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91年,让-路易·加西带领包括AppleNewton开发员Steve Sakoman在内的一众Apple员工创建了Be公司。Be公司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从设计之初就针对多CPU和多线程的应用程序。与此同时,Apple已陷入不能推出其新操作系统Copland的困境,正在寻找代替品。加西认为这是个黄金时机。1996年,加西要价4亿美金,允许Apple Computer使用BeOS。然而Apple估算Be公司的总值为8000万美金,故此出价1.2亿,后来上升到2亿。最终未能成交,Apple转而购买NeXTSTEP,同时重新得到史蒂夫·乔布斯。
版本 | 发布日期 | 平台 |
---|---|---|
DR1–DR5 | 1995年10月 | AT&T Hobbit |
DR6 (developer release) | 1996年1月 | PowerPC |
DR7 | 1996年4月 | |
DR8 | 1996年9月 | |
Advanced Access Preview Release | 1997年5月 | |
PR1 (preview release) | 1997年6月 | |
PR2 | 1997年10月 | |
R3 | 1998年3月 | PowerPC and Intel x86 |
R3.1 | 1998年6月 | |
R3.2 | 1998年7月 | |
R4 | 1998年12月4日 | |
R4.5 ("Genki") | 1999年6月 | |
R5 PE/Pro ("Maui") | 2000年3月 | |
R5.1 ("Dano") | 2001年11月 | Intel x86 |
特征
BeOS的设计理念是专门用于多媒体处理的“多媒体操作系统”,采用先进的64位BeFS文件系统,支持多处理器,其多媒体性能异常优越。BeOS开始是运行在BeBox硬件之上的。与其他同期的操作系统不同,BeOS是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硬件的优点而编写。针对数字媒体工作优化,BeOS能够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系统通过模块化的I/O带宽,多线程,抢断式的多任务和被称为BFS的定制64位日志文件系统。BeOS的GUI遵循清晰整洁的设计原理而开发。其API是用C++编写而成,非常容易编程。虽非源于Unix的操作系统,但其实现了POSIX兼容,并通过Unix Shell命令行界面来访问
- 优秀的多媒体性能
- 易于安装配置
- 清晰的GUI
- 均衡的多处理技术
- 原生的面向对象接口
- 拥有32个工作空间(虚拟桌面)
- 类似数据库的64位日志的文件系统
- 存储器保护
- 遵循POSIX标准
- 整洁的API
- 硬件支持不佳
- 应用程序选择不多
- 对文件格式支持有限
- 系统维护不佳
- 未完全遵循网络标准
派生版本及现况
由BeOS派生出来的其它非官方版本仍然在继续发展,如开放源代码的Haiku(OpenBeOS)等。
以完全重新创建类BeOS系统为目标的派生版本有:
- Haiku
- Blue Eyed OS
- Cosmoe
以继续发展原有BeOS系统为目标的派生版本有: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