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茶盏,是东亚传统用以盛茶汤的碗或杯形茶器,也称茶碗、茶锺、茶盅、茶碗、茶圆、茶瓯、茶杯等,而大小、材质、文饰不一,有多种形制。在中国,茶盏的主流,因为食茶法的不同,器形大小从唐宋的大盏发展到明清的小盏,色彩从唐的尚青、宋的尚黑发展到明的尚白,经历了数次嬗变过程。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7月19日) |

名称
茶盏一形的茶器在古代汉文典籍中有多种名称,但并无严格的定名标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廖宝秀指出,茶盏、茶碗、茶瓯的器形较大,茶杯、茶锺较小。明清的茶杯沿用茶盏、茶碗等名,但器形大小已与唐宋茶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据清宫档案所载,清代宫廷作为品茶用的茶碗、茶圆、茶锺,口径有不同,茶钟口径约10公分,茶碗约11公分,高度无明显差别。
盏,《博雅》:“杯也”;郭璞注《方言》:“最小杯也”。本作盏。《说文》:“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从玉戋声;盏,或从皿。”
碗,《说文》:“小盂也”。椀,《正韵》:“与碗同”。埦,《集韵》:“与碗同”。
- 《红楼梦》:“家下仆妇们将带着行路的茶壶茶杯、十锦屉盒、各样小食端来,凤姐等吃过茶,待他们收拾完备,便起身上车。”
锺[注 1],《说文解字注》:“酒器也。古者此器葢用以宁(貯)[注 2]酒。故大其下,小其颈。自锺倾之而入于尊,自尊勺之而入于觯。故量之大者亦曰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俗呼小杯为锺”;《通雅》:“今谓茶锺曰瓯,古则曰甂”。
- 《弁而钗》:“吃了茶,将茶锺放在椅上。”
瓯,《玉篇》:“椀之小者”。
- 《清稗类钞》:“嘉庆款茶圆、茶碗、茶撇及瓶壶等类,计百七十四类。”
茶盏的美名,又有啜香、陶宝文等。
形制
中国的茶盏有多种形制,宋之前较大,明朝之后由于饮茶方式改变,茶盏变得细小。
日本的茶碗形制,请参阅茶碗 (日本)。
用途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历史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各地的发展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9日) |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