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财政昏迷指数是由《商业周刊》、393公民平台、台湾经济研究院顾问黄崇哲等学者设计的财政健全评估指标,评比2001年到2012年台湾各县市多项财政能力,如永续服务、决算预算支应、偿债审核资料及现金偿付等;该指数的评估方法是以美国政府会计标准委员会、美国公民联合会等国际公认作法为基础[1]。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4年10月3日) |
该指数以四大面向探讨地方财政破产失灵之可能,其目的包括:建立公民财政参与感,期望经由本指标使公民社会容易掌握财政情势变化,并研判影响财政健全的主要因素,以形塑社会压力,引导政治政策追求永续财政健全;突破预算审议与政党瓜分机制,使公民社会能便利掌握预算编列的内容,提升议会预算审议成效,引导预算资源用于社会最大效用项目之上;本指标也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思维,使全体社会得以掌握公共财政之可能风险,并同时关注财政永续发展之重要性[2]。
该指数是由393公民平台所提出。393公民平台发现,台湾2004年底已累积债务新台币4.97兆元,2013年底增加为新台币6.86兆元,部分县市的债务已逼近举债上限;且台湾的民意代表常因选举压力,允诺各种公共福利,使政府支出历年增加,却不敢提高税率以确保政府的收支平衡。因此,参玖参公民平台认为,政府预算、分配与使用绩效,需要公民参与其监督与检讨。然而393公民平台发现,政府财政资讯项目繁多、内容琐碎,一般公民难以进行检讨分析,需要专业团体协助整理财政数据、转换成简而易懂之指标,以提升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之课责性。有鉴于此,393公民平台参考了国际政府财政指标与检讨机制,于2014年4月首度提出“公民地方财政健全评估指标”,又称“财政昏迷指数”,以促进公民参与政府财政监督[2][3]。
财政昏迷指数就台湾各县市政府就历年财政情势进行分析探讨,以现金偿付能力、预算支应能力、长债偿还能力、永续服务能力做分析,公式如下:
昏迷指数=现金偿付能力X40%+预算支应能力X30%+偿债偿还能力X20%+永续服务能力X10%[2]。
财政昏迷指数是根据ICMA建议的四个面向为指标,给予不同的加权之后,加总成为一个代表中华民国各县市财政状况的指数。四个面向的名称、意义与加权成数为:
根据2014年4月公布首次“台湾20县市财政昏迷指数评比”调查显示,2012年,桃园县、台中市、新竹市是状况最好的3县市,苗栗县最差,落入“濒临脑死区”,另外次差的重度昏迷县市,则含基隆市、南投县、彰化县、云林县、花莲县、澎湖县与屏东县。[1][5]
2014年底,“台湾20县市财政昏迷指数评比”观察2011年五都升格后至2013年的县市财政状况,公布全台20县市中,85%的县市财政进步,尤以台南市、台东县为财政优等生。[6]
2015年底的“台湾20县市地方财政昏迷指数评比”,再次引发不少话题。393公民平台依据审计部2014年地方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再参照国际地方财政信用评等经验,编制“2014年县市财政昏迷指数报告”,其中台北市表现最好,苗栗与花莲最差。[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