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荷兰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牙(荷兰语:Den Haag,发音:[dɛn ˈɦaːx] (ⓘ)[注 1]),当地人又称之为斯赫拉芬哈赫(荷兰语:‘s-Gravenhage,发音:[ˌsxraːvə(n)ˈɦaːɣə] (ⓘ)[5][6][7]:121-122,注23,24),是荷兰南荷兰省的省会,拥有人口52.6万(2017年),也是继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之后的荷兰第三大城。海牙连其周边的其他八个市镇形成大海牙地区(Haaglanden),是鹿特丹–海牙都会区和兰斯台德(Randstad)城市群的一部份。海牙市徽是鹳鸟徽。
Den Haag 海牙 | |
---|---|
城市与市镇 | |
's-Gravenhage 斯赫拉芬哈赫 | |
海牙 | |
绰号:Residentiestad(居民之城),Hofstad(宫廷之城) | |
格言:Vrede en Recht(和平与正义) | |
坐标:52°05′N 4°19′E | |
国家 | 荷兰 |
省 | 南荷兰省 |
面积[1][2] | |
• 市 | 98.13 平方公里(37.89 平方英里) |
• 陆地 | 82.45 平方公里(31.83 平方英里) |
• 水域 | 15.68 平方公里(6.05 平方英里) |
• 兰斯台德 | 3,043 平方公里(1,175 平方英里) |
海拔[3] | 1 公尺(3 英尺) |
人口(市与自治市,2017年8月;市区与大海牙地区,2014年5月;兰斯台德,2011年)[2][4] | |
• 市 | 548,320人 |
• 密度 | 6,650人/平方公里(17,200人/平方英里) |
• 市区 | 657,894 |
• 都会区 | 1,054,793 |
• 鹿特丹–海牙都会区 | 2,261,844 |
• 兰斯台德 | 6,979,500 |
居民称谓 | Hagenaar 或 Hagenees |
时区 | CET(UTC+1) |
• 夏时制 | CEST(UTC+2) |
网站 | https://www.denhaag.nl/nl.htm |
海牙是荷兰唯一一个邻海的大城市,拥有十一公里长的海岸线,及两个海滩度假胜地:斯海弗宁恩和凯克德因(Kijkduin)。也因为位临北海带来便利的交通,海牙自十九世纪以来便是国际观光胜地。
尽管海牙不是荷兰的首都,但它是荷兰的政治中心,中央政府、议会与外国使馆皆坐落于海牙,荷兰王室也居住于此。此外,海牙也是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所在地。
早在被取名为海牙之前,海牙市中心地区就存在人类生活。1912年于波登街(Lange Poten)兴建“中央旅馆”时,挖掘到了一个公元前三千年 弗拉尔丁恩文化(Vlaardingencultuur)的燧石手斧,是海牙市中心地区所发现最早的考古遗迹[8]。
公元二世纪,在海牙南面(今海牙鲁斯道嫩欧肯堡地区)的沙丘上形成了一个古罗马聚落维库斯·范奥肯堡(Vicus van Ockenburgh),其中以古罗马式堡垒为代表建筑[9]。这个遗址于1920年代出土,是海牙最大的古罗马遗址。
1230年,荷兰伯爵弗洛里斯四世(Floris IV)在范瓦沙纳家族梅琳迪思女士(Meilindis Van Wassenaer)的宅邸原址建筑了一座城堡,自此现代海牙初步成形。1234年,弗洛里斯五世开始修筑鲁斯道嫩修道院,在法国科尔比比武时被弑[10]。
1248年,荷兰伯爵、也是当时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威廉二世在沙丘湖(今霍夫维弗湖)修筑了一座更雄伟的城堡,在其子弗洛里斯五世(Floris V)统治期间竣工,成为后来的内庭(今荷兰国会议事堂)。城堡内的大厅仍保存至今,即今日的骑士厅,现被用于正式的皇家招待会,也是每年亲王日荷兰君主发表王座演说的地方。
1528年,希德兰公爵查尔斯二世的陆军元帅马尔滕·范罗瑟姆(Maarten van Rossum)攻陷海牙,烧毁了伯爵城堡外的聚落。后来的八十年战争初期,海牙也遭到无情地劫掠,几乎灭城。海牙是莱顿围城期间(1573-1574)西班牙军队的总部。
到了十五世纪,海牙逐渐复苏,人口达到数千名居民,俨然已由村庄发展为城镇。当时,海牙作为政治中心的样貌已初步成形,荷兰伯爵(以及后来的继任统治者勃艮地公国和哈布斯堡王朝)都选择在此居住。1585年,尼德兰七省共和国也承袭这项传统。1585年,海牙获得重建,荷兰国会也正式自米德尔堡(Middelburg)移至海牙。为了持续掌控海牙,海牙一直没有被升格为城市,因此无法修筑城墙。
