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陶艺即陶瓷艺术[1],属于人类的传统工艺,涉及制造、上色及修补工艺技巧,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仅用于民生器皿,但随着技术和制造工具发达,制陶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现代陶艺有原始、古典、民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几种艺术风格,与绘画、雕塑等并列为造型艺术[2]。
原始陶器通常用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法成型,多为细泥红陶,用篝火烧制,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差。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常用泥条盘筑法成型,有黑色的几何图案作装饰,晚期出现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图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使用了慢轮成型的工艺。陶轮的发明,为制陶技术带来了革命[3]。龙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等多种陶器,其中黑陶使用快轮成型技术以及刻花、镂空等装饰手法。[2]:12
商周时期,手工制陶脱离农业成为独立发展,产品多为灰陶,还有青铜器造型的白陶。西周陶器常用几何纹、弦纹、兽面纹和回纹装饰,并且开始运用灰釉,制作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陶器多是印文硬陶,造型多样,表面采用磨光、暗花、划花、施漆衣和彩绘等技法,普遍使用云雷纹和兽面纹。[2]:14
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4]。汉代大量使用绿、黄、褐等低温色釉,同时彩绘陶也较普遍。唐代出现了三彩陶器。[2]:15
宋代的瓷器艺术空前发展,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磁州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其陶器的制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装饰手法(粘贴、刻花、笔绘、化妆土)等都堪称完美。辽金时期的陶瓷以鸡冠壶、马蹬壶为代表,体现了民族的生活特性。元代的代表瓷器是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明代的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青花瓷成为主流。匠人们在颜色釉[注 1]、釉下彩的基础上创造出“斗彩”、“五彩”、“新彩”等品种。清代的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色釉达到了十几种,如古彩、粉彩、珐琅彩等。
想要学习这门艺术的学生,通常必须要具有一些雕塑的概念,也需要了解陶土的特性,除了塑形之外,釉料的使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在陶艺中,釉料可说是此艺术之内的灵魂。
今日世界各地的艺术相关机构,多开有以陶艺为主的课程,亦有专门的大学学位或硕士学位,是陶艺主修的。此外坊间也有不少的陶艺课程供年龄广泛的喜好民众学习。
陶器制作要经历原料采集(选料)-制土-练泥-成型-装饰-配釉-施釉-干燥-烧制-成品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要制成陶器首先要把坯体转变成需要的形状,再在窑(Kiln)内加热至高温,从而促成永久改变的反应,包括增加强度、硬化及固定形状。根据地区不同,陶艺家所使用的黏土性质也不同,这样常常有助制造出有本地特色的陶器。在黏土中混合其他矿物去达至特定目的亦是一种常见做法。例如在烧制后多孔性(Porosity)微高的坯体常会被用作制造土器或赤土陶器(terra cotta)花盆。
在大部分塑形过程之前,在坯体内的空气需要首先移除。以上称为除气法,可以透过真空泵或以人手搓泥完成。搓泥可以有助平均分布坯体的水分。在坯体经过除气及搓泥后,它便以众多的技巧进行塑形。在塑形后经过晾干再作烧制。晾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皮革硬度"(Leather-hard)指的是坯体约有75-85% 干的阶段。修边及加上手柄通常会在半干湿的阶段发生。"骨干"(bone-dry)则是指坯体达到一个水分接近或等于0的阶段。未经烧制的物件会被称为"生陶器"(greenware)。
