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島線(日語:高島線/たかしません Takashima sen */?)是連接神奈川縣橫濱市鶴見區鶴見站,和橫濱市中區櫻木町站的東海道本線的貨物支線。有時會將其視為東海道貨運線的一部分。
概述
高島線現有區於1964年6月1日全線開通。高島線在鶴見站連接東海道本線、東海道貨運線、品鶴線和武藏野線,從鶴見站出發,到京急本線花月總持寺站附近為止與東海道貨運線共線,在櫻木町站,與根岸線相連。
東日本旅客鐵道為高島線的第一種鐵道事業擁有路線,但沒有定期旅客列車,僅在極少數情況下營運臨時列車和團體列車。日本貨物鐵道則以第二種鐵道事業者的身分營運貨物列車,但沒有路線內列車,高島線作為連接根岸線和鶴見以東各貨物線的連接線。
全線由JR東日本橫濱分支社管轄。
運行形態
目前全線只有東高島站停靠列車,高島線作為從根岸線根岸站 到發的貨運列車,以及逗子站到發的甲種車輛運送列車,前往鶴見以東的聯絡線。 白天大約每 30 分鐘有一班列車往來。
過去有往返新興站的化學品運輸、往返駐日美軍基地「橫濱北碼頭」的航空燃料專用線、往返日本製粉的小麥運輸專用線和往返橫濱市場的鮮魚運輸。高島站內曾有橫濱機關區(原高島機關區),貨物列車在該處更換機車後前往臨港地區。
1950年代以前橫濱線的貨運鼎盛時期,生絲也從八王子等地運送到高島線的支線海神奈川站。曾經有一條連接東神奈川站和高島線的貨運支線。
高島線沒有定期運行的旅客列車。過去臨時特急「濱甲斐路」使用的185系回送列車在周六和節假日早上,經高島線回送,但中央線特急列車的運行形態於2019年3月時刻表產生變化,濱甲斐路被廢除,經高島線的回送列車也停止運行。
臨時列車的部分,在部分特殊紀念活動曾經多次開行。當地政府,正在推動高島線和東海道貨運支線客貨併用化,並提出相關計畫[1][2]。目前該計畫成為JR東日本羽田機場Access線的一部分,但羽田機場Access線計畫並未包含高島線。[3]
歷史
-
1912年橫濱港周邊鐵路網。
-
1916年橫濱港周邊鐵路網。
-
1924年橫濱港周邊鐵路網。
-
1929年橫濱港周邊鐵路網。
-
1935年橫濱港周邊鐵路網。


1872年日本第一條鐵路從新橋站至橫濱站 (初代,今日櫻木町站)開通。1908年私鐵公司「橫濱鐵道」為了將生絲從八王子運送至橫濱開通橫濱線鐵路,並從橫濱線終點東神奈川站建設鐵道路線至沿岸海神奈川站的海陸連絡線,從東神奈川到海神奈川的鐵路成為高島線 (包含支線)最早通車的路段。
另外配合橫濱港新碼頭建設工程,進入碼頭的港口聯絡鐵路也開始進行施工,1911年稱為稅關線的港口聯絡鐵路投入使用,從初代橫濱站到橫濱港貨物裝卸所。當時東海道本線列車進入橫濱後必須折返才能繼續前往神奈川站或程谷站方向,為了提升運轉效率,決定設置第二代橫濱站,並將橫濱站的客運與貨運分離。客運部分在1915年8月15日第二代橫濱站開通後,第一代橫濱站更名為櫻木町站,只保留客運功能。貨運部分1913年設置高島貨物裝卸所,1915年12月30日高島貨物裝卸所改為高島站,第一代橫濱站的貨運功能轉移至東橫濱站,高島到程谷的貨運線開通,形成程谷 - 高島 - 東橫濱 - 橫濱港的貨運線,該線正好從第二代橫濱站體前方通過。
1917年6月17日鶴見到高島的貨物線通車,成為今日高島線的主線,貨物列車不須再前往程谷站接入東海道本線,而是直接前往鶴見,在鶴見接入東海道本線,實現鶴見到程谷之間客貨運列車分離運行。1920年7月23日橫濱港貨物裝卸所升格為橫濱港站,開設東京站到橫濱港站的船車連絡列車,高島線開始有客運業務。
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導致橫濱地區鐵路設施損壞,以此為契機趁著修復展開橫濱地區鐵路網的擴充和重組。1928年8月21日品鶴線開通,從品川到平塚的與東海道本線平行的東海道貨物線完工,貨物列車經由東海道貨物線,不再需要經過高島線,程谷 - 高島區間於是在1929年廢止。
1920~1930年代由於橫濱港工業區的發展,在橫濱港地區建設數條臨港鐵道,分別通往新興站、山內町站、表高島站、瑞穗站,1935年通往瑞穗站的支線開通,橫濱港地區臨港鐵路網鋪設完成。當時橫濱進口的豆粕、大豆、磷酸銨、重油、木材、石材、小麥、煤、台灣米,以及出口的生絲,都經由鐵路在港口和內陸間轉運。1941年由於二戰愈加激烈,美國對日本宣戰,橫濱港站的船車聯絡列車停止運行。船車聯絡列車戰前最終運行日沒有明確記錄,據推測為1941年7月16日,該日日本郵船的淺間丸最後一次前往美國。在二戰期間橫濱地區的鐵路因為轟炸受到一定損失。