1622年海牙的人口已经达到一万六千人。十七世纪,执政毛里茨王子为了加强海牙的防御工事,修筑了许多运河,使海牙为运河所环绕、包围。到了十八世纪末,海牙已拥有四万人口,是当时荷兰的第三大城,仅次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直至1806年,海牙才被当时将荷兰王国作为傀儡的法国统治者升格为城市。而多个世纪以后荷兰的其他城市才陆续得到类似的权限。1850年后,当中央政府在荷兰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海牙便急遽地发展起来,当时海牙的城市范围蔓延至十七世纪所筑的运河带之外,市民人口已达到七万人。
接下来的数十年,海牙的人口更是突飞猛进,分别在1870年和1900年突破了十万及二十万人。其中,在旧市中心南侧逐渐形成了以劳动阶级为主的人口密集区,例如拉克区(Laakkwartier)与斯希尔德斯街区(Schilderswijk);而隔著沙丘的另一侧则是较富有居民的新建聚落,包括斯塔滕区(Statenkwartier)、德伊诺德(Duinoord)和群岛周边地区(Archipelbuurt)。海牙画派也在此时兴起。1873,海牙在约今长福尔豪特街(Lange Voorhout)建造了第一条下水道,它的人孔盖是由奥伦治亲王的铸造厂制造的。
现今的海牙旧区多建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发展中的海牙在1903年吞占了洛斯德伊嫩市(Loosduinen)的一部分,至1923年洛斯德伊嫩市成为海牙的一部份。因为海牙的发展一波三折,使它不及邻近的城市(如莱顿、代尔夫特)一样的历史悠久。
二次大战期间,海牙遭受到广泛而沉重的破坏,也是世界历史上首场空降战役海牙战役的发生地。大西洋壁垒在建成后横穿了城区,导致所有邻近地区的建筑物址被纳粹德国所拆毁。1945年3月3日,英国皇家空军误炸了贝泽伊登豪特区,而他们的目标应该是该区附近装置了V-2火箭炮的公园。由于导航器材的失误,炸弹落在了人口密集和有历史价值的地区,导致超过500人死亡。误炸对城市和当地居民造成的创伤,至今仍可感受得到。
战后,海牙是欧洲最大的重建工程的所在地。城市于是大规模地向西南扩展。被摧毁的区域也迅速地完成重建,海牙人口在1985年前后达到高峰,曾有多达60万的居住人口,但在1970年代和80年代间,因为荷兰政府的“平均化政策”,以白人中产阶级为主的海牙居民纷纷移居到邻近的城市进行国土开发,如莱岑丹-福尔堡、赖斯韦克当中主要迁移至祖特梅尔。这现象对郊区变得繁荣,但市中心却日趋贫困这个社会问题的催生,起了主导作用。
政府为将海牙近郊纳入海牙市内所作出的尝试引起极大争议,1990年代,在荷兰议会的同意下,海牙成功地从邻近城市的已建或建设中住宅区中并吞了相当大的区域。
2011年南荷兰省的兰斯台德地区则希望在此重新划分案中也加入这个预想的省份-兰斯台德[11]。
城市生活集中在霍费弗湖(Hofvijver)和荷兰国会议事堂(Binnenhof)周围地区。
海牙也孕育了很多公务员和外交官(参看下文)。事实上,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外国餐厅(特别是外国居民)使市内出现了很大的文化差异,连带衍生的是为数不少的外国酒馆、商店及文化活动。
海牙是北海沿岸最大的荷兰城市,因此海牙市内也包括了两个风格上截然不同的海岸市镇。当中包括海牙主要海滨渡假胜地斯海弗宁恩。此区位于市内西北部,是深受当地年轻人和游客欢迎的景点,每年带来一千万访客,是荷比卢三国最受欢迎的海滨城镇。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荷兰人都错误地认为斯海弗宁恩是一座位于海牙西边的独立城市。实际上它属于海牙八区之一。至于位于城内西南方的凯克德因,是海牙另一个海滨度假地。比之斯海弗宁恩,凯克德伊恩要细小得多,它主要吸引本地人。
昔日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即今日的印度尼西亚)在海牙留下了它们的标志。很多街道的名字前端都取用荷属东印度的地方名。而且,城内也有一个规模很大的"Indish(e)"或"Indo"(即荷兰人及印度尼西亚人的混血儿)的社区。自从1949年12月荷兰失去这属地后,他们便称海牙为“印度尼西亚之窗”。
在市内的旧区通常有又阔又长的独特街道。市内房屋普遍是不多于三层的低矮房屋,它们都十分雅致。城市在布局上比其他荷兰城市要宽敞。海牙只有很少量的运河,因为大多数的海牙运河都在19世纪干涸了。
