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h血型系统Rhesus),意为恒河猴血型系统,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主要指人类红细胞表面有无RhD抗原

Rh+,称作“Rh阳性”,表示人类红细胞有“RhD抗原”;  
Rh−,称作“Rh阴性”,表示人类红细胞没有“RhD抗原”。

Rh 的名称,来源于在基本测试中使用普通猕猴(rhesus monkey)的血液,来确定人类血液中是否存在Rh抗原。Rh血型系统是由卡尔·兰德施泰纳亚历山大·所罗门·维纳在1940年发现的[1]

Rh血型系统一般没有天然抗体,故第一次输血时可能不会产生不良反应[1]。但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如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抗体便会攻击外部的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导致摧毁红细胞,并造成疾病或死亡[1]

Rh阴性血型由于在汉族群体中属于稀有血型,所以也被称为“熊猫血”。在社会群体中,经常有相应的联络组织,用于在出现用血稀缺时成员相互捐助。[2][3][4]

人口数据

Rh血型的频率和RhD-基因纯合子的频率在不同人群中是不同的。

更多信息 人种, RhD-纯合个体 ...
Rh血型的频率和RhD-基因纯合子的频率[5]
人种 RhD-纯合个体 RhD+基因频率 RhD-基因频率
巴斯克人[6] 21–36% ~ 40% ∼ 60%
其他欧洲人 ~ 16% ~ 60% ~ 40%
非裔美国人 5-10% 70-80% 20-30%
印第安人 ∼ 1% ~ 90% ∼ 10%
具有非洲血统的人 < 1% ~ 97% ~ 3%
亚洲人 < 1% 90-95% 5-10%
关闭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