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對人進行心理操縱,使其採取行動或洩露機密信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工程学是指在信息安全方面操纵人的心理,使其采取行动或泄露机密信息。[1]有别于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工程,这是种以收集信息、欺诈或入侵系统为目的的信任骗局,已发展出各种技术手段,并可能用于犯罪。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以前,社会工程学属社会学,但其影响他人心理的效果引起计算机安全专家注意。[2]它也定义为“影响某人采取可能或可能不符合其最佳利益的行动之任何行为”。[3]与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工程不同,后者不涉及泄露机密信息的问题。这是种以信息收集、欺诈或系统访问为目的的信任骗局,与传统“骗局”不同,它通常是更复杂的欺诈计划中的许多步骤之一。英美普通法系一般认为这行为侵犯隐私。
社会工程的一例是在大多数须登录的网站使用“忘记密码”功能。不安全的密码恢复系统可用来授予攻击者对用户账户的完全访问权,而原用户将不能再访问账户。
所有社会工程学攻击都建基于使人决断产生认知偏差的基础。[4]这些偏差有时称“人类硬件漏洞”,足以产生众多攻击方式,其中一些包括:
虽然社会工程学学已流传多年,但仍一再成功利用,并且不断演进。各类型的网络犯罪和信息安全威胁,都会用社会工程学学的技巧,尤其是在目标式攻击中使用的频率愈来愈高。网络罪犯以往只会用世界杯足球赛或情人节等标题耸动的全球事件或新闻来引诱用户,现在有其他的犯罪手法往往也搭配使用社会工程学学技巧。
可能的常见方式有:
美国前头号黑客密凯文(Kevin David Mitnick)著有安全著作《反欺骗的艺术》,有人认为是社会工程学大师和开山鼻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