一些荷兰最繁荣和最贫穷的街区都可以在海牙找到。较富裕的地区(比如说,福赫尔(Vogelwijk)、斯塔滕(Statenkwartier)、比利时公园(Belgisch Park)和伯诺登豪特(Benoordenhout))通常位于城市的西北方。较穷困的地区(如特兰斯法尔(Transvaalkwartier)、穆尔(Moerwijk)、斯希尔德斯(Schilderswijk))通常存在于城内南区或东区。这分野反映在当地的口音上。较富有的居民通常称为"Hagenaars",他们操著人称"bekakt Haggs"的口音("bekakt"即捍卫之意)。这与以"plat Haags"为方言("plat"意为“枯燥”或“庸俗”)的"Hagenezen"有著明显差别。他们两群人之间的社交互动相对较少。
市内最高建筑物为天鹅(Hoftoren)。
海牙在传统上是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著名的有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常设仲裁法院、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等。这也使得海牙成为联合国的主要托管城市之一,连同纽约、布鲁塞尔、日内瓦、波恩、维也纳、东京和奈洛比。
荷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都位于此。
海牙市坐落在北海旁的沿海平原上,是荷兰唯一一个临海的大城市,并拥有十一公里长的海岸线[12]。海牙与荷兰大多数城市一样,地势极为平坦。
海牙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Cfb),是典型的荷兰城市,但由于海牙临海,所以相对内陆地区,海牙的冬季较为湿润、夏季较为凉爽。
法肯堡海空军基地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3.8 (56.8) |
15.9 (60.6) |
20.8 (69.4) |
25.9 (78.6) |
29.7 (85.5) |
33.5 (92.3) |
33.1 (91.6) |
34.6 (94.3) |
28.7 (83.7) |
24.5 (76.1) |
17.5 (63.5) |
15.4 (59.7) |
34.6 (94.3) |
平均高温 °C(°F) | 5.9 (42.6) |
6.3 (43.3) |
9.3 (48.7) |
12.8 (55.0) |
16.7 (62.1) |
19.0 (66.2) |
21.3 (70.3) |
21.5 (70.7) |
18.4 (65.1) |
14.5 (58.1) |
9.9 (49.8) |
6.6 (43.9) |
13.5 (56.3) |
日均气温 °C(°F) | 3.6 (38.5) |
3.6 (38.5) |
6.1 (43.0) |
8.7 (47.7) |
12.5 (54.5) |
15.1 (59.2) |
17.4 (63.3) |
17.5 (63.5) |
14.8 (58.6) |
11.3 (52.3) |
7.4 (45.3) |
4.3 (39.7) |
10.2 (50.4) |
平均低温 °C(°F) | 1.0 (33.8) |
0.7 (33.3) |
2.7 (36.9) |
4.5 (40.1) |
8.1 (46.6) |
11.0 (51.8) |
13.3 (55.9) |
13.3 (55.9) |
10.9 (51.6) |
7.8 (46.0) |
4.5 (40.1) |
1.7 (35.1) |
6.6 (43.9) |
历史最低温 °C(°F) | −16.4 (2.5) |
−14.0 (6.8) |
−11.1 (12.0) |
−4.4 (24.1) |
−1.5 (29.3) |
1.7 (35.1) |
5.4 (41.7) |
5.5 (41.9) |
1.2 (34.2) |
−4.4 (24.1) |
−7.1 (19.2) |
−10.6 (12.9) |
−16.4 (2.5)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68.4 (2.69) |
51.2 (2.02) |
59.8 (2.35) |
42.9 (1.69) |
54.7 (2.15) |
61.6 (2.43) |
72.7 (2.86) |
84.0 (3.31) |
89.2 (3.51) |
89.9 (3.54) |
90.4 (3.56) |
76.4 (3.01) |