成型是指将坯料通过捏塑(挤压、掏空、组合)等技法制成一定形状的坯体。陶艺家最基本工具是他们的手,但亦因为陶器制造历史的长期演化而发展出其他附加工具,包括陶轮(potter's wheel)及转盘、塑形工具(拍板(paddles)、垫石(anvils)、泥抹(ribs))、滚筒工具(轮盘(roulettes)、泥板机(slab rollers)、压辘(rolling pins))、切割/镂空工具(刀、开槽工具(fluting tools)、布线(wires))及修整工具(磨光石(burnishing stones)、木锉(rasps)、麂皮(chamois))
陶器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塑形:
泥条成型是将搓成条状的黏土一层层盘叠成器型,这是最早、最个人化及直接的塑形方法。陶器可以利用盘绕的黏土、平坦的黏土厚片、固体球状的黏土或是以上三种互相组合再用手去构成。部分手筑器皿常常会用泥浆(slurry)或泥釉(slip)(松软的水及黏土的混合物)结合起来。手筑是一个缓慢及比拉坯(wheel-throwing)更平缓的方法,但它会给陶艺家对陶器的大小及形状有更高程度的控制。虽然对于有丰富经验的陶艺家来说,要制作一模一样的手工陶器并不困难,但拉坯的速度及重复性令它作为精确制造合适的一整套物品例如餐具更为适当。部分陶艺家认为手工制作有助完全使用想像力去创造独一无二的艺术,但亦有其他陶艺家认为拉坯陶艺的自发及直接性是他们的灵感来源。
把黏土球放在转盘中心上,称为轮头(wheel-head),陶艺家以棒或脚力推动(脚动拉坯机或踏板(treadle)轮)或可变速的电动机。通常一个称为拉坯底板(bat)的胶制、木制或熟石膏制的碟会放在轮头上,接着黏土球会抛在拉坯底板而不是轮头上,这样做可以使成品与拉坯底板一同移除而不令成品变形。
在拉坯的过程中,陶轮会高速转动,而黏土球被按、挤及慢慢地往外拉而成为一个空洞形状。第一步往下及往内按著粗糙的黏土球直到完美的旋转对称(rotational symmetry)的过程称为"定中心",是需要掌握的技术中最重要及最困难的;接着步骤依次序为"开孔",即在黏土球中制造出中央的空洞;"铺设地板",即在器皿中制造平坦或圆形的底部;"投掷"或"拖拉",即把外壳靠拢及塑形至相同阔度;"修整"或"翻转",即移除多余黏土去修整形状或制造脚部。
陶轮虽然通常会用作制造个别陶器,但是它亦可以用来大量生产。陶轮制作需要陶艺家有一定的技术,但一个熟练的技工可以在一天的工作中制造完成接近完全一样的碟、花瓶或碗。因为陶轮本身与生俱来的限制,它只可以用为制作在一个纵轴上径向对称(radial symmetry)的陶器。这情况可以用压印、膨胀、雕刻、制作凹槽、琢面(faceting)、V型切开(incising)及其他方法令陶器在视觉上更为有趣。通常拉坯而成的陶器会利用手工技巧再进一步以加上手柄、盖子、脚部、壶嘴及其他功能方面作改造。
此方法在陶轮上进行,令陶器固定形态所需的时间减少[5]。覆镟压(Jiggering)是把塑形工具与石膏模上,仍然在建构中的黏土块接触的方法。覆镟压工具塑造一面形状而石膏模则塑造另一面。覆镟压只会用作制造平面陶器,例如碟,但另一技巧仰镟压(Jolleying)则会用在空心陶器,例如杯。覆镟压与仰镟压至少由18世纪开始已经用作陶器的制作。在大型工厂制作中覆镟压与仰镟压通常会自动化,令一些半熟练工人可以进行操作。
此机器用于在转动中的石膏模上对陶器塑形,如覆镟压与仰镟压一样,但有一个转动的塑形工具而非固定的。此转动的塑形工具是一个浅锥体,与陶器有同等直径,形状造成和成品的其中一边一样。陶器用此方法便可以依靠相对缺乏技巧的工人在一分钟制成十二件的速度下工作,而这速度与成品的大小有关。辊头旋坯机的使用现在在全球工厂已经是十分普遍。
这是一个塑造餐具及装饰器皿的工业过程,方法是挤压一团预备好的黏土进入由两个有孔模具组成所需形状的空间。在加压后,会从有孔模具注入压缩空气去释放已成形的陶器。
此方法把半干及粒化状态下的黏土压入一个模具。有高压水泵入的有孔压铸模把黏土压入模具。成为粒状材料(granular material)的黏土由喷雾干燥(spray drying)制成,其制成品既幼细且具流动性,水分在百分之五至六之间。此方法在制造瓦片(Tile)中被普遍采用,而碟的制造亦慢慢转用此方法。
铸浆成形法(Slipcasting)常用在大量生产陶瓷上,亦最适合用在不能用其他方式塑形的陶器上[5]。把水与坯体混合后制成泥釉,再倒入高吸水性的石膏模中。泥釉的水分吸入模中,留下一层坯体包裹内部表面及形成内部形状。多余的泥釉被倒出模外,接着模会被打开,其内里的物件会移走。注浆成型在浴室用品的制造中十分常用,而它亦用于制造细小的工艺品,例如复杂精细的雕像。
陶器可以有很多方法装饰,包括:
添加剂可以在陶器形成前加在坯体里,从而在烧制后达至预期效果。粗糙的添加剂如耐火砂(grog,亦作“黏土熟料”[6])有时会用作给最后成品一个需要的质地。鲜明颜色的黏土及耐火砂有时会用作给已完成的陶器制造花纹。着色剂,通常是氧化金属及碳酸盐,会个别或组合加在陶器上制造一个理想的颜色。可燃粒子可以与坯体混合再压在表面上去制造理想质地。
