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山线铁路第二三叉河桥是位于中华民国(台湾)苗栗县三义乡三义车站北端跨越西湖溪的一座铁路桥梁,1990年中重建通车。
第二三叉河桥 | |
---|---|
坐标 | 24.426774°N 120.773702°E |
承载 | 台铁台中线(山线) |
跨越 | 西湖溪 |
地点 | 台湾苗栗县三义乡 |
官方名称 | 第二三叉河桥 |
维护单位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上部结构:上承式预力箱型梁 下部结构:单圆柱悬臂式RC桥墩、沉箱基础 |
全长 | 118.8米(390英尺) |
宽度 | 双线桥梁(10.45公尺) |
最大跨度 | 19.8米(65英尺) |
历史 | |
施工单位 | 世仁营造有限公司 |
开工日 | 第一代桥:1903年4月10日 第二代桥:1987年3月11日 |
完工日 | 第一代桥:1903年12月15日 第二代桥:1990年6月17日 |
总造价 | 新台币1亿4千馀万元 |
开通日 | 第一代桥:1903年10月7日 第二代桥:1990年6月28日 |
重建日 | 1990年6月17日 |
地图 | |
沿革与设计
1902年4月起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开始兴建苗栗至三叉河(今三义)路段的纵贯铁路,并在跨越西湖溪之处分别架设“第一三叉河桥”与“第二三叉河桥”。
第一代桥在1903年4月10开工,同年10月7日苗栗=三叉河间通车、12月15日本桥竣工,长约39.3公尺钣梁桥,共3桥孔(每孔40英呎),桥台与桥墩采用红砖混凝土及砌粗石构造,沉箱基础约5.91至6.1公尺[1][2][3][注 1]。
第一代桥于战后1960年八一水灾时,北桥台翼墙及路基遭洪水冲毁后,重建翼墙并在上游河床兴建护岸[4][注 2],推测此时本桥已增建1桥孔(合计4孔)[5]。
1978年10月20日,包含第二代桥在内的山线铁路苗栗~台中路段电气化通电,桥上增设电车线电杆等设备,25日正式启用[6][7]。
台铁局自1980年代起,实施大规模旧桥重建,由于第二三叉河桥旧桥老旧且植基不深,于是纳入“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计画改建。新桥建于第一代桥下游侧9公尺处,由世仁营造有限公司承包兴建,下部结构为直径2.6公尺单圆柱悬臂式RC桥墩及直径5.5公尺深18公尺的圆形开口沉箱基础、上部结构则为上承式简支预力箱型梁,每孔跨度19.8公尺计6孔,为桥长118.8公尺的双线桥,并将桥梁两端原半径641公尺与700公尺的弯道改善为半径1,000公尺弯道以提高车速。新桥自1987年3月11日开工,1990年6月17日完工,为配合“山线铁路竹南至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施工需要,在同年6月28日先切换西主正线单线通车并停用旧桥[3],桥面铺设传统道碴式轨道。
隔年(1991年)配合“山线竹南至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铺设东正线,列车改以东正线行驶,西正线暂时停用[8],直到1993年6月17日铜锣=三义间完成复线通车后[2][注 3],本桥才成为双向行车之桥梁。 目前旧桥遗迹仅剩南岸红砖桥台和路基,桥台上还留有钢钣梁固定器。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