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塔文(英语:Grantha泰米尔语கிரந்த ௭ழுத்து giranda eḻuttu)是公元6至19世纪南印度泰米尔语使用者所广泛使用于书写梵语之文字,是婆罗米文之子书写系统,传统上在泰米尔纳得邦喀拉拉邦使用。古兰塔文源自帕拉瓦文,与泰米尔文瓦德茹得文英语Vatteluttu script同源[1],衍生了马拉雅拉姆文,经早期帕拉瓦文与泰文爪哇文等东南亚与印度尼西亚文字以及僧伽罗文蒂格拉里文有紧密关系。早期古兰塔文曾用于书写梵文典籍、铜刻和印度教寺庙中石碑,亦曾用于书写梵——泰米尔混合文语英语Manipravalam,于七世纪演变成中世古兰塔文,到八世纪演变成过渡古兰塔文,直至十四世纪最终变成现代古兰塔文沿用至今。[2][1][3][2][1]

Quick Facts 古兰塔文, 类型 ...
古兰塔文
类型
使用时期
公元第六世纪至今
书写方向从左至右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梵语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婆罗米文
子体系
姊妹体系瓦特卢图字母
ISO 15924
ISO 15924Gran (343), ​Grantha
Unicode
别名Grantha
范围U+11300–U+1137F
Close

英属印度下的泰米尔正统主义运动和泰米尔国族主义运动企图杜绝古兰塔文的使用,并推举泰米尔文为唯一正统。加上天城文作为书写梵语的文字的普及,因此古兰塔文在近代已渐渐色微。

现代古兰塔文

现代古兰塔文不少字母与泰米尔字母相近。

元音

Thumb

辅音

就如其他婆罗米系文字,古兰塔文辅音字母自带元音/a/。无韵者以怛达点画标示:

Thumb

以下每个字母自带元音/a/:

Thumb

其他元音以附加符号标示:

Thumb

Unicode

古兰塔文被添加到于2014年6月发布的Unicode7.0中。所占区段是U+11300–U+1137F:

古兰塔文[1][2]
Official Unicode Consortium code chart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1130x 𑌀 𑌁 𑌂 𑌃 𑌅 𑌆 𑌇 𑌈 𑌉 𑌊 𑌋 𑌌 𑌏
U+1131x 𑌐 𑌓 𑌔 𑌕 𑌖 𑌗 𑌘 𑌙 𑌚 𑌛 𑌜 𑌝 𑌞 𑌟
U+1132x 𑌠 𑌡 𑌢 𑌣 𑌤 𑌥 𑌦 𑌧 𑌨 𑌪 𑌫 𑌬 𑌭 𑌮 𑌯
U+1133x 𑌰 𑌲 𑌳 𑌵 𑌶 𑌷 𑌸 𑌹 𑌻 𑌼 𑌽 𑌾 𑌿
U+1134x 𑍀 𑍁 𑍂 𑍃 𑍄 𑍇 𑍈 𑍋 𑍌 𑍍
U+1135x 𑍐 𑍗 𑍝 𑍞 𑍟
U+1136x 𑍠 𑍡 𑍢 𑍣 𑍦 𑍧 𑍨 𑍩 𑍪 𑍫 𑍬
U+1137x 𑍰 𑍱 𑍲 𑍳 𑍴
注释
1.^ Unicode 版本 14.0
2.^ 灰色区域表示未分配的代码点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