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动物分泌的毒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毒液(英语:venom)是一种由动物分泌出来的毒素,目的是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1]不同毒液造成的伤害也会不同;那些会致死的毒液通常会用半数致死量(LD50、LD50 或 LD-50)来测量其毒性。许多动物都会使用毒液,这显示出了趋同演化性。2013年,有毒的动物造成了57,000起人类死亡事件,比1990年的76,000起有所下降。[2]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8年1月14日) |
有毒的无脊椎动物会透过特化的附肢来注射毒液,蜘蛛利用其螯肢前的毒牙将毒液注入到猎物体内(详见蜘蛛咬伤),蜈蚣透过其首节的附肢特化的一对毒爪(forcipules)注射毒液,蝎子则透过尾节上的螫针刺入昆虫体内注射。
蜜蜂与黄蜂透过螫针注射蜂毒,其螫针为特化过后的产卵管。蜜蜂透过这些毒液守护蜂巢与储存的食物,黄蜂则运用毒液来麻痹猎物,让猎物可以在巢穴中维持存活状态并作为幼虫的食物。
许多鱼类带有毒液,像是软骨鱼纲中的𫚉鱼、银鲛,以及辐鳍鱼纲中的单颌鳗属、鲶鱼(鳗鲶科)、毒鲉科、真裸皮鲉科、鲉科、蓝子鱼科、䲗科、刺尾鲷科、金钱鱼科、瞻星鱼科与鳄𬶮科等。
仅有少数两栖类带有毒液,部分蝾螈科的成员在被抓住时能使其尖锐的肋骨尖端穿透皮肤,将皮肤上分泌的河豚毒素注入掠食者[4][5]。其他许多种两栖类的皮肤也拥有颗粒性腺体,可以分泌毒液作为防御机制。
最著名带有毒液的爬虫类为蛇,透过其毒牙将毒液注射至猎物体内。
蛇毒透过眼下的下颌下腺分泌,透过管道输送至空心或具有沟槽的毒牙中。蛇毒为由肽的复合物质,成分包括蛋白酶(用来水解蛋白质的肽键)、核酸酶(用来水解核酸中的磷酸二酯键)以及神经毒素。蛇通常利用蛇毒协助狩猎,但受到威胁时也会用于防御用途。蛇毒可能造成多种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坏死、低血压、抽搐、内出血(部分蛇种)、呼吸系统瘫痪、肾衰竭、昏厥以及死亡。
不同蛇种的蛇毒成分差异很大,这个差异来自于不同蛇种偏好的猎物种类不同[6]。
除了蛇之外,部分蜥蜴如美国毒蜥、墨西哥毒蜥与数种巨蜥也同样有毒。
科摩多巨蜥在2009年发现其具有分泌毒液的能力,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其下颚具有毒腺,包括一个位于后方的大毒腺以及五个位于前方较小毒腺[7]。透过质谱法分析后发现科摩多巨蜥毒液的成分与蛇毒十分类似[7][8]。
在2009年,一群美国与中国科学家检验一个千禧中国鸟龙的颅骨,发现千禧中国鸟龙的上颌中段有长牙,后侧有一条明显的沟痕。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长牙上侧的上颌骨内有带状空间,研究人员推测这里可能容纳类似毒腺的软组织[10][11]。
部分哺乳类具有毒液,包括沟齿鼩、鼩鼱、吸血蝠亚科、公鸭嘴兽与懒猴[13]。许多非兽亚纲的哺乳形类脚跟部位有着刺,而公鸭嘴兽的刺又会分泌毒液(称为毒距),显示早期的哺乳动物可能都具有分泌毒液的能力[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