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量(511年—582年),思明济北[1][2]南北朝南梁南陈官员。

淳于量家族世居建康,父亲淳于文成是南梁将领,官至光烈将军、梁州刺史。他自少懂得对待自己,样子英伟,有才干,熟悉弓箭骑马,梁元帝萧绎担任荆州刺史时,父亲分给他人马叫他到元帝处工作。淳于量自湘东王国常侍起家,兼任西中郎府中兵参军,迁官府佐、常兼中兵、直兵者十多年,在府中的兵卒十分多。荆州雍州边界处经常有蛮夷反叛,蛮夷的山帅文道期成为边防祸患,中兵王僧辩出征不利,派遣淳于量帮助。他来到后和王僧辩合作打败文道期,斩杀当地酋长,俘虏万多人,以功封广晋县男,食邑三百户,授涪陵太守,历任新兴武宁二郡太守[1][2]侯景之乱,梁元帝派遣五军支援京邑,他参与其中;到建康失陷,他回到荆州。之后元帝承制,任命淳于量为假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巴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巴州刺史侯景西上攻打巴州,元帝命令都督王僧辩占据巴陵,他和王僧辩一同防卫侯景,大败侯景的军队,擒拿他的部将任约。接着二人进攻郢州,捉获宋子仙,仍然随着王僧辩讨平侯景。承圣元年(559年),朝廷以功勋授与淳于量左卫将军,封为谢沐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外任持节、都督西宁等四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安远护军、桂州刺史[3][4]

荆州被西魏攻陷,淳于量保住桂州;王琳割据湘州郢州,多次派人招揽他,他虽然对外和王琳往来,但暗地遣使抄小路归附陈霸先。陈霸先受襌建立南陈,授于淳于量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大将军,给他一队仪仗,依然任职都督、刺史;不纠进号镇南将军,仍授与都督、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5]陈文帝继位,进号征南大将军[6][7][8]

王琳平定后,朝廷多次要求他入朝,天嘉五年(564年)三月,征任为中抚大将军[9],依然担任常侍、仪同、获得鼓吹。淳于量的部下大多眷恋本土,打算逃入山谷,不愿意入朝。陈文帝派湘州刺史华皎征讨衡州界黄洞,并以兵迎接他。天康元年(566年),他到达建康,被他人以在路途上逗留而弹免去仪同;光大元年(567年),朝廷再次给他给一部鼓吹。五月,华皎谋乱,他出任使持节、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10],率领舰队从郢州樊浦应战,之后华皎失败逃遁,同时北周将领长胡公拓跋定投降,因功授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醴陵县公,增食邑一千户。不过官职尚未拜授就外任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11],依旧担任侍中、仪同,得到鼓吹[12][13]

太建元年(569年),淳于量进号征北大将军,给人扶侍他;至太建三年(571年),淳于量向江阴王萧季卿购买梁朝陵墓的树木被连坐免去侍中,但很快复官。太建五年(573年)正月,再征召为中护大将军,仍然是侍中、仪同、得到鼓吹、扶侍。吴明彻西伐也,他表示赞成,派第六子淳于岑率领跟从军队;淮南攻克,淳于量改封始安郡公,增食邑一千五百户,次年(574年)二月外调使持节、都督郢巴南司定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郢州刺史[14],其他官职优待一如以往。太建七年(575年)十一月,征召为中军大将军、护军将军[15];太建九年(577年)因公事免去侍中,不就又复加侍中。太建十年春,吴明彻被北周俘虏,朝廷加淳于量使持节、都督水陆诸军事,授散骑常侍、都督三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南兖州刺史,其他如故。太建十三年(581年)正月,加左光禄大夫,增食邑五百户,次年(582年)四月薨,虚岁七十二,赠司空[16][17]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