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QF 2磅舰炮(英语:QF 2-pounder naval gun;QF 全写:Quick Firing,意为:速射;通称:砰砰炮,英语:pom-pom)[note 1]是一款由英国武器制造商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所设计和生产、并且获英国皇家海军用作制式高射炮的40毫米(1.6英寸)口径舰载高射机炮,发射40×158毫米R口径机炮炮弹。
QF 2磅Mark VIII(“砰砰”)舰炮 QF 2 pdr Mark VIII ("pom-pom") | |
---|---|
类型 | 舰载高射机炮 |
原产地 | 英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
使用方 | |
参与战争/冲突 |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 |
研发日期 |
|
生产商 | 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 |
生产日期 |
|
制造数量 | Mk II:大约7,000门 |
衍生型 |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85.55千克(850磅) |
长度 | 2,590.8毫米(8英尺6英寸) |
枪管长度 | 1,575毫米(62.01英寸;39.375倍径) |
炮弹 | 40×158毫米R机炮炮弹 |
口径 | 40毫米(1.57英寸) |
枪管 | 1、4、8根(联装),水冷式,标准膛线缠距为1:23.4毫米(0.92英寸),膛线12条,右旋,炮口装有喇叭状消焰器 |
枪机 | 气动式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载具 |
|
射击仰角 |
|
回旋角度 | 360°,最大转速:40°/秒 |
射速 | 115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
有效射程 | 防空射高:3,960—4,053.84米(4,330.71—4,433.33码,12,992.13—13,300英尺,2.46—2.52英里) |
最大射程 | 初速为2,300英尺/秒时:2,072.64—6,220米(2,266.67—6,802.27码,6,800—20,406.82英尺,1.29—3.86英里)[2] |
供弹方式 | 14发钢制弹链;弹箱最多可以容纳四条弹链,或56发炮弹 |
瞄具 | 机械瞄具(向左偏移):照门和准星,可在200至1,400米之间调整 |
填充量 | 70.87克(2.5盎司,0.16磅) |
该机炮的通称来自前代型号:QF1磅砰砰炮在发射时所发出的声音,亦意味着前者为后者的下一代型号。另外这款QF 2磅炮与英国陆军用作(反)坦克炮的QF 2磅炮不同 ,尽管它们都发射2磅(0.91千克)、40毫米(1.6英寸)口径的炮弹。
第一种被称为砰砰炮的火炮是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当中推出的37毫米口径诺典飞尔德-马克沁炮(Nordenfelt-Maxim;又称:QF 1磅,为该场战争当中最小的火炮)。它可在3,000码(2,700米)的距离以内精确发射重达一磅的炮弹。炮管为水冷式,炮弹是由25发的布制弹链所供弹。这款“全自动加农炮”可以450发/分钟的射速发射爆裂弹(无烟弹药)。布尔人以它俩来抵抗英国,而英国人看到了它俩的效用,把设计复制给了已经在生产马克沁机枪的维克斯公司。[3][4]
第一款舰载砰砰炮是QF 1.5磅速射舰炮,口径为37毫米(1.46英寸),炮管长达43倍径。它曾在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两艘林仙级轻巡洋舰、分别是林仙号和无吓号上进行试验,但结果并未投入全面服役,而是由更大型的武器QF 2磅Mark II所取代(参见下文)。
QF 2磅Mark II本质上是维克斯生产的QF 1磅马克沁炮的放大型版本。这是一门40毫米口径的火炮,装有水冷式炮管和维克斯—马克沁机构。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订购了它,并且用作巡洋舰尺寸及以下船只的防空武器。最初的型号是以手动装填的14发布制弹链所供弹,其后由弹数相同的钢制弹链所取代。这种“按比例放大”的过程并不完全成功,因为它导致机械装置变得相当轻便,而且容易产生故障,例如弹药从弹链以上掉下来。1915年,16门2磅炮搭载在装甲货车以上,以用作皮尔斯箭式装甲防空货车的主武器。1918年,其中一门火炮获实验性地架设在英国陛下之飞艇23r的上隔间以上。[5]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幸存的武器被搬出仓库并再度服役,主要用作军用拖网船、摩托艇和“武装游艇”等船只所载武装。它几乎仅用于单管无动力炮架P Mark II(英国皇家海军的命名法会赋予炮架和火炮各自不同的Mark编号),而只有少量武器用于Mark XV炮架,为双管动力型炮架装备。由于它们太重,无法在海上使用,因此被安装在沿岸上。1944年全部报废。
