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朝鲜半岛危机[2]是一系列于朝鲜、韩国、美国和日本等国之间正在进行的紧张局势。危机主要起始于朝鲜于2012年12月12日发射光明星3号2期以及2013年2月12日进行核试验等事件,使得危机情况逐渐升级。朝鲜并于3月5日宣布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也透过该国媒体暗示将对韩国或美国使用核武器攻击。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0年4月27日) |
2012年12月12日,为了纪念建国者金日成的百岁冥诞,朝鲜发射了人造卫星光明星三号(二期)成功进入太空。发射后,朝鲜开始庆祝。在隔日,于平壤的一个广场举办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宣传本次发射成功。
朝鲜发射人造卫星后,立刻引起各国争议。由于先前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已通过对包括朝鲜在内的制裁案,而发射人造卫星无疑代表为弹道导弹的测试,也象征朝鲜有能力威胁各国。各国媒体则感到震惊,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媒体皆报导朝鲜已经成为能够制造且发射卫星的国家。北美空防司令部则称,没有任何卫星、推进器或是碎片会对美国本土造成威胁。
朝鲜政府则表示,此次发射纯粹是让人造卫星送上预定轨道,否认是军事方面的测试。朝鲜也向联合国登记,指出目的是监测地球的作物、自然资源、天然灾害,而每95分25秒为一周期。然而,大部分国家皆表达谴责之意,甚至是与朝鲜签订若受威胁时有必要出兵协定的中国也在谴责行列之内。美国、日本及韩国也都表示谴责,认为这是一次军事试验。
在该次发射之后,韩国、美国、英国与日本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对朝鲜制裁的要求。经过开会讨论的结果,最终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认为此起事件是弹道导弹的测试。
2013年1月22日,决议认定朝鲜发射人造卫星是军事上的测试,而加以制裁。朝鲜方面则谴责安理会的作为是因为美国的支持,借此破坏该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并表示发射卫星的技术与弹道导弹是相同的。
2013年1月23日,由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制裁案,朝鲜表示军事上将会不限于发展导弹,还会以核武器作为目的。此外,朝鲜也威胁美国,透露该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可达美国本土。
“ | “在面对下一更高层次,与朝鲜人民的死敌美国的斗争阶段时,我们不会隐瞒未来将会发射一系列的卫星及远程火箭,并且进行核试验。” | ” |
——朝鲜国防委员会 |
朝鲜指责美国于联合国领导著“空前地对抗朝鲜”的活动,实施经济制裁意图阻挠朝鲜经济发展的努力。国营电视台并表示,这再一次证明朝鲜必须自身捍卫主权,很清楚地在世界不再使用核武以前,朝鲜半岛就不可能非军事化。
2006年10月9日,朝鲜在吉州郡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不过爆炸的威力小于千吨三硝基甲苯炸药(TNT)。[3]国际反应几乎一致谴责,包括中国也呼吁克制与冷静。[4]另外一次则于2009年5月25日,再度进行另一次试爆,本次的威力比先前更加强大。[5]
1月1日,金正恩透过官方电视媒体,向韩国传达希望建立更好关系的消息。[6][7]
1月24日,朝鲜发表了针对美国作为目标的导弹计划和核计划,声明还指出美国是“朝鲜人民的死敌”。[8]
2月12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引发国际上广泛谴责。
2月15日,朝鲜告知中国本年度将会进行一场甚至更多的核试验。[9]
在韩国军与美国军队联合演习期间,朝鲜威胁废弃朝鲜停战协定,并指控联合演习威胁朝鲜,美国不愿意谈判和平条约以取代停战协定。[10]韩国媒体中央日报报导美国其中有配备核武器的军舰参与了这次演习[11],而五角大厦方面也宣布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B52-H飞往韩国,重申美国提供“核保护伞”的立场。[12]
3月8日,朝鲜政府宣布撤销所有与韩国的互不侵犯条约,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2094号决议制裁案的回应。[13][14][15] 并表示,关闭与韩国边界所合营的事业,切断双方的热线。[13][14][15]
3月11日,美国和韩国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下进行演习,朝鲜表示强烈抗议与谴责。[16]
3月13日,朝鲜确定中止1953年所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宣布不受制于互不侵犯条约。[17]
3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报告时指出位在阿拉斯加州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可能需要重启,以面对伊朗和朝鲜的威胁。[18]并在稍早的15日表示,美国将会增加14枚导弹于陆基中途防御系统,使得系统导弹数量从30枚增加至44枚。到目前为止,30枚的导弹中,4枚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26枚则于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Fort Greely)。这些导弹的主要用途是于弹道导弹来袭时,能在大气飞行中途时予以拦截,而防御系统则是用于防御洲际弹道导弹的攻击。不同地,著名装置爱国者导弹的爱国者系统或是新型的战区高空防御导弹,功用在于对付战区弹道导弹,不论是短程、中程、弹道导弹(短程、中程、远程)。[19][20]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詹姆斯·温尼菲尔德二世也表示对KN-08型洲际弹道导弹感到担心,并认为朝鲜的导弹发展程度比预期还快速。KN-08型导弹在2012年的阅兵典礼中首次亮相,由16个轮子的车辆运载展示,但也被部分人士怀疑真实性。[21][22][23]此外,哈格尔还透露美国打算再部署AN/TPY-2雷达于位在日本的防御系统上,此举可让预警能力提升,且加强追踪任何朝鲜导弹的飞行路线。第一部AN/TPY-2雷达被安装于日本北部,2006年开始启用。目前预计第二部将会装置在日本中部,但几个月内还不能完全运作。[19][24]
