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
金刚经 。
《金刚顶经 》(梵语:Vajraśekhara Tantra)是金刚乘瑜伽密教 的根本经典,分瑜伽十八会有十万偈[ 1] ,与《大般若经 ·初会》(四百卷)规模相当,不空 三藏 节略翻译了第一会第一品和第六会,即《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 2] 和《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一卷)[ 3] 。
金刚界 曼荼罗 ,即九会曼陀罗,依次为中间的成身会、其下方的三昧耶会、顺时针旋转的微细会、供养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 、降三世羯磨会、降三世三昧耶会。
《金刚顶经》这称谓又特别指《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梵语:Sarvatathāgata Tattvasaṃgraha Tantra),亦称《摄大乘现证经》、《大教王经》、《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从来相传此经有四本,一是法尔恒说本,即大日如来 智法身常恒说法不断之经典真理。[ 4] 二是塔内安置本,即无量颂广本,系金刚萨埵蒙如来之教敕,将恒常本循诸经样式,加入五成就而成之经典,置于南天竺铁塔内待机缘而传。
三是十万颂广本,即龙猛菩萨从金刚萨埵所授的十万颂本(十八会)。四是四千颂略本,即十万颂之中的四千颂略本(十八会中之初会),今所传译者即属此本。
一般所称的“金刚顶经”是指广本《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第一会的第一品:
金刚智 三藏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4卷;
不空 三藏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3卷。
北宋 时代陆续翻译广本《金刚顶经》:
有些经被认为或许属于广本的《金刚顶经》:
法护 翻译《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五卷,喜金刚 续),有认为是第九会《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 5] 。然而《一切佛集会拏吉尼 戒网瑜伽》有藏译本以及现代发现的梵语写本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都不是《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因此此说有误[ 6] [ 7] ;
施护 翻译《秘密相经》(三卷),有认为是第十四会《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 (但和瑜伽十八会指归所说内容不大相合,待验证)
施护 翻译《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七卷,密集金刚 续),有认为是第十五会《秘密集会瑜伽》; (一切明句行分和除盖障菩萨语相合)
施护 翻译《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六卷),有认为是第十六会《无二平等瑜伽》。(影像分和四种曼荼罗具四印相合)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是汉传密宗 所依之根本经典 之一。《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和《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也是研究汉传密宗重要的历史文献和圣典法宝,弥足珍贵。金刚智三藏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是最初步的灌顶仪规,以便于鉴别修行者的根器 ,量器逗教,弘通密法,故称略出,为金刚法界入坛灌顶 的根本依据。
《金刚顶经》足本经和洁本经相辅相成,为弘扬中国汉传密宗,体现了不朽的价值。《金刚顶经》洁本经流传海外,为日本 东密 、台密 所依的主要经典之一。
不空 三藏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记载瑜伽十八会之初会:
“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 》,二名《降三世 》,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表四智印。
于《初品》中,有六曼茶罗 :
所谓金刚界 大曼茶罗 ,并说毘卢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成佛后,以金刚三摩地,现发生三十七智;广说曼荼罗仪则,为弟子受速证菩萨地、佛地法。
第二、说陀罗尼曼茶罗 ,具三十七,此中圣众,皆住波罗蜜形;广说入曼茶罗仪轨,为弟子受四种眼,说敬爱、钩召、降伏、息灾等仪轨。
第三、说微细金刚曼茶罗 ,亦具三十七圣众,于金刚杵中画,各持定印;广说入曼茶罗仪轨,为弟子令心堪任,令心调柔,令心自在,说微细金刚三摩地,修四静虑法,修四无量心,及三解脱门。
第四、说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羯磨曼茶罗 ,亦具三十七,彼中圣众,各持本幖帜,供养而住;广说入曼茶罗法,为弟子说受十六大供养法,说四种秘密供养法。
第五、说四印曼茶罗 法,弟子受四种速成就法,以此曼茶罗,求悉地成就像,如上四曼茶罗中所求悉地,于此像前求成就。
第六、说一印曼茶罗 ,若持毘卢遮那真言,及金刚萨埵菩萨,具十七尊,余皆具十三,亦说入曼茶罗仪,与弟子受先行法,修集本尊三摩地。
次说《降三世 大品》,有六曼茶罗。如来成等正觉已,于须弥卢顶,转金刚界轮已,与诸菩萨,名号受职已。摩酰首罗 等,刚强难化,不可以寂静法而受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异口同音,请以一百八名赞,礼金刚萨埵 ,如是诸天,不可以寂静法而受化。时金刚手菩萨 ,受一切如来请已,即入悲怒金刚三摩地,现大威德身,以种种方便调伏,乃至命终。摩酰首罗死已,自见于下方,过六十二恒河沙世界,名灰庄严,彼世界中成等正觉,名为怖畏自在王如来。执金刚菩萨 ,以脚按之,诵金刚寿命真言,复得苏。 既受化已,金刚萨埵 ,则说大曼茶罗,引入诸天,受金刚名号。诸天有五类:居上界天王,摩酰首罗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二、游虚空诸天,日天子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三、居虚空天魔王等,无量诸天及后;第四、地居天主藏天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五、地下嚩啰呬天等,无量诸天及后。悉皆引入已,敕诸天建立诸曼茶罗,汝等赴会,所求一切悉地,皆与成办,此等皆是外金刚部:
