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差距(英语:parsec,符号为pc)是一个宇宙距离尺度,用以测量太阳系以外天体的长度单位。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206,000天文单位或 3.085677585519*1016 米(19兆英里)。秒差距的原理使用了视差与三角学,其定义为1天文单位的对角为1角秒时的距离[1],但于2015年时被重新定义为一个精确值:000 648/π天文单位。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大约为1.3秒差距(4.2光年)[2]。绝大多数位于距太阳500秒差距(1630光年)内的恒星,可以在夜空中以肉眼看见。
秒差距最早于1913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伯特·霍尔·特纳提出[3]。其英语名称为一个混成词,由“1角秒(arcsecond)的视差(parallax)”组合而来,使天文学家可以只从原始观测数据,就能够进行天文距离的快速计算。由于上述部分原因,即使光年在科普文字与日常使用上维持优势地位,秒差距仍受到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的喜爱。秒差距适用于银河系内的短距离表述,但在描述宇宙大尺度的用途上,会将其加上词头来应用,如千秒差距(kpc)表示银河系内与周围物体的距离,百万秒差距(Mpc)描述银河系附近所有星系的距离,吉秒差距(Gpc)则是描述极为遥远的星系与众多类星体。
2015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B2决议文,将绝对星等与热星等进行标准定义,也包含将秒差距定义为一个精确值,即000 648/π天文单位,或大约67758149137×1016米(基于201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于天文单位的精确国际单位制定义)。此定义对应于众多当代天文学文献中对于秒差距的小角度定义 3.085[4][5]。
基础定义
秒差距是一种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它是建立在恒星视差的基础上。
想象待测的恒星与一条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线段(即一个天文单位长度)所成的三角形,分别度量待测恒星到太阳及到地球的边长、与这两条边的夹角。当这个夹角为一角秒时,这个三角形是如此的狭长、以至于这两条边长可视为相等,那么这个边长即称为一秒差距。此时这个三角形既可视为等腰三角形、又可视为直角三角形(因剩余的两个角极其接近直角)。
更详细地说,周年视差 的恒星与地球的距离 ,这个距离定义为一秒差距()。
在上图中(非等比例绘制),S代表太阳,E代表地球在轨道上的一个点。因此ES的距离就是1天文单位(au)。假设角SDE为1角秒(1度的1/3600),D为太空当中的某一点,因此依据上述定义,该点与太阳间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根据三角学,SD的距离可由下列方式计算出来:
使用小角度近似[a],也就是极端小角度的正切值近乎等同于该角度本身(以弧度表示):
由于1天文单位被定义为597870700 米= 149[6],因此可以计算出下列值:
1秒差距 | ≈ 264.806247096天文单位 206 |
≈ 677581×1016 3.085米 | |
≈ 511577兆 19.173英里 | |
≈ 563777 3.261光年 |
长度单位
天体视差
天体的视差越大,则其距离就越近。反之,则视差越小,离我们越远。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除外)比邻星的距离约为1.29pc(4.22光年)。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