3月20日,韩国发生网络攻击事件。此事件之后被确认是来自朝鲜方面的攻击。[25]
3月26日,美军出动关岛的B-52轰炸机前往韩国,参加名为“雏鹰”的演习。美国国防部的相关人士指出,这些战机的活动意在表明美军有能力维持在该地区“轰炸机持续存在”的情况。[24]同天,日本媒体报导,日本海上自卫队部署三艘驱逐舰,并拥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根据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表示,两艘日本的驱逐舰离开长崎县的佐世保海军基地,面对东海,其中一艘已被确认为鸟海舰(DDG-176)。第三艘驱逐舰则部署于京都府舞鹤市,面对日本海。这些军舰推测可能是金刚级或爱宕型。三艘皆配备RIM-161导弹(SM-3),此类导弹由美日共同开发,生产后日方购买。以上为根据佐世保地方队的地方总监吉田正纪的说法。SM-3是反弹道导弹,目的于摧毁来袭的战区弹道导弹,而因为使用轻型大气层外射弹(LEAP)动能弹头,范围高度可至160公里。日本也把在冲绳县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作为拦截朝鲜导弹的用途,只要靠近领土或领空,就有可能行动。[26]
3月27日,宣布两韩之间的热线中断,此管道是两国最后的通信连结。热线中断前,根据一名朝鲜高阶军官透露,在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保持军事通信。[27][28]
3月28日,两架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B-2幽灵式隐形轰炸机飞越朝鲜半岛上空,且当时处于卸下弹药的情形在韩国射击范围内飞行。五角大厦官员透露这次任务清楚表明,美国有能力迅速进行远距离、精确攻击行动。一架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也被部署至关岛。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则宣称已准备火箭对付美军在太平洋的基地。[24]
此事针对两架具核能力的美国B-2幽灵式轰炸机飞越朝鲜半岛上空。美国国防部表示,该国完全有能力保卫自身与盟国对上朝鲜的攻击,他们坚定地致力于韩国与日本的防御。[29][30][31]
3月30日,朝鲜宣布进入对抗韩国的战争状态,并表示将以“严厉肢体动作”对抗“任何挑衅行为”。
3月31日,美国空军的两架F-22猛禽战斗机被重新部署,从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移往驻韩美军的乌山空军基地。此机曾于“雏鹰”演习展示,并借此指导韩国军方操作。[32][33]
4月2日,IT网络杂志BGR的文章中称,骇客组织匿名者一度成功入侵朝鲜,[34]并留下“备受争议的人物金正恩辞职”、“国家转向自由民主”、“放弃核武野心”、“不审查网络”等呼吁,骇客还表示,如果朝鲜政府不同意其要求,就会发动“网络战争”。[35]同日,朝鲜宣布将重启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中一座于2008年六方会谈后关闭的核子反应堆,开始生产钚元素。[36]
4月3日,匿名者夺取了朝鲜15,000数量的个资密码,作为网络战争的一部分。[37]之后,该组织还攻击了我们民族之间网站以及其Twitter和Flickr。[38]同一天,朝鲜关闭了与韩国合作的开城工业地区,韩国人被要求离开,但大多数人自愿留下继续工作。[39]开城工业地区的运作,在先前被视为是朝鲜发动战争可能性的指标,纽约时报指出,开城工业地区的命运,被认为是朝鲜究竟有多大的意愿对抗韩国,之前继续运作的迹象,表示朝鲜言语上的战争想法未必反映至行动上。[40]另外,开城曾于2009年三度关闭。[41]
中国元首访美后,中方表示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总体目标是一致的。[43]
7月18日,韩美宣布将举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由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就称,已经通过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向朝鲜通报了此次“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的时间。
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在8月7号发表了一封致美国和韩国的公开信,要求停止“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事演习,并以此向朝鲜展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意志。公开信说,要求别人对无核化表现出真诚的行动,而自己却动员大型核动力航母和战略核打击飞行编队进行恐吓对方的战争挑衅,这已经完全抛弃了无核化的同时行动原则。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绝不是某一方的无核化,而是应该包括消除对朝核威胁在内的一揽子的、公正的无核化。公开信敦促美韩停止此次联合军事演习,以表现出把朝鲜半岛现在的停战机制转换成和平机制的实践决心。[44]
8月10日,朝韩双方在北方界线附近再次发生炮击事件。韩方称,朝鲜率先开炮,韩军随即予以警告还击。而朝方则称,炮声源于普通的“爆破作业”,韩国捏造炮击事件,是反对朝鲜的阴谋。[4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