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兴道(越南语:Trần Hưng Đạo/陳興道;1228年—1300年),名陈国峻(越南语:Trần Quốc Tