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剧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平
1916年生於四川省巴中縣的一個貧農家庭,祖籍湖北省[1]。從小就十分迷戀於故鄉的「打圍攻」,喜歡唱川劇和山歌,愛看皮影戲[2]:499。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因有文化知識,被分配在川陝省巴中縣委(設清江渡)宣傳部做宣傳工作[3]。期間歷任區少共書記、縣獨立團政委、師宣傳隊長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延安補充團政治處主任、劇團中隊長、宣傳股長、旅宣傳隊長、團參謀長等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他歷任保安團團長兼政委、武裝部部長、東北軍區政治部文藝科科長等職[4]。
1949年7月24日,在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全國委員會正式委員[5]。7月28日,為中國戲曲改進會發起人之一[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文藝處副處長兼總政治部文工團團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兼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著有話劇劇本《黃河岸上》、《炮彈》、《同志間》、《萬水千山》(1954年)、《井岡山》,歌劇劇本《柯山紅日》、《兩個女紅軍》等。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階[4]。
1957年「反右整風」運動開展時,陳其通是鬥爭「右派份子」的健將。陳其通、馬寒冰、陳亞丁、魯韌等四位解放軍將軍加文人,在《人民日報》1957年1月7日第7版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們對目前文藝工作的幾點意見》,認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提出後,中國文藝創作衰落了[7]。他的觀點很快就受到了陳遼、茅盾等大多數讀者的反駁。4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繼續放手,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的社論,更明確地指出:「很明顯,這種估計是對於事實的一種極端的歪曲」[8]。
1966年6月,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污衊為軍隊中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陳沂的忠實繼承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急先鋒[9]。同年9月初,陳其通以反革命問題入牢,是全解放軍文化系統第一個被公開點名批判,第一個過監禁的「黑幫分子」[2]:504。監禁期間,陳其通體重減輕了一半,視力嚴重衰退,耳朵聾了,牙齒也掉了。後來經周恩來出面干預,陳其通由監禁改為隔離審查。林彪事件後被解除審查。但是他的《萬水千山》被壓制了十年。戲中表現的兩條路線鬥爭被改成敵我軍事鬥爭,副營長被改寫成階級敵人。直到1974年毛的多次詢問之後,江青等才做出修改[10]。
榮譽
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各一枚[11]。
其劇本作品獲「全國話劇會演一等演出獎」[12]在內的各類創作、導演獎28次。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