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姚卓英与大学教授杨萃一育有五名子女。对日抗战期间,她在重庆创立幼稚园抚养与教育难童的工作。来台湾之后,她在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担任教职。[1]
在台大医院社会服务部任职期间,姚卓英经常接触生理残障、智能不足及精神病的患者,深刻了解院方即使在给予生理治疗后,依然无法妥善顾及患者心态的遗憾[2]。1968年,经台大医院院长同意,姚卓英就在医院复健部一角成立伤残职训机构──台北市友好工艺社[1]。姚卓英招训的对象为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患者,训练项目有修理钟表、刻印配钥、大理石加工、中英打字、木刻、绘画、印刷、缝纫、制粉笔[2]。1977年,姚卓英退休后全力投入此项工作[3]。
在1978年报导时,此伤残职训机构以“友好复健技艺社”之名搬至新店镇北新路一段86巷10弄6号,并且已有两百七十五位学员受训结业,其中以钟表部结业学员就业率最好[2]。但1980年代初,随价格便宜的电子表在台湾的兴起,修理机械表维生的行业行情一落千丈,让当初以此为生的身障者须回头再向友好复建技艺社学其他技艺[4]。
1985年,姚卓英因贡献获得友好国际协会的杰出服务奖[5]。同年,姚卓英与袁鑫生获选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中的好人代表[3]。1987年,与王守信、廖秀年、魏海莲等获得第三届吴尊贤爱心奖[6]。1994年6月12日,中华民国伤残重建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姚卓英获第一届国际友好工业社终身服务奖,由国际友好工业社联盟会长柯克斯代表颁授奖牌[7]。
著作
- 姚卓英. 社會個案工作原理與實施. 正中书局. 1984.
- 姚卓英. 傷殘復健概論. 杏文出版社. 1978.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