总共生产了大约7,000门火炮。日本人还将该火炮彷制采用,并且命名为40毫米62倍径毘式机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皇家海军亦有使用,即使它作为意大利战列舰以上的主要防空武器的地位,已经在1930年代被37毫米54倍径机炮等较为现代化的枪炮所取代。[7]
在早期阶段,英国皇家海军就确定了需要连续射击、多管近距离防空武器的需求。1923年,这款武器的设计工作,就以较早期的Mark II为蓝本正式开始,这毫无疑问地是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留下的大量2磅弹药。由于缺乏资金,导致了设计和试验历史的混乱和漫长;直到1930年,这款武器才开始投入使用。这时被称为QF 2磅Mark VIII,通常称为多管砰砰炮(Multiple pom-pom)。
1929年,最初的炮架重量为11.8至17.35吨,[8][9]八联装Mark V炮架(其后为Mark VI炮架),适用于重巡洋舰、战列巡洋舰、战列舰和大型航空母舰。由于八联装炮架实在过重了,从1935年开始,四联装的Mark VII炮架(基本上是Mark V或VI的一半)开始架设在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尺寸的舰艇以上服役。这些多联装炮架需要搭载四门不同(但型号相同)的火炮,因而有着“芝加哥钢琴”的绰号。[6]炮架以上有两排,每排两门或四门火炮。火包制为左右两侧以及“内部”和“外部”,因此供弹和抛壳机构相互匹配。
Mark VIII(手动型)和Mark XVI(电动型)单管式炮架亦得到了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小型护航母艇(比如“花”级轻型护卫舰)和沿海船艇(尤其是早期的Fairmile-D机动炮艇型)。Mark XVI的炮架与厄利孔20毫米机炮的双联炮架Mark V和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的“博凡”式(Boffin)炮架有关。一个有趣的功能是容量非常大的弹匣,从八联装炮架的每门火炮140发到单管式炮架的56发。[10]如此庞大的弹药容量使得八联装炮架直到需要重新装弹以前能够连续射击73秒。由于倍径长度相对较小(L/39),因此初速仅达到了2,040英尺/秒(622米/秒),随之而来的是最大射程仅约3,500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的1938年,为砰砰炮而研发了重达1.8磅(820克)的高速(HV)弹药,增加了推进剂的装药量,将新的炮口速度从2,040英尺/秒提高至2,400英尺/秒(732米/秒)。
许多较旧式的炮架都是借由转换套件以进行改装,使得可以发射高速弹药,而大多数新造的炮架都是由原厂制造的,可以直接发射高压弹药。而为高速弹药改装或设计的炮架都会标有“ *”;例如,将为高速弹药而改装的Mk V炮架会命名为Mk V*。[10]但即使如此,它仍然落后于1941年皇家海军所采用的40毫米博福斯L/60高射炮的810米/秒(2,890英尺/秒)。
由于其高射速,数座砰砰炮架设于舰只侧舷时能够洒出打击飞机的弹幕,可说是当今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比如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的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海军亦有考虑采用砰砰炮,并且在他们本身装备的1.1英寸机炮、美国陆军37毫米机炮、维克斯40毫米砰砰炮和40毫米博福斯炮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值得考虑中的机炮,分别是陆军的37毫米和英国海军的2磅重(通常被称为“砰砰炮”)。这项决定很快就缩小到了博福斯和英国火炮之间的选择。英国人急于让他们的火炮获得采用,并且提出了在启动生产过程中,随时可用英国援助的事实,这是赞成选择它的论点。此外,两磅重的炮弹很好地说明了自身在英国战列舰以上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很明显的缺点是该火炮为线状无烟火药而设计,可在美国却并无生产这种弹药的制造设施。透彻的研究表明,该火炮无法转换为采用美式火药。另一个考虑因素是炮口初速:砰砰炮的初速相对较低,为2,350英尺/秒,而博福斯炮则是2,830英尺/秒。砰砰炮在行动中的成功被许多采用博福斯炮的大国手中所证明的品质所抵销,因此办公局决定加入该阵营。而在我局选择博福斯炮以后不久,英国海军官员也决定采用这款火炮。[11][12]
