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5毫米胶片是一种广泛用于活动影像拍摄和化学成像摄影的胶片尺寸规格。在摄影中也称为135胶片。尺寸的命名指明了这种胶片的宽度,其介于34.98±0.03毫米(1.377 ±0.001英寸)之间[1][2][3][4][5][6]。标准的电影胶片规格是四个齿孔一帧,因此是每尺16帧画面[7]。 而对于摄影,标准的一帧两侧分别有八个齿孔。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5年9月9日) |
此条目部分内容或许离题或与主题关联稀疏。 (2023年8月1日) |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大量的照相机和投影系统分别发明、使用了很多不通用的尺寸,比如说13毫米到75毫米胶片[8]。这种情况导致照相机、投影仪和其他设备必须校准到每种尺寸。而35毫米宽度的胶片规格,最早定格为1.375英寸,是在1892年由威廉·迪克森和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使用在了乔治·伊士曼生产的胶片上[5]。电影胶片每四个齿孔一帧的标准获接受作为国际标准则是在1909年[9],并由于35毫米胶片相对而言在胶片成本和图像质量之间更好的衡量,这种规格获保留作为长期以来最主要的胶片尺寸,直到数位摄影技术和电影制作技术的兴起。
胶片规格在应用中向来多样化。比如可以修改用于录制音轨,重新设计以创造出更安全的片基,重新配方以捕捉特定的颜色。伊士曼柯达公司,富士软片,和爱克发·吉华是三家著名的提供35毫米胶片的公司。在21世纪数位电影技术兴起之前,35毫米的电影胶片的流行让它几乎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电影院播放。
1880年乔治·伊士曼在纽约的罗切斯特开始制作干式明胶底片。在 W. H. 沃克的合作下,伊士曼为承载图像的明胶涂层发明了一种纸质底层。虽然1887年汉尼拔·古德温发明的的硝化棉片基是世界上第一种透明柔性的胶片[10],伊士曼的发明却是第一种由大公司大量生产的产品。在1889年伊士曼意识到乾明胶和溴化物的乳胶混合可以作为这种透明片基的涂料,从而消除使用纸张的必要[11]。
伴随软胶片的到来,托马斯·爱迪生很快开始了他自己的发明,电影放映机。该发明最初现于布鲁克林艺术科学研究所1893年5月9日的展览上[12],这台电影放映机是给单人观看的胶片循环投影系统[13]。 爱迪生,在助手 W. K. L. 迪克森的协助下,紧接着又发明了声音放映机,同时结合了爱迪生的圆筒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的技术。从1892年三月开始,1893年到1896年,由纽约布莱曼相机有限公司和爱迪生合作,向他提供了伊士曼生产的胶片。最初布莱曼公司本只提供40毫米的原始电影胶片给爱迪生,这些胶片会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受剪裁和打孔用以制作1+⅜英寸(34.925毫米) 尺寸的胶片条,但在1894或1895年的某个时候,布莱曼开始给爱迪生寄送恰好符合所有标准的成品[4][14]。爱迪生的光圈将每四个齿孔定义为一帧的宽度[15],他还宣称对他设计的35毫米电影胶片的全部专利权。也就是,每四个齿孔为一帧,强迫他的胶片制作竞争对手,美国比沃格拉夫公司不得不使用68毫米,借用摩擦力喂片而非齿孔设计的胶片。1902年三月的一次法庭判决驳回了爱迪生的声明,让其他制造商也能开始无偿使用爱迪生的35毫米胶片设计。在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胶片制造商,则因为爱迪生申请专利失败,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16]。
这一时期的电影胶片基本上不打齿孔,而是由电影制作人自己打出适合他们设备的孔。卢米埃兄弟就使用了一种每帧单齿孔的设计,两侧分别对齐画面中间的水平线[17]。然而只有爱迪生设计的规格成为了第一种主流设计,并作为新成立的电影专利公司(爱迪生自己成立的商业信托公司)的“官方标准”。1909年公司同意成立如下标准:统一使用35毫米规格胶片,并采用爱迪生发明的齿孔和1.3倍的宽高比[18]。
摄影用的乳胶里面有数百万感光的卤化银晶体,每个晶体是由银和卤素(比如说溴,碘或氯)的化合物因为静电作用结合在一个立方结构内形成的。当晶体受到光的能量,自由移动的银离子就会产生一股不带电荷的原子流。这些小到在显微镜下也不能观察到的银原子集合,就构成了潜影。冲洗技术利用这些小颗粒来调整照片的密度,足够多的金属银就能呈现出可见的图像[19]。
乳胶用一种透明的粘合剂叫底胶层(subbing layer)粘附在胶片片基上。有些胶片在片基底下会涂一种抗光晕涂层,主要是吸收光线的染料或是一层银或碳的薄膜(彩色负片上称为炭黑层)。如果没有这层涂层,高光亮点会渗入周围的乳胶(高光溢出),在片基的内层表面反射开,重曝乳胶,在明亮区域周围产生一圈光晕。抗光晕涂层也能处理静电堆积的问题,这在一些老黑白胶片上曾经是个大问题。当胶片以每秒460毫米以上的速度通过照相机时,会堆积出能量足够大的静电,产生一次足以使胶片感光的电火花。抗光晕涂层解决了这个问题。彩色胶片有多层溴化银乳胶,分别记录红、绿、蓝三种颜色。每一种溴化银微粒都有一种对应的显色剂微粒(除了柯达克罗姆胶卷,它的显色剂是在冲洗过程中加入的)。乳胶的最顶层对蓝色敏感,下面是黄色滤光层来阻止蓝光;再往下两层分别对绿色和红色敏感。
在黑白成像技术中,显像的第一步是将受曝光的溴化银微粒转化为银粒子 — 除此以外等量的色彩染料也会形成。蓝色敏感层中的显色剂会形成黄色的染料,绿色敏感层中会形成洋红色,而红色敏感层中会形成蓝绿色。而漂白步骤会将银粒子还原为溴化银,然后在定影和冲洗的步骤中将它们和未曝光的溴化银一起冲洗掉,最终只剩下色彩染料[20]。
在1980年代伊士曼·柯达发明了T-颗粒(T代表“Tabular”,指扁平的颗粒),这种银盐颗粒拥有更大、更扁平的表面,相比传统不规则立方体的银盐结晶,同样数量的T-银盐颗粒可以接收更多光照,从而柯达解决了高速胶片(需要更高感光度——参照胶片速度)提高感光度而不会最终增加胶片的颗粒感的问题。同时胶片的宽容度也变得更好。有了T-颗粒技术,柯达重新调整了“EXR”生产线上的所有电影胶片[21],后来这条生产线整合到“MAX”摄影胶片项目。富士胶片紧跟发明了他们自己的颗粒技术,并将扁平颗粒技术应用在他们的SUFG(超细颗粒)Super F系列负片的生产上。1991年柯达因为将T-颗粒技术成功应用到电影胶片上获得了一项奥斯卡金像奖。伊尔福的Delta系列胶片也使用了类似的技术,称为核壳晶体技术。但乳胶颗粒技术相对而言只是决定胶片颗粒感的因素之一[22][23][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