玛瑙纹饰陶器(Agateware),因为它有多层或多带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令人联想起石英矿物玛瑙。玛瑙纹饰陶器由混合数种不同颜色的黏土制成,但其混合的程度不是不能分别两者。陶器有一种独特的纹理或斑点外表。"玛瑙纹饰陶器"此名词在英国形容此类陶器;在日本则用"neriage";而中国自从唐朝就已经制造此类陶器,称为"大理石陶器"。选择黏土制造玛瑙纹饰陶器需要精心的考虑,因为使用的黏土一定要有吻合的热运动特性。
此方法利用手或机器在碟或杯子边缘加上一绦一条的颜色,通常陶艺家会在陶轮上使用此技巧。
陶器在烧制前表面会被木制、铁制或石制的工具挤光加工,令烧制后的陶器成品仍然保持着光泽。要制成一个有高度光泽的陶器,有两种可能,一是使用幼细的黏土;二是在成品半干及缺乏水分时进行挤光,但陶器在此时十分脆弱,所以弄破陶器的危机很高。
这是一种泥釉,主要为白色或奶油色,通常在烧制前涂在陶器表面上。其目的通常为装饰性的,但亦会用为掩盖黏土中不理想的效果。化妆用泥釉可以用上油或浸泡形式加上,令涂层可以均匀及平滑。陶艺家由史前时期已经使用化妆土直到现代,有时亦会与五彩拉毛(sgraffito)粉饰组合,一层化妆土会被刮走去显示出底层黏土颜色。足够细心的话可以在一层涂层上加上第二层不同颜色的涂层,再切开第二层涂层去显露出内里涂层的颜色。在此使用的化妆土通常包含不少硅土,有时会接近陶瓷釉面(ceramic glaze)的成分。
平版印刷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转移印花(Transfer-print)或是贴花釉法(decal)。此方法主要利用来把设计加在工艺品上。平版印刷包括三层:颜色或图像,此层构成装饰设计;面釉,一个清晰的保护层,可能包括一个低熔点玻璃;底纸,为设计透过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或平版印刷技术印刷的地方。在众多能够转移设计而且能够移除底纸的方法中,部分适合在机器应用。
以金作装饰用在部分高质素的陶器中。它的应用方法有多种,包括:
釉料是一种加在陶器上的玻璃状涂层,其主要目的包括装饰及保护。釉料的成分分别很大,但通常包括多种材料的混合,而那些材料一般情况下会在窑中比其覆盖的陶器在更低的温度烧成。釉料其中一种重要的功用是令陶制容器可以防止水及其他液体渗漏。
釉料可以利用擦上黏土、喷洒、浸泡、拖曳或刷上一层由釉料及水组成的泥浆薄膜等方法加在陶器上。刷上釉料的方法倾于给予一个不均匀的涂层,但与装饰技巧一样有效。在烧制前后的釉料颜色可以有显著改变。为了防止加釉陶器与窑中设备在烧制中途黏在一起,一种方法是把一小部分例如脚部不上釉,或是以一个特别耐火的靴刺状物作支撑。它们会在烧制后移除。有时在窑中会进行特别的上釉方法。其中一种例子是上盐釉(salt glaze),食盐会加入窑中形成一种杂色的橙皮质地。除了食盐外其他物质亦会加入窑中,包括硫黄。在柴窑中燃料中的煤灰可以在陶器表面制造出灰釉(ash glaze)。
烧制为坯体造成不能逆转的改变。只有在烧制后工艺品才能称为陶器。低温烧制陶器的改变包括烧结(sintering),即坯体中的粗粒子在互相的接合点熔合在一起。在瓷器的情况,用了不同的物质及较高的烧制温度后,坯体的物理、化学及矿物学上的性质有大幅的转变。在所有情况下陶器在烧制后都会被永久硬化,而烧制方法一定要与其使用物质配合。一个粗略的建议是土器在正常情况下烧制温度约在1000至1200℃之间;石器约在1100至1300℃之间;瓷器则约在1200至1400℃之间。但陶瓷器在窑的烧成方式除了受达至的最高温度影响外,亦受到烧制时间的长度影响。所以窑中的最高温度通常会维持固定至一定时间去"浸泡"陶器,以达至陶器坯体所需的烧成。
在烧制期间,窑中的大气情况可以影响陶器成品的外观。透过容许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氧化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过限制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还原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夺走。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烧制陶器的外观,例如部分包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环境中会变为棕色,而在还原环境中则会变为绿色。窑中的大气可以调整至做成釉料的复合反应。
利用燃烧柴、煤及汽油或利用电力可以为窑加温。当使用燃料加温时,煤及柴可以为窑带来烟、煤灰及灰烬,可以影响未受保护的陶器外观。因为以上原因利用煤及柴烧制时,在窑中的陶器会用火泥箱(saggar),即一个有盖的陶瓷箱保护。现代用汽油或电力运作的窑比起古老的烧柴或烧煤的窑较干净及较易控制,同时烧制所需的时间亦会较短。当西方应用了传统日本乐陶器(Raku ware)的烧制方法时,陶器会在还热及被灰烬、纸或木屑闷住时由窑中移走,令陶器外观有一种独特的碳化(Carbonization)效果。此技巧亦会在马来西亚使用来制造传统的拉布沙用(labu sayong)。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