第一、说大曼茶罗 仪则,皆具三十七,说降伏法,及修神通法。
第二、说秘密曼茶罗 ,具三十七,说引弟子仪,此中诸音声,及金刚歌舞。
第三、说法曼茶罗 ,具三十七,说引入弟子仪,此中说以慈、悲、喜、舍,作阿毘遮噜迦 法,微细金刚调心仪轨。
第四、说羯磨曼茶罗 ,具三十七,说入曼茶罗仪,令弟子学护摩仪轨,于无量佛菩萨所,成广大供养,速得悉地现前,说二十五种护摩炉,随类所求法。
第五、说四印曼茶罗 ,具二十一,成就诸药法等,已上四曼茶罗中成就法,于此曼茶罗中成就法,于此曼茶罗像前求。
第六、说一印曼茶罗 ,具十七,说引入弟子及先行法。
次为外金刚部 众,说四种曼茶罗:
各说本真言、本印契献佛;佛为说教敕大曼茶罗,具三十七,说引入弟子仪,说为弟子使役外金刚部轨则,此中说大佛顶,及光聚佛顶,真言及契,亦通一字顶轮法。
次说第二、教敕三昧耶曼茶罗,彼诸天后等,各献本真言;佛为说曼茶罗,具三十七,说为弟子说修药叉、药叉女法,广说诸仪轨。
次第三、说教敕法曼茶罗,诸天说真言献佛;佛为彼等说曼茶罗,具三十七,说引入弟子仪,为弟子说诸天之法印已,由此印不违越本誓。
次第四、说教敕羯磨曼茶罗,具三十七,说引入弟子仪,彼等诸天,各说本真言;佛为说曼茶罗,说诸天舞仪,说成就诸事业速疾法。
次说《遍调伏大品》,有(莲花部 观自在菩萨 )六种曼茶罗,…… 次说《一切义成就大品》中,有(宝部 虚空藏菩萨 )六曼茶罗。…… 次都说,如前一一曼茶罗中,秘密助成方便散诵,次后示释迦牟尼佛,降于阎浮提 ,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 幻化,一切如来,还以一百八名,赞扬金刚萨埵 ,如是第一会。
”
其他十七会为:
一切如来秘密王瑜伽。
一切教集瑜伽。
降三世金刚瑜伽。
世间出世间金刚瑜伽。
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 (梵文:Adhyardha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
普贤瑜伽。
胜初瑜伽。
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
大三昧耶瑜伽。
大乘现证瑜伽。
三昧耶最胜瑜伽。
大三昧耶真实瑜伽。
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
秘密集会瑜伽。
无二平等瑜伽。
如虚空瑜伽。
金刚宝冠瑜伽。
不空 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瑜伽教十八会。或四千颂或五千颂或七千颂。都成十万颂 。具五部四种曼荼罗四印。具三十七尊。一一部具三十七。乃至一尊成三十七。亦具四曼荼罗四印。互相涉入。如帝释网珠光明交映展转无限。修行者善达此瑜伽中大意。如遍照佛。一一身份。一一毛孔。一一相。一一随形好。一一福德资粮。一一智慧资粮。住于果位。演说瑜伽二乘不共佛法。说曼荼罗三昧耶法门事业。量同虚空。证者如上所说。各各分剂各不杂乱。圆证四身。所谓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是能顿作利乐一切有情诸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外道。名瑜伽金刚乘 教法。”
不空 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
不空 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第六会名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此经有百千颂广本,非此土所闻。并是诸佛大菩萨等,甚深秘密境界相,亦非声闻缘觉及人天小智之所闻知。此地梵网经两卷,从此经中出浅略之行相也,其中广相根未有堪。此略瑜伽,西国得灌顶者说授相付,而其广本亦不传之。其百千颂本,复是菩萨大藏经中次略也。其大经本,阿阇梨云:经夹广长如床,厚四五尺,有无量颂,在南天竺界铁塔之中。佛灭度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以铁扉铁锁,而封闭之。其中天竺国佛法渐衰,时有大德先诵持大毘卢遮那真言,得毘卢遮那佛而现其身及现多身,于虚空中说此法门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写讫即灭,即今毘卢遮那念诵法要一卷。是时此大德,持诵成就,愿开此塔。于七日中绕塔念诵,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门乃开。塔内诸神,一时踊怒,不令得入。唯见塔内香灯,光明一丈二丈。名华宝盖,满中悬列,又闻赞声赞此经王。时此大德,至心忏悔,发大誓愿,然后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寻闭,经于多日。赞此经王广本,一遍为如食顷,得诸佛菩萨指授所堪,记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门还闭如故。尔时书写所记持法,有百千颂。此经名金刚顶经者,菩萨大藏塔内广本,绝世所无。塔内灯光明等,至今不灭”
Péter-Dániel Szántó. 2015f (with Arlo Griffiths). "Sarvabuddhasamāyogaḍākinījālaśaṃvara." In: Brill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vol. 1, pp. 367-372. . [2022-03-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3-04). Until very recently, access to the Śaṃvara was possible only through its Tibetan translation……However, it is now known that, although long overlooked (having been purchased in Nepal in 1898; Lévi, 1899, 85), one manuscript (Ms. SL 48) kept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Bibliothèque de l'Institut d'études indiennes, is an almost complete codex unicus of the Śaṃvara. It contains only the first nine of the text's ten chapters.……The Śaṃvara was not transmitted to China , but the text did not remain entirely unknown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