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查德·菲勒·塔鲁斯金(英语:Richard Filler Taruskin,1945年4月2日—2022年7月1日),美国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是同代音乐史学家中的最杰出的领头人物之一。[1]他广泛挖掘史料,结合社会学、文化、政治视野的音乐分析,引发了许多讨论、辩论和争议。[2][3]他定期为《纽约时报》等报纸撰写音乐评论。塔鲁斯金研究过各种各样的课题,但主要是18世纪至今的俄国音乐。[4]其他涉猎的课题包括表演理论、15世纪音乐、20世纪古典音乐、民族主义音乐、现代性理论、音乐分析等。[4]最为著称的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研究的六卷本鸿篇巨帙《牛津西方音乐史》。[2][5]:124–125受奖若干,包括1978年美国音乐学学会首次颁发的诺亚·格林伯格奖,以及2017年的京都奖。
理查德·菲勒·塔鲁斯金[6]1945年4月2日出生于纽约,[4]生长于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犹太人音乐世家”。母亲Beatrice Filler是钢琴教师,父亲Benjamin是业余小提琴家。[2][7]他入读音乐美术高中(现属Fiorello H. LaGuardia高中)学习大提琴。[2]后获哥伦比亚大学优等文学学士(1965)、文学硕士(1968)和音乐史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76)。[7]他指挥过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会合唱团。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在Aulos乐团演奏古大提琴。[2][4]
博士学习期间,他师从保罗·亨利·朗。朗是将音乐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研究的先驱,著有《西方文化中的音乐》。[6]通过一名十月革命后仍留在俄国的亲戚,塔鲁斯金接触到了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俄国歌剧唱片,激发了他对俄国音乐的兴趣。他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去莫斯科一年,期间不仅对俄国的语言和音乐产生了兴趣,还对音乐与社会、政治史的联系产生兴趣。1980年代,塔鲁斯金在纽约公共图书馆考察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档案文件。[1]
1975–1986年,塔鲁斯金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6]。后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音乐学教授,[1]2014年底从伯克利分校退休。[8]
1981年出版第一本书《1860年代俄国歌剧、戏剧的言传与身教》(Opera and Drama in Russia as Preached and Practiced in the 1860s)。[6]他还写有大量普及性著作,其中有1980年代中期开始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一些文章,[6][9]这些文章“生动,博学,能言善辩”[6]且极富争议,评论对象有艾略特·卡特、奥尔夫、普罗科菲耶夫等。[6]这些文章多被收入将塔鲁斯金誉为影响复古风格演奏运动的评论家[1][2][9]的《文本与行动》(Text and Act)一书,[10]以及《“危险的音乐”等反乌托邦文章》(The Danger of Music and Other Anti-Utopian Essays)[11]和《论俄国音乐》(On Russian Music)[12]等书中。他的文章多从社会、文化、政治议题中讨论音乐——例如审查制度,特别是对约翰·亚当斯歌剧《克林霍弗之死》的辩论。[13][n 1]
1996年的全面研究《斯特拉文斯基及其俄国传统——从歌剧〈马芙拉〉观其创作史》发现斯特拉文斯基其实大量借鉴着俄国民间音乐素材,并分析了造成斯特拉文斯基不愿透露这些借用的历史原因。[1][14]
塔鲁斯金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研究见于六卷《牛津西方音乐史》。[2][5]:124–125其中第一卷专论从最早的有文献音乐到16世纪的音乐,“从历史、美术和建筑中编织事实和印象”,引人入胜地介绍早期音乐。[6]
塔鲁斯金1984年与Cathy Roebuck结婚,育有子女二人。[1][6]2022年7月1日因食道癌逝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享年77岁。[6][7][15]
塔鲁斯金所获学术奖项众多。1978年他以对奥克冈的《短拍弥撒》的研究和表演收获美国音乐学学会(AMS)颁发的首个诺亚·格林伯格奖。[16]他还获美国音乐学学会的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奖(1980),英国皇家音乐协会的登特奖章(1987)。[17]1997年和2006年两次获美国音乐学学会的Otto Kinkeldey奖。[4]1998年入选美国哲学学会。[18]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发行商协会1988年授予他Deems Taylor奖,[19]2006年再次授奖。[20]2017年获京都奖(音乐类)。[8][9][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