二戰結束後橫濱港區每個車站都被用作同盟國占領軍的運輸基地。橫濱還是冷藏車運輸的據點。來自美國的冷凍船運來的肉類和蔬菜在橫濱港卸貨,裝上冷藏車,運往全國各地的美軍基地。日本方面,運輸鮮魚也使用冷藏車,韓戰期間橫濱地區的鐵路也負責將駐紮在關東地區的駐日美軍部隊運送到九州。橫濱港直到1956年5月10日才歸還日本,但美軍仍繼續使用瑞穗碼頭。1958年通往瑞穗站的支線從國鐵營業線廢除,轉移為美軍專用線,直到2021年3月31日歸還日本。[4]1959年由於橫濱線貨運量減少,連接橫濱線的東神奈川和海神奈川站相關支線廢止。
1957年8月28日東京站到橫濱港站的船車連絡列車恢復營運,但是由於航空運輸取代遠洋客輪,因此在1960年8月27日美日間遠洋客輪冰川丸最後一次運行後,橫濱港的船車連絡列車也停止運行。
1964年根岸線櫻木町 - 磯子開通,為了聯絡根岸線貨物列車,使用高島 - 東橫濱區間的一條軌道,開通高島線高島 - 櫻木町的路段,成為主線,高島 - 橫濱港降為支線。由於高島線當時為非電氣化鐵路,因此根岸線貨物列車須使用蒸汽機車牽引,高島 - 東橫濱成為單線鐵路。另外1958年橫濱港山下碼頭建成,計劃建設橫濱港 - 山下埠頭的山下臨港線,但是路線經過山下公園,因景觀問題曾遭到強烈反對,之後通過高架解決爭議,1965年山下臨港線開通,相關業務委託神奈川臨海鐵道營運。
1970年9月15日高島線鶴見 - 櫻木町電氣化,根岸線的貨物列車得以改用電力機車牽引,10月1日蒸汽機車退出高島線日常營運。

1960年代之後貨物運輸逐漸由卡車取代,港口的貨物也從單一的裝卸碼頭,轉變為不同貨物在不同的專用碼頭裝卸,於是到了1970年代臨港線線路開始萎縮,1979 年東橫濱站降為東橫濱號誌站。1980年6月13日至15日山下臨港線在紀念橫濱港開港120週年和橫濱商會成立100週年活動中,曾經使用蒸汽機車C58型載客,是山下臨港線第一次客運服務。
1981年東橫濱 - 橫濱港改為單線鐵路,高島 - 橫濱港 - 山下埠頭區間皆為單線。1982年東橫濱號誌站廢止,橫濱港站降格為橫濱港號誌站,表高島、橫濱市場支線被廢止。1985年入江站廢止。1986年位於高島站的橫濱機關區廢止,高島站降級為高島號誌站,山下臨港線廢線,高島號誌站到橫濱港號誌站停止貨運業務,仍保留客運業務但沒有實際運行的客運列車。1987年3月3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前夕,高島號誌站到橫濱港號誌站的客運功能也廢除,橫濱港號誌站被廢止,但高島號誌站恢復為高島站。
1989年3月25日 - 10月1日,橫濱博覽會期間,橫濱博覽會協會利用山下臨港線的部分舊線位鋪設軌道供旅客輸送使用,稱為橫濱博覽會臨港線,使用柴聯車運行,博覽會結束後便拆除。1995年高島站廢站,東高島以南單線化,複線區間僅剩鶴見 - 東高島。1997年隨著高島站舊址的整頓,該路段西移並地下化。
1997年高島 - 橫濱港舊線路的跨港橋梁整治為人行步道汽車道,2000年山下臨港線在山下公園內的高架貨運線完成拆除,2002年山下臨港線也整治為人行步道山下臨港線長廊。2010年新興站實質廢除,但營運距離直到2019年才更改。
車站列表
- 接續路線只列出JR東日本的現存路線。
- 所有車站均在神奈川縣橫濱市內。
- 貨運支線(新興線, 2010年廢止, 2019年廢止營業距離設定)
- 入江站 (0.0公里) - 新興站(2.7公里)
- 入江站到新興站的2.7公里路線事實上是支線,但在營業距離設置方面JR貨物,將兩者合計因此鶴見 - 櫻木町之間顯示為11.2公里。即使在2010年新興站被廢除後,仍然顯示為11.2公里,這種情況直到2019年才改變。
- 貨運支線(瑞穗線、1958年廢止)
- 東高島站(0.0公里)- 千和號誌站- 瑞穗站(2.2公里)
- 貨運支線(橫濱市場線、1982年廢止)
- 東高島站(0.0公里)- 橫濱市場站(1.2公里)
- 貨運支線(表高島線、1982年廢止)
- 高島站(0.0公里)- 表高島站(1.3公里)
- 支線(橫濱臨港線、1987年廢止)
- 高島站(0.0公里) - 東橫濱站(1.8公里) - 橫濱港站(4.3公里)
- 貨運支線(山下臨港線、1986年廢止)
- 橫濱港站(0.0公里)- 山下埠頭站(2.0公里)
- 貨運支線(東高島線、1959年廢止)
- 東神奈川站(0.0公里)- 東高島站(1.5公里)
- 貨運支線(1959年廢止)
- 東神奈川站(0.0公里)- 海神奈川站(2.0公里)
- 貨運支線(保土谷線、1929年廢止)
- 高島站(0.0公里)- 程谷站(3.38公里)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