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776年英美协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塔滕岛和议(英语:Staten Island Peace Conference)是英国与美国在长岛会战后的停战谈判。
1776年8月底,美军在长岛会战落败,在曼哈顿岛陷入孤立。海军中将理查德·何奥再次向美军提出和谈,而大陆议会则派出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及爱德华·拉特利奇三名代表前往纽约。9月11日,双方在斯塔滕岛南端的会议大宅会面,但由于分歧过大,会议未有成果。和会结束后四日,英军恢复攻势,并发动基普湾登陆战,登陆曼哈顿岛。
1770年代初,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关系急转直下,终于在1775年引发战争。不过这段时间,双方一直有尝试和解。第一届大陆议会在1774年10月曾向乔治三世发送了《致英皇请愿书》,而第二届大陆议会又在1775年7月向伦敦发送《橄榄枝请愿书》,两次重申向英皇效忠;至于英国国会,也在1775年2月通过了诺斯勋爵草拟的《安抚决议案》,准许效忠英皇的省份免税。不过,这些和解意愿最终全数落空,殖民地与英国的关系更因邦克山战役及《平叛诏书》,而陷入谷底。
1776年1月,汤玛斯·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出版,并风行各地,殖民地的领袖开始倾向独立建国。不过,殖民地与英国仍未完全放弃和解。在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及北美及西印度舰队总司令理查德·何奥争取下,国会向两人授权,准许他们颁布有限度特赦。由于两人与本杰明·富兰克林素有交情,故此三人已曾私下讨论,协调殖民地与英国的冲突。[1]
1776年7月,理查德·何奥的舰队抵达纽约市外,并且占据斯塔滕岛。何奥打算与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会谈,而三次向华盛顿送上信件。当时美国已经宣布独立,但何奥的信件上款只称华盛顿为“先生”,没有承认他在美国的身份,结果华盛顿拒绝接信。至于华盛顿与何奥手下军官在7月20日的面谈,也不欢而散。[2]事后,理查德·何奥向富兰克林写信,详述英国的特赦令,并由富兰克林在7月30日于大陆议会中宣读。不过富兰克林同时向何奥表明,单凭特赦已不能令殖民者停止反抗,亦对何奥无法促使双方和解感到失望。[3]
1776年8月27日,英军在长岛会战胜利,迫使美军撤回曼哈顿岛,革命因此陷入危机。何奥兄弟决定尝试重启会谈,并且假释了俘虏约翰·沙利文将军,派他向费城的大陆议会传达信息,邀请议会派代表到纽约参与和议。[4]至于大陆军方面,华盛顿在兵败后陷入战略被动。由于曼哈顿岛三面环水,且只有一道桥梁连接大陆,英军可轻易将大陆军包围。华盛顿认为大陆军若要弃城,必须将纽约市焚毁,但这决定必须先获得大陆议会同意。故此,华盛顿便向议会发信请示。[5]
9月2日,华盛顿的信件与沙利民恰好同时抵达费城,议会开始就事讨论。约翰·汉考克先代表议会回复华盛顿,指大陆军绝不可以破坏纽约市。[6]然而在和议召开前,大部分的将军仍然希望死守纽约,只有华盛顿、弥敦内尔·格连、以色列·普特南及约瑟·李德等少数派主张撤退。[7]
9月9日,大陆议会经过多日争论后,派出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及爱德华·拉特利奇三人为和会代表,不过三人却没有权力与英国谈判,只获授权答问。[8]何奥兄弟得悉此事后,更一度考虑取消会面。[9]与会双方都不相信会议会有实质成果。[10]
9月11日,英国及美国代表在斯塔滕岛南端的会议大宅会面。[11]会议历时三小时,大部分时间均由理查德·何奥发言。[12]在美国独立一事上,何奥表示无法予以承认,而亚当斯则表明大陆议会不会取消独立。[13]在《强制法案》一事上,拉特利奇曾问及何奥会否撤回法案,但何奥却指自己只获授权暂缓推行,而且前提是殖民者必须先服从英国政府。[14]最后在特赦令方面,何奥表示自己有权特赦大部分的反叛者,但与会代表并不接受。亚当斯在多年之后,才得悉自己被英国政府指明不赦。
会议结束后,何奥兄弟筹备再次进攻。至于华盛顿则在12日举行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决定撤到曼哈顿岛中央的哈林高地。何奥在9月15日发动基普湾登陆战,而哈林高地战役则在16日爆发。华盛顿虽然没有焚烧纽约,但纽约在9月21日仍然发生大火,造成市区广泛破坏。放火的凶手虽然一直未明,但英军仍乘机搜捕美军间谍,并将弥敦·哈尔杀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