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旅游日记,去世前托家庭塾师季梦良整理原稿,后由季梦良、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由于明清之际战乱,多有散失,残余篇幅由后人辑编成册,共20卷。根据他的朋友,家人的墓志铭,后来游记中和其他材料的记载,可以推知游记散失的部分。[1]最近发现浙游至粤西游旧钞本五册,题名《徐霞客西游记》,所记日数、字数均较世传本为多,有原编者季梦良的题识(1642年),应是季编本的残存部分。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地理游记类。
徐霞客自20岁(1607年)新婚那年开始旅游,直到去世前一年(1640年),足迹遍布中国16个省。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云南得病,双足不能行走,由当地知府用轿子送返江苏江阴。去世前托家庭塾师季梦良(字会明)整理原稿,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编成《徐霞客西游记》,为最早抄本。季梦良又转托友人王忠纫进行整理,不久忠纫赴任福州,将原稿交还徐霞客长子徐屺。崇祯十四年三月宜兴曹骏甫到马镇吊祭,顺便把原稿借去誊录,成为《游记》原稿的第一个抄本。[2]原稿逾年奉还,徐屺把原稿仍交季梦良整理。季氏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录完一遍,“因地分集,录成一编”,并作一序。他第二年去世后,清军进攻江阴时,季梦良帮助守城,徐霞客长子徐屺、侄徐虞卿遇难,《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兵火,山东刘果督学江南,特访问霞客之孙徐建极,索记游之书。徐建极将残存游记稿本及大理石送给刘果。游记手稿本从此下落不明。
徐霞客妾周氏所生之子李寄(徐李寄)辗转得知曹骏甫所抄抄本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徒步到宜兴,拜访史夏隆,得游记最早抄本,[3]依此补得《游太华山日记》、《游颜洞记》、《盘江考》三文。李寄(徐李寄)收集残存的抄本以及“宜兴曹骏甫稿本”再编辑成《徐霞客游记》,称为“李介立本”,被誉为“诸祖之本”。清初吴江人潘耒为《徐霞客游记》作序。康熙四十八年(1709)杨名时从刘开南处得《徐霞客游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杨名时从朋友处又得《游记》另外抄本,进行互校,并重新抄录一遍。《四库全书》所收即“杨名时所重加编订者也”。[4]乾隆年间,江阴人陈泓又对《徐霞客游记》李寄、杨名时等诸多版本进行校雠。陈泓还撰有《诸本异同考略》,对《徐霞客游记》的版本流传作了详细的梳理。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镇根据“李介立本”将《徐霞客游记》刊刻成书,正式出版。嘉庆十一年(1806),徐镇以自己刊行的《徐霞客游记》送给江阴人叶廷甲,叶氏见“朽蠹颇多”,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重新刊行徐镇所赠之《徐霞客游记》,“讹者削改,朽者重镌”。1928年丁文江主持编辑《徐霞客游记》,用新式标点,附《旅游路线图》。1980年褚绍唐、吴应寿以季会明抄本和乾隆本为底本,参校新发现的“季梦良抄本”和“徐建极抄本”整理、校点,1991年再由褚绍唐重新编制的《徐霞客旅行路线图集》。是目前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最完善的本子。
徐霞客游记全书约六十万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行,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钱谦益肯定《徐霞客游记》“皆订补桑《经》郦《注》及汉、宋诸儒疏解《禹贡》所未及”,推其为“古今游记之最”。[5]《徐霞客游记》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版到1985年朱惠荣校注本[6]。已出版38次,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39篇。[7]
2011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