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的渡轮服务是香港交通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渡轮服务昔日是连接被维多利亚港分隔的香港岛和九龙的重要交通工具,至今维港内渡轮服务的重要性虽然大减,但渡轮仍然是来往香港市区及离岛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此外,水路交通也是香港出入境的途径之一,目的地包括澳门及中国大陆24个港口,每年使用人次达1,800万。
香港渡轮业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由于香港岛与九龙之间隔着维多利亚港,两岸往来交通需要由渡轮服务来支持。约在1888年,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创办“九龙渡海小轮公司”来往尖沙咀与中环。1898年九龙仓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改名为“天星小轮公司”。随着九龙的发展,市民对于港九之间的渡轮需求日渐殷切,20世纪初叶,分别由16间小轮公司承办来往由中环至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地的航线,可是由于太多公司承办,易生混乱,故港府在1919年起,批出专营权予“四约街坊轮船公司”,营办港九之间的渡轮服务。
1924年1月1日“四约街坊轮船公司”专营权期限届满,由“香港油蔴地小轮船有限公司”接办服务。
日军攻占前夕,英军征用多艘油麻地及天星小轮,于维多利亚凿沉,以阻塞航道,阻止日本军舰驶近。战争时期,多艘天星小轮被击沉。油麻地小轮的荃湾码头亦被炸毁,航线被迫停办。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不久之后港内渡轮服务恢复,日军的总督部取代原有的天星小轮公司,直接管理营运,来往中环及尖沙咀的航线首先重开。次年1月油麻地小轮派代表与日治政府商讨复航事宜,日方同意复航,但要求要由总督部控制营运。
1944年初,由于燃油短缺,渡轮缩减班次。当时有不少帆船来往。在6月更实施“拖拍”措施,以一艘小轮拖引另一只小轮以增加载运量,节省燃料。
1966年4月,天星小轮因把头等船费加价5仙,引起九龙区出现骚乱及暴动。
1967年六七暴动期间受到斗委组织多次发动土制炸弹袭击,油蔴地小轮及天星小轮均遇袭,佐敦道码头、中环天星码头、旺角码头、湾仔码头等都有发现真假炸弹,在汽车渡轮上亦发现爆炸品,邻近码头的巴士站及道路也发现放有炸弹[1],除了影响渡轮服务,亦造成乘客及职员受伤[2]。
1999年4月1日,原本由油麻地小轮营运的红磡至湾仔航线改由天星小轮公司接办,红磡至中环航线也在同日起从油麻地小轮改由天星小轮公司接办[3][4]。同年油麻地小轮把专营权售予新世界第一渡轮,并于2000年1月15日改由新渡轮接办原来由油麻地小轮的航线。
2011年4月1日起,碍于乘客量持续不足,红磡至湾仔航线和红磡至中环航线停办。[4][5]
2018年8月,运输署公布计划于2019年起新增两条港内渡轮航线,包括复办红磡至中环航线以及开办循环线(航点包括但不限于:西九龙-中环-尖东-红磡-启德),邀请营运商递交服务意向书。 [6]
2020年3月23日,富裕小轮接办停止服务九年的中环至红磡航线,亦将于同年6月28日复办。同时投得维港“水上的士”的经营权,预计于同年第四季投入服务。[7]
香港的渡轮服务,大部分由持牌渡轮营办商经营。截至2020年1月1日,香港共有12个渡轮营办商,合共营办7条港内线及14条港外线(不包括过境渡轮),提供来往离岛以及港内线渡轮服务。其中有两条港内线航线由天星小轮有限公司专营。此外,当局又发牌给“街渡”,为持牌及专营渡轮未能兼顾的偏远沿海小村落提供渡轮服务。
香港共有四个跨境渡轮码头,分别位于上环的港澳码头、尖沙咀的中港码头及机场的海天客运码头。多间公司提供来往香港至澳门及广东省多个沿岸城市的航班服务。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