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细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use细胞(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ng stress enduring cell,多向分化压力耐受细胞)是由日本东北大学出泽真理课题组于2010年发现一种内源性、无成瘤性的多能干细胞[1]。几乎所有不同器官来源的结缔组织(如骨髓、外周血)中都有Muse细胞[2][3][4]。通常Muse细胞可从商业化的间充质细胞中分离到,如人成纤维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脂肪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5][6]。Muse细胞可自发分化或在细胞因子诱导作用下分化为三个胚层的细胞。Muse细胞的成瘤性较低,注入新的宿主体内也不会形成肿瘤,目前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该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低[1]。Muse细胞同时被应用于小鼠骨骼肌退变、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及急性重症肝炎等模型的修复研究中,研究发现Muse细胞在损伤组织中能够和宿主的组织顺利整合,并且分别向相应胚层的细胞分化[7][8][9]。有研究利用Muse细胞修复脑动脉堵塞后,引起局部缺血的中风小鼠模型,发现Muse细胞修现可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整合至梗死的皮质组织中,分化为神经元标志物表达阳性的细胞,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功能修复[10]。
培养
当Muse细胞被放置到含有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细胞都会进行定向细胞分化。若该培养基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和地塞米松的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细胞会分化成肝细胞,并且在α-胎儿蛋白和人类白蛋白表达中呈现阳性反应。在骨或脂肪细胞的培养基中,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细胞会分化为骨钙蛋白或油红O阳性的细胞[11]。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