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现代主义,又称现代佛教(英语:modern Buddhism[1]新佛教(英语:Neo-Buddhism[2]新乘佛教(英语:Neoyana[3],有时在西文中径直称为佛教[4],统称在现代重新解释佛教的新运动[5][6][7]。佛教现代主义受到许多新文化和新思想影响,如西方一神论理性主义科学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和其他宗教的现代主义相仿[8]。例如,在一神论的影响下,一些新佛教派系将佛教神祗英语Creator in Buddhism内化,使其为现代西方社会所接受[9];而在科学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下,更强调佛教对当下生活、经验辩护、理性、心理和健康的益处[10]

新佛教运动在学说和实践方面与主流的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金刚乘佛教不同,佛教现代主义由西方的东方学家和具有改革意识的亚洲佛教徒共同创造,意在重新表述佛教概念,大多不再强调严格教义、宇宙论、仪式、僧侣制度、教士等级制度和偶像崇拜等传统[11]。“佛教现代主义”的概念在殖民及后殖民时代的亚洲宗教研究界流行,可以在路易·德拉瓦莱-普桑在1910年所著的文章中发现其运用[12]

一些属于佛教现代主义的新兴佛教派别可归类为世俗佛教左翼佛教;各地著名的新兴教派如印度的新乘佛教英语Navayana台湾人间佛教法鼓山佛光山慈济基金会等团体;日本日莲佛教英语Nichiren Buddhism创价学会妹尾义郎英语Girō Senoo所创之“新兴佛教”,同朋会运动英语Ohigashi schism及其后续分支;韩国圆佛教藏传佛教在西方传播的思想如新噶当巴;源自缅甸内观运动英语Vipassana movement;英国人僧护创立之三宝佛教社区英语Triratna Buddhist Community;美国刺柏基金会英语Juniper Foundation等。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