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谦(满语:ᡳᠣᡳᡴᡳᠶᠠᠨ,穆麟德转写:ioikiyan;1793年7月8日—1841年10月10日),原名裕泰,字鲁山,又字衣谷,号舒亭,博尔济吉特氏(博罗忒氏),八旗察哈尔镶黄旗[1]:1,清朝政治人物[2]。
生平
裕谦出身官僚家庭,为一等诚勇公班第曾孙,绥远城将军巴禄孙。父庆麟,官至京口副都统。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裕谦考取进士,选用翰林院庶吉士。又先后任散馆和礼部主事,满洲蒙古员外郎等职位。道光六年(1826年),初为湖北荆州府知府,因与当时湖南布政使裕泰同名,遂经嵩孚奏请,改名裕谦[1]:1。道光九年(1829年)改任武昌府知府,任职期间十分重视教育。曾于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在荆州发布《勤谕广设义学示》,并自信“天下无不可教之人,无不可善之俗。与其以法绳之,何若以礼束之?”,后又撰写发布多道关于教育的法令[1]:2。十四年(1834年)七月,升任江苏按察使。十九年(1839年)六月改江苏布政使,十二月兼任巡抚。江苏任职期间,裕谦不仅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体恤民生,而且更重视人才的培养[1]:2。
道光十三年(1833年),裕谦任武昌府知府时就投入到严禁鸦片的民生运动中。他不仅指出了“鸦片烟产自外洋,毒于砒鸩”、“上干国宪,下病民生,数十年来银出外洋,毒流中国,患甚于洪水猛兽”等危害性,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条例[1]:3。
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提出《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裕谦坚决同林则徐等严禁派站在同一边,并制定各种严令、措施,作到“清源遏流”[1]:3。十九年(1839年),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推动作用下,裕谦颁布包括《委员查拿各属在官人役吸食贩卖鸦片檄》在内的二十余项禁烟令。任职期间严惩刘曙等十余吸烟官员,并使江苏禁烟运动进展顺利。[1]:4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帝为请求停战,重治林则徐、邓廷桢之罪。后任裕谦为两江总督,往镇海督战,并被道光帝赞许“尚属周密”[1]:5。可当时专办广州交涉的钦差大臣琦善却反其道而行之,拆除海防工事、裁减兵员,使得军心涣散,还在英军武力威逼下草签《穿鼻草约》。所以裕谦也多次上书要求重新起用林、邓两人[1]:5。二十一年正月初五(1841年1月27日),因钦差大臣伊里布多次上书要求收复定海,并痛斥琦善的卖国行为,所以道光帝再次对英国宣战,并撤去琦善的职务,任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前去广州督战。可后来伊里布虽有收复定海之心,无收复定海之力。他畏缩不前的行为激怒了道光帝,道光帝怒斥他“似此畏葸,何能迅速奏功?”,便改任裕谦为钦差大臣[1]:6。
裕谦到达定海后,伊里布私自和谈已经收回定海。到任后他便安定民生,积极布防,同时提出了“以守为战,以御为剿”的方针,广泛动员军民同心杀敌[1]:6-7[3]:348,350。同年三月中旬,裕谦接任两江总督,并于林则徐共事了一段时间。七月,英国再次扩大战争,璞鼎查带领军队攻陷厦门,八月十二日(9月26日)攻向定海。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三总兵带领四千多名守兵与市民,同英军激战。“前队阵亡,后队继进”,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三总兵与守军全部阵亡,定海才被攻下[1]:7-8。
定海失陷后,裕谦回防镇海,并向清廷请示“城存与存,断不敢稍有退志,以冀保守斯土”。他举办了誓师大会,鼓舞将士斗志,但余步云却“假托足疾不能跪”,拒绝裕谦所主持的抗敌誓师。八月二十六日(10月10日),英军登招宝山,余步云不战而退。英军同时分兵攻金鸡岭,谢朝恩中炮而亡。两座山头全都失守,不久镇海陷落。裕谦战败后跳入泮池,昏沉疲惫不省人事。及后移送余姚,死于途中。道光帝听说后,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附祀京师昭忠祠,并于镇海建立专祠,谥靖节[1]:8-9。
著作
- 《正俗外吏规行》二十四卷
- 《吾雪桉诗初集》
- 《吾雪桉诗二集》
- 《勉益斋偶存稿》
- 《勉益斋续存稿》
- 《裕忠节公(鲁山)遣书》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