治·克莱芙与其家人,还有一个印度仆人”,由约书亚·雷诺士绘于1765年。

他有一只宠物象龟阿德维塔,后者于2006年去世。

罗伯特·克莱芙在1753年2月18日娶内维尔·马斯基林的姊妹玛格丽特·马斯基林(Margaret Maskelyne)为妻。两人育有六名子女:

  • 爱德华·克莱芙,第一代波伊斯伯爵(1754年3月7日-1839年5月16日)
  • 瑞贝卡·克莱芙(1760年10月10日-1795年12月)
  • 玛格丽特·克莱芙(1763年9月18日-1814年6月)
  • 伊丽莎白·克莱芙(1764年11月18日-?)
  • 卡洛琳·克莱芙(不详)
  • 罗伯特·克莱芙(1769年8月14日-1833年7月28日)

来源

参考书籍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