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区行政公署,或称专区行政专员公署专区行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70年代设立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管理自治县[2]专区是其对应的行政区,专区行政公署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行政专员”。

历史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各省设立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为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行政督察专员”,简称“行署专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行政督察区”改设“专区行政公署”,简称“专署”,成为“专区”的行政机构。1950年1月,政务院通过的《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第13条规定:“各省得根据需要划为若干专员区,各设专员一人,并得设副专员一至二人。专员公署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之派出机关。”有研究者指出,由于法律不完善、定位问题,专员区公署在日常行政中存在种种问题。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中央政府首次向地方分权,权力下放。专署由此扩权[a]

1970年代,各专区改为“地区”,设立“地区行政公署”。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