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英语:byte)是通常用在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上的信息计量单位,不分数据类型。[1][2] 。一个字节代表八个比特。从历史的观点上,“字节”表示用于编码单个字符所需要的比特数量,因此它是许多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最小的可寻址内存单元。历史上字节长度曾基于硬件为1-48 bit不等,最初通常使用6 bit或9 bit为一字节。今日标准以8 bit作为一字节。为了消除常见8 位定义中任意大小的字节的歧义,八个比特在一些规范(例如工业标准、计算机网络电信技术等)中常被称为八位组(octet)。Internet 协议RFC 791 ) 将 8 位字节称为八位字节。[3]

Quick Facts 字节的次方单位, 十进制前缀 (SI) ...
字节的次方单位
十进制前缀
(SI)
名字 符号 倍数
千字节 kB 103
兆字节 MB 106
吉字节 GB 109
太字节 TB 1012
拍字节 PB 1015
艾字节 EB 1018
泽字节 ZB 1021
尧字节 YB 1024
容字节 RB 1027
昆字节 QB 1030
二进制前缀
(IEC 60027-2)
名字 符号 倍数
kibibyte KiB 210
mebibyte MiB 220
gibibyte GiB 230
tebibyte TiB 240
pebibyte PiB 250
exbibyte EiB 260
zebibyte ZiB 270
yobibyte YiB 280
Close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将字节的单位符号指定为大写字母 B。例如MB表示兆字节(megabyte);比特bit)可缩写成b,例如Mb表示兆比特( megabit英语megabit),与字节进行区分。 国际上,单位八位字节(octet,符号 o)明确定义了八位的序列,消除了术语“字节”的潜在歧义。  

字节的大小历来取决于硬件,并且不存在强制规定大小的明确标准。曾经使用过的字节的大小包含 1 到 48 位。六位字符代码是早期编码系统中常用的实现方式,使用六位和九位字节的计算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很常见。这些系统通常具有 12、18、24、30、36、48 或 60 位的存储器字,对应于 2、3、4、5、6、8 或 10 个六位字节。在术语“字节”变得普遍之前,指令流中的位分组通常被称为syllable[a]或slab 。

ISO/IEC 2382-1:1993 中记录的现代事实上的标准(8位)是相对方便的2 的幂,因为 2 的 8 次方是 256,允许一个字节使用 0 到 255的二进制编码值。 国际标准IEC 80000-13定义了这一常见含义。许多类型的应用程序使用可用八位或更少位表示的信息,并且处理器设计者通常针对这种用法进行优化。主要商业计算架构的普及有助于 8 位字节的普遍接受。现代架构通常使用 32 位字或 64 位字,分别由 4 个或 8 个字节构成。

历史

字节一词是Werner Buchholz于1956年6月在IBM Stretch计算机的早期设计阶段发明的,该计算机的寻址为位和可变字段长度(VFL)指令,指令中编码了字节大小。这是为了避免意外突变为比特而特意重写的。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