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15666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D 156668是一颗位于武仙座的恒星,视星等8.4[2],必须以小型望远镜观测[4]。它和地球的距离以视差方式量测的结果是80光年(25秒差距)[1]

事实速览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0, 特性 ...
HD 156668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0
星座 武仙座
星官
赤经 17h 17m 40.49053s[1]
赤纬 +29° 13.6′ 38.0243″[1]
视星等(V) +8.424[2]
特性
光谱分类K3 V[2]
U−B 色指数0.27
B−V 色指数1.015[2]
天体测定
径向速度 (Rv)-9.427 km/s
自行 (μ) 赤经:-71.16[1] mas/yr
赤纬:+217.36[1] mas/yr
视差 (π)40.86 ± 0.86[1] mas
距离80 ± 2 ly
(24.5 ± 0.5 pc)
绝对星等 (MV)6.480[2]
详细资料
质量0.772 ± 0.020[2] M
半径0.720 ± 0.013[2] R
表面重力 (log g)4.60 ± 0.12[2]
亮度0.230 ± 0.018[2] L
温度4850 ± 88[2] K
金属量 [Fe/H]+0.05 ± 0.06[2] dex
自转51.5 days[2]
自转速度 (v sin i)0.50 ± 1.0[2] km/s
年龄8.6 ± 4.8[2] Gyr
其他命名
BD +29 2979, HD 156668, HIP 84607, SAO 84984, Wolf 646[3]
关闭

该恒星的光谱分类是 K2 的橙矮星[5],质量是太阳的77%,半径是太阳的72%。因为它是质量较太阳低的主序星,能量产生速率较太阳低,因此它的总光度只有太阳的23%。HD 156668在光球表面的有效温度是4850 K[2]。该恒星的金属量稍高于太阳,自转周期51.5日,虽然该恒星的年龄是远比太阳老的86亿年,但只相当于该恒星的中年[2]

观测

1911到1915年由爱德华·皮克林安妮·坎农执行[6]亨利·德雷伯的遗孀资助的的恒星光谱摄影巡天中,该恒星是HD星表中被收录的恒星,不过该恒星一开始的编号是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在1863年波恩星表中的BD+29 2979[7]。于1957年出版的一些自行巡天中,它是在南半球被侦测到9867颗高自行恒星中的其中一颗[8] 。该恒星名称中的 BD 是来自波恩星表中 Bonner Durchmusterung 的缩写[9]。之后位于阿根廷哥多华的天文台由 Henry Lee Giclas 执行的科尔多瓦巡天中将该恒星编号为G 181-34。

超级地球

Andrew Howard 于2010年宣布发现该恒星旁有一颗超级地球HD 156668 b。该行星是在2010年1月4日到7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办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15届年会宣布发现。它的公转周期只有4.6日,距离母恒星0.05天文单位。研究人员以多普勒光谱学分吸母恒星的光谱位移,发现了该行星。最初的资料显示该行星质量至少是4.15倍地球质量[10],之后的观测则将质量下限下修为3.1倍地球质量[11]

更多信息 成员 (依恒星距离), 质量 ...
HD 156668的行星系[11]
成员
(依恒星距离)
质量 半长轴
(AU)
轨道周期
()
离心率 倾角 半径
b ≥3.1 ± 0.4 M 0.0211 ± 0.0002 1.26984 ± 0.00007 0.000
关闭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