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中导入先进武器,那么先进的飞机将使其过时,但另一边亦导入高速弹药和新型的指挥仪设计以力挽狂澜。布下火网的目的是要足以阻止飞机攻击它,尽管确实做到了,但是它却受到无效的Mk III指挥仪所阻挠。[13]附有陀螺仪速率组件和282式雷达的Mk IV指挥仪[14]是一项伟大的进步,并且导入至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以上。1941年1月,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光辉号航空母舰的Mk VIII(高速)炮架几乎毫无停工之下发射了30,000发炮弹。[13]当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新加坡附近遭到日军战机突袭并且沉没以后,随后所得的报告认为,仅仅发射一发曳光弹的40毫米博福斯炮就已经比由指挥仪所控制的多台砰砰炮更有效的防空武器,[15][16],原因居然是砰砰炮并无曳光弹药,而砰砰炮的弹药的现成储物柜已严重劣化,而这时282式雷达组件亦发生了赤道高温故障。[17][18]在同一场行动当中,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一名委托炮手撑过了整场行动,由于弹药有问题,他从一座砰砰炮转移至另一座砰砰炮,试图使它们再度正常运转。反击号上的砰砰炮击落了Z舰队确认击杀的仅仅四架飞机当中的两架,[19]而威尔士亲王号的砰砰炮亦记录了命中敌机的事实。[20]
英国皇家海军认为,砰砰炮对付鱼雷机时,多座砰砰炮的成效大约仅仅是每门博福斯炮的一半;但对付特别攻击队队员时却大致相等。[21]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英联邦海军当中,砰砰炮是一款无舰不在的武器,其数量超过了博福斯炮,并且击落了众多轴心国的飞机。[22]在其后的创新,例如将遥控电源控制(Remote Power Control)与配备雷达的测速仪(速度预测)指挥仪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准确度,而且还解决了引信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而由于20毫米口径厄利孔机炮的停止作用并不足以抵抗日本的神风特攻队飞机攻势,加上博福斯炮的数量也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在战争结束以前,这款单管式装置获准延期服役。
QF 2磅Mark XIV(英语:QF 2-pounder Mark XIV;又称:劳式2磅炮)是由劳斯莱斯有限公司所研发,用以与40毫米“维克斯S”机炮作航空武器竞标。即使如此,后者的设计较为成功,并得以发现作某些方面可用作反坦克武器用途。随后英国皇家海军采用了其经过改造的版本作机动炮艇的武器,并且在Fairmile-C型以上采用。它装有半自动的水平滑动式后膛,并且通过手动操作的基座式炮架搭载。但该武器并不成功,在订购的1,200门当中,只能交付600门。它被装有自动装弹机的英军QF 6磅(57毫米)反坦克炮,莫林斯6磅炮所取代。
国家 | 火炮型号 | 每分钟射速 | 炮弹重量 | 发射重量 |
---|---|---|---|---|
英国 | QF 2磅舰炮 | 115 | .91千克(2.0磅)[25] | 104.6千克(231磅) |
法国 | 37毫米1925年型高射炮 | 15—21 | .72千克(1.6磅)[26] | 10.8—15.12千克(23.8—33.3磅) |
意大利 | 布雷达37毫米54倍径机炮 | 60—120 | .82千克(1.8磅)[27] | 49.2—98.4千克(108—217磅) |
瑞典 |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 120 | .9千克(2.0磅)[28] | 108千克(238磅) |
德意志国 | 3.7厘米SK C/30速射炮 | 30 | .74千克(1.6磅)[29] | 22.2千克(49磅) |
德意志国 | 3.7厘米Flak 18/36/37/43高射炮 | 150 | .64千克(1.4磅)[30] | 96千克(212磅) |
苏联 | 1939式61-K型37毫米高射炮 | 80[31] | .73千克(1.6磅)[32] | 58.4千克(129磅) |
美国 | M1 37毫米高射机炮 | 120 | .87千克(1.9磅) | 104.4千克(230磅) |
维克斯Mk VIII有多款弹种:[33]
根据引导弹链进入火炮的一侧(左侧或右侧),衍生的名称分别附有后缀LHI或RHI。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