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晚清思想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源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号良图湖南省邵阳县金潭人(今邵阳市隆回县金潭)。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文人之一。

事实速览 魏源, 籍贯 ...
魏源
Thumb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魏源像》,清叶衍兰摹绘
大清高邮州知州
籍贯湖南省邵阳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默深,又字汉士,号良图
出生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
湖南省邵阳县
逝世1857年3月26日(1857岁—03—26)(62岁)
浙江省钱塘县
出身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海国图志》
  • 《古微堂诗文集》等
关闭

生平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魏源29岁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试卷得到宣宗褒扬,但此后会试却落第,房考刘逢禄深感可惜。1840年至1841年,曾参与裕谦戎幕,依照英国战俘的口供编成《英吉利小志》。1841年7月,在镇江与林则徐相遇,纵谈时事和今后对策。1843年1月,依靠林则徐在广州翻译的报纸并以林的《四洲志》为基础写就50卷的《海国图志》,而魏源撰写该书时曾长年待在南京,其宅邸即小卷阿[1]后魏源捐内阁中书,直到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方中进士,殿试位列三甲第93名,以知州分发江苏,赞权兴化。官至高邮州知州。1847年,魏源前往广州澳门,访问知名儒者陈澧,会晤葡萄牙理事官,又前往香港,采购各国书籍,将《海国图志》拓展为60卷。1853年,依据西方新出著述,如葡萄牙人马吉士的《地理备考》,续写为100卷。[1]

晚年隐居杭州,潜心佛教法名承贯。病逝于杭州。《清史稿》有传。[2]

著作

Thumb
《海国图志》

著有《海国图志》一百卷,《圣武记》,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

海国图志》书中阐述了作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对基督教的认识也有偏见,误信外国传教士把华人的眼睛挖出来,配以铅粉,炼制白银,因此而致富等事。《圣武记》中对宗喀巴的生卒年、西藏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起源的错误记载,影响直到民国时期。[3]在佛教方面著有《无量寿经》会集本——《摩诃阿弥陀经》。

近年有《魏源全集》出版发行。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