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邻[1][2](368年—422年7月21日),刘翘第二子,宋武帝刘裕异母弟,母为孝懿皇后萧文寿。
长沙景王 | |
---|---|
东晋、南朝宋政治人物 | |
姓名 | 刘道邻 |
字 | 道邻 |
封爵 | 新兴县五等侯→新渝县开国男→竟陵县开国公→长沙郡王 |
出生 | 东晋太和三年(368年) |
逝世 |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 杨州丹杨郡建康县 |
谥号 | 景王 |
经历 | |
| |
生平
刘道邻早年为国子学生。刘裕平定桓玄之乱时,刘道邻留在家中侍奉母亲。桓玄之乱平定后,出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久改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刘裕镇守京口时,进号龙骧将军,又领堂邑太守,戍石头。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加任使持节、监征蜀诸军事,封新兴县五等侯。义熙四年(408年),代替诸葛长民出任并州刺史、义昌太守。当时北魏南侵,刘道邻镇守山阳,进号征虏将军,加任督淮北军郡事、北东海太守,因破鲜卑军有功,进封新渝县男,食邑五百户。
义熙五年(409年),刘道邻跟从刘裕攻伐广固,常作军锋。广固攻陷后,慕容超率亲兵欲突围逃走时,被刘道邻所部擒获,刘道邻因功加使持节,进号左将军。义熙七年(411年),改任北徐州刺史,移镇彭城。义熙八年(412年),刘裕讨伐刘毅,征刘道邻为都督兖、青二州晋陵、京口、淮南诸郡军事、兖州刺史、青州刺史。义熙九年(413年),因刘道邻攻伐广固的战功,改封其为竟陵县公,食邑一千户,原先的新渝县男一爵赐予刘义宗。义熙十年(414年),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义熙十一年(415年),改任都督荆、秦、宁、湘、益、梁、雍七州诸军事、骠骑将军、镇护南蛮校尉、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刘道邻贪财,致使镇守之地的府库空虚。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解任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
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庚午(420年7月13日),封长沙王,食邑五千户,进位太尉。永初三年六月戊子(422年7月21日),刘道邻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追赠太傅,谥景。
家庭
- 檀宪子,琅邪郡太守檀貔孙女,永宁县县令檀畅之女[3],檀珪的堂姑奶奶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