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后80后)在香港,广义上是指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香港人,狭义则是特指那一代人中活跃于社会运动年青人士。此词与中国大陆有关一孩政策的“八零后”相似,但有人认为关系并不密切,并指出此词首先出现于2009年5月的“80后六四文化祭”的一批文化人[1],回应陈一谔有关1989年后出生的人士并不关心六四镇压的言论,以“八十后”与“自发人士”身份显示并不忘记六四的意思。同类的名字在陆续出现在其他自主自发的社会活动中。

源由

“八十后”一词早于2009年六四事件20周年期间于香港出现,经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点题[2],于2010年初开始流行起来,当时一班廿多岁的年青人以互联网成立组织,积极地以不同行动争取2012年双普选及反对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兴建,特别在2010年元旦大游行后,被香港传媒封为“八十后”政坛新力军。在“八十后”一词兴起之前,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通常被称为“八十世代”,或者错误地连同1970年代末出生的称为“Y世代”(西方用语)[3]或“第四代香港人”(香港社会学者吕大乐的用语)。

词语的使用与诠释

相关人士对“八十后”一词的使用与诠释都有不同意见,因此产生不同的意思。

  • 陈景辉表示“八十后”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八十后青年”(所有于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青年),而是由“80后六四文化祭”之后,一支代表深刻反省和重新整理自己的世代经验的人士的运动旗帜[4]
  • 陈巧文now宽频电视节目表明拒绝接受“八十后”的称号,而是自称为社会运动中的“自发人士”。她不希望别人把她与其他自发人士代表了“八十后”。
  • 青年工作者张俊声在AM730撰文表示,此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评论空间可言”,反而担心社会及传媒对“八十后”过度诠释,无法治本[5]
  • 由于这一词源于表示1980年后出生的人,因现世代(2010)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下,在生活上产生很多矛盾,由于80后较年长的一群面对生活的矛盾较为丰富,因此被标签为1980至1989年出生的人,可惜现今媒体实在过分滥用“八十后”,对于这一群青年的负面影响有欠公平。

经过政治以及各大报章洗礼后,“八十后”过分被误解及误用。现今香港社会变化对香港未来一代的影响愈来愈大,虽然部分“八十后青年”是被政治标签而衍生为“八十后”,但是1990后出生而受影响的一群可以被政治家忽略,因此,这种文字意义不正确地衍生,应及早写上句号。

行动

  • 2010年1月1日泛民发动“还我普选权”元旦大游行至中联办,主办单位民主动力估计昨日有三万人参与游行,远超他们原先估计的一万人,但警方公布有九千多人到达游行终站中联办,惟在游行尾声一班“八十后”与警方发生冲突,导致三人受伤。其后一名香港大学女生陈巧文重案组探员拘捕,指她在元旦游行及去年11月29日反高铁游行时袭警,扣查近5小时,获准以500元保释。保释后,她声称警方针对参加反高铁示威的知名人士,以阻吓其他参与者,手段卑鄙,即使她被捕坐牢,“拉左一个陈巧文,仍有千千万万个陈巧文”。警方坚决否认,强调依法办事,绝无政治考虑。[6]
  • 1月6日,一批“80后反高铁”青年昨起展开4日3夜的反高铁苦行,以26步一跪的方式由上水中环(26步寓意香港高铁全长26公里),之后在立法会门外通宵留守,翌日继续“苦行”,直至财委会完成拨款审议。
  • 计划在1月8日在立法会外举行2000人“嘉年华”,要求支持拨款的议员交代原因,近日出现“已准备暴动及流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群组,已有逾1000人。召集人及“80后反高铁”均说,不会发动暴动或流血抗争行动,坚持和平理性表达诉求。 最后当天没有发生冲突。

各方评价

  •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2010年1月3日网志上表示:“引起大家讨论的是,近日有部分香港“八十后”(也即“第四代港人”)以较激烈手法,表达他们对一些民生议题的关注。对于这群“八十后”的年青人,我很明白他们的看法和感受,他们是香港回归后才踏进社会的年青人,他们其实可能较前几代港人更爱香港和国家,对家国有更深的投入感,对社会事务有一份激情,更愿意站出来大胆地表达他们的看法。”[7]
  • 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在1月6日表示尊重市民以不同方式表达意见和诉求,但希望他们表达的方式理性、平和的气氛下进行。[8]
  • “反高铁大联盟”成员朱凯迪表示,即使财委会通过高铁拨款,但事件已令民间力量壮大。[9]

与中国大陆“八零后”的差异

  • 大陆的“八零后”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其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但香港的“八十后”则不一定是独生,虽然香港出生率在1980年代开始下降。
  • 大陆的“八零后”在改革开放下成长,生活素质比父母一辈明显有改善,可是这种差异在香港的“八十后”并不太明显,因为香港早在1970年代已经进入发达地区行列。

外部链接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