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氏假鳃鳉,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鰕鳉亚目鰕鳉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淡水鱼,被IUCN列为易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非洲肯亚及坦桑尼亚淡水流域,该物种于1907年被Einar Lönnberg命名为Fundulus palmqvisti,其模式产地为坦桑尼亚东北部乌桑巴拉山脉的Tanga[2],本鱼体延长,体色蓝绿色,鳞框为红色,背鳍和臀鳍有红色纹路,尾鳍圆形且为鲜红色,体长可达5公分,栖息在季节性的水塘、溪流、沟渠底中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可作为观赏鱼。
帕氏假鳃鳉![]()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鳉形目 Cyprinodontiformes |
科: | 鰕鳉科 Aplocheilidae |
属: | 假鳃鳉属 Nothobranchius |
种: | 帕氏假鳃鳉 N. palmqvisti
|
二名法 | |
Nothobranchius palmqvisti Lönnberg, 1907
| |
异名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