841.2 (33.12) |
平均降水天数(≥ 1 mm) | 12 | 10 | 11 | 9 | 9 | 9 | 10 | 10 | 12 | 13 | 14 | 13 | 132 |
平均降雪天数 | 5 | 5 | 3 | 1 | 0 | 0 | 0 | 0 | 0 | 0 | 2 | 4 | 20 |
平均相对湿度(%) | 86 | 84 | 83 | 79 | 78 | 79 | 80 | 80 | 83 | 84 | 87 | 87 | 83 |
月均日照时数 | 65.5 | 89.6 | 133.7 | 190.5 | 229.0 | 216.1 | 227.4 | 207.1 | 145.5 | 110.3 | 61.1 | 49.2 | 1,726.1 |
数据来源1:皇家荷兰气象研究所(1981年–2010年 平均天气数据)[13] | |||||||||||||
数据来源2:皇家荷兰气象研究所(1971年–2000年 极端天气数据)[14] |
|
|
| ||||||||||||||||||||||||||||||||||||||||||||||||||||||||||||||||||||||||||||||||||||||||||
来源:Lourens & Lucassen 1997,第108–110页 (1369–1795) buurtmonitor.nl(1795年–至今) |
据统计,海牙在2017年居住人口达525,745人,是荷兰的第三大城。其中,超过一半的居民是移民,而且移民相对于本地居民的人口比例仍在稳定成长中。尤其在市中心区的画家区(Schilderswijk)和德兰士瓦区(Transvaalkwartier),自2005年起移民占人口组成比例便已逼近100%。蔬果市场区(Groente- en Fruitmarkt)、拉克周边地区(Laakkwartier)和车站周边地区(Stationsbuurt)也有相当高比例的移民人口居住。本地居民比例较高的区域包括席凡宁根的沙丘镇(Duindrop)等。
约半数的海牙市居民拥有宗教信仰,其中以基督教(29%,含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和伊斯兰教(14.1%)为大宗。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以土耳其裔和摩洛哥裔为主,此外苏里南裔的信仰较多元,但又以印度教最为普遍。在荷兰本地人口之中,有信仰者几乎全数是天主和基督教徒[17]。
海牙是荷兰临北海的最大城市,也是大海牙地区城市群的中心。海牙南侧坐落著韦斯特兰和瓦特灵恩,东南方是赖斯韦克、台夫特和鹿特丹城市群(称为莱茵河口地区,东侧为派纳克-诺特多普和祖特梅尔,东北方有莱岑丹-福尔堡、福尔斯霍滕和莱顿城市群,最后北侧则是瓦瑟纳尔。
海牙市分为八个行政区(stadsdelen),其分区系于1988年由市政厅订定大致沿用至今。各分区与2017年其辖下的居民人口数如下[19]:
市中心区(Centrum) | 103,281 人 |
拉克(Laak) | 42,580 人 |
莱岑芬-伊彭堡(Leidschenveen-Ypenburg) | 48,224 人 |
埃斯坎普(Escamp) | 122,825 人 |
洛斯德伊嫩(Loosduinen) | 47,123 人 |
塞赫布鲁克(Segbroek) | 61,069 人 |
斯海弗宁恩(Scheveningen) | 55,976 人 |
哈赫瑟豪特(Haagse Hout) | 44,667 人 |
海牙是荷兰的政治中心,司法与政治也构成海牙的经济主轴,以2006年为例,海牙有26%的人口(即56,000人)在政府与国际组织工作。主要机构包括海牙市政府、荷兰国防部、司法部、住宅、空间计画及环境部、外交部、内政部、交通及水管理部等[20]。
海牙有两个火车站(海牙中央车站及海牙荷兰车站)位处市中心连接欧洲各个主要城市,包括法国的巴黎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一般车程一小时左右。海牙本身没有机场,要到最接近的鹿特丹才有机场乘飞机,现时有四条火车线接驳至鹿特丹机场。
海牙有高速公路连接荷兰各省份,网络可伸延至邻近的德国和比利时。
海牙与鹿特丹共用同一座机场。它可以从中央火车站搭乘RandstadRail线E,与机场接送往返Meijersplein站。然而,因著每小时有许多直达列车来往奥朗斯普尔车站与海牙中央车站间,人们更常使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来往海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