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捷·梅尔科尼扬(亚美尼亚语:Մոնթէ Մելքոնեան;英语:Monte Melkonian;1957年11月25日—1993年6月12日)是一名出生在美国的亚美尼亚革命家、左翼民族主义战士,被亚美尼亚视为民族英雄[1]。梅尔科尼扬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毕业后离开美国,前往伊朗参加伊朗伊斯兰革命,随后前往黎巴嫩,1980年代成为亚美尼亚解放秘密军一个分支的领导人[2],参与许多暗杀土耳其外交官的行动,为1981年巴黎土耳其大使馆攻击的策划者之一[3],1985年他在法国被逮捕,获释后前往当时仍属苏联的亚美尼亚。纳哥诺卡拉巴克战争中梅尔科尼扬担任领导4000人部队的指挥官[4],在1993年阿格达姆战役期间阵亡[5][6]。梅尔科尼扬被葬于埃里温的耶拉伯勒军人公墓,1996年获追授亚美尼亚国家英雄[7]。
蒙捷·梅尔科尼扬于1957年11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其父为查尔斯·梅尔科尼扬(Charles Melkonian;1918年-2006年)[8],其母为泽贝尔·梅尔科尼扬(Zabel Melkonian;1920年-2012年)[9] ,两人共有四名子女,其中蒙捷·梅尔科尼扬排行老三[10],青年时期他曾参加美国童军,担任棒球队投手[11],还会吹奏单簧管[12]。
1969年,梅尔科尼扬全家至欧洲旅游,在西班牙的一堂西班牙语课堂中,他的老师问他“你从哪里来?”在他回答“加州”后,又追问“你的祖先从哪里来?”梅尔科尼扬对自己从何而来的问题沈思了许久[13]。那年他们全家也造访了梅尔科尼扬祖父母的故乡土耳其梅尔济丰,当地本有许多亚美尼亚人居住,但在1915年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后已几乎没有亚美尼亚人,梅尔科尼扬一家发现当地唯一的亚美尼亚家庭没有遇害,是因为其家长在种族灭绝期间向土耳其政府透露该城镇所有亚美尼亚人的身份,以换取自家的人身安全[14]。梅尔科尼扬事后对妻子表示自己在这趟旅程后,再也不是原来的自己了[11]。
15岁时梅尔科尼扬至日本留学,学习日语与武术[15],他在当地教授英语,赚取旅费至亚洲各国旅游[15]。回到美国后他自高中毕业,获校董与校长奖学金入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主修亚洲古代史与考古学,仅花三年即毕业,并获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录取,但他放弃继续升学,转而致力于亚美尼亚的民族革命运动[16]。
梅尔科尼扬的葬礼于1993年6月19日举行,送葬队伍从埃里温圣母教堂出发,将他葬于埃里温郊区的耶拉伯勒军人公墓[17],有5万至10万人出席他的葬礼(有来源指高达25万人)[18],亚美尼亚总统列翁·特尔-彼得罗相[11][19][20]、国防部长瓦兹根·马努基扬等多名政要均出席[17]。同年在埃里温建立的蒙捷·梅尔科尼扬军事学院即是以梅尔科尼扬为名[21]。
梅尔科尼扬是一名革命社会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22][23],他毕生均认同马克思列宁主义[24][25],在苏联解体前他都希望苏联自发进行民主改革,对苏联治下的亚美尼亚抱持希望[26]。1980年代,他呼吁苏联占领属于土耳其的西亚美尼亚,使其与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大亚美尼亚[11],同时他也支持在西亚美尼亚进行革命斗争[27],在法国入狱时,他曾呼吁结合土耳其东部库尔德族分离势力、左翼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武装等多股势力成立游击队[11],他希望推翻当时的土耳其政府,让亚美尼亚人可以在新的革命政权下进行民族自决[28]。
1990年代起,梅尔科尼扬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议题为一个“神圣的事业”,他曾表示“如果我们失去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那便是我们民族历史的最后一页[29]。”
梅尔科尼扬也是一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23],他支持巴勒斯坦、南非、中美洲等地的社会主义运动[26],同时他亦从反资本主义的角度支持环保[30] 。
投身革命之后,梅尔科尼扬即成为一名无神论者[31]。美国作家雷蒙德·邦纳曾提到梅尔科尼扬不烟不酒[19],向人敬酒时均以优格代替酒[32],担任指挥官后以禁止下属饮酒闻名[33]。
梅尔科尼扬在世时已是亚美尼亚的传奇人物[20] ,因他同时是国际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有作家形容他是20世纪初的亚美尼亚指挥官安德拉尼克·奥扎尼安和切·格瓦拉的综合体[23]。英国作家托马斯·德·瓦尔形容他是“专业的战士与极端的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33]和“纳哥诺卡拉巴克战争中最受尊敬的指挥官”[34] 。美国作家雷蒙德·邦纳则形容梅尔科尼扬具有魅力与纪律[19],因此迅速成为纳卡战争中最受尊崇的将领。加拿大亚美尼亚裔历史学家来斯米克-帕诺森形容梅尔科尼扬是“具有魅力且极有能力的指挥官”[35]。
1970年代晚期,梅尔科尼扬与他的女友赛达(Seda Kebranian)在黎巴嫩相遇,两人于1991年8月在亚美尼亚的格加尔德修道院完婚。1993年他受访时曾表示他们没有时间经营一个家庭,等到亚美尼亚人民的斗争结束后,两人才会安定下来[36]。
梅尔科尼扬逝世后,赛达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定居并再婚,其夫乔尔·康顿(Joel Condon)是阿拉斯加大学安克雷奇分校建筑学系的一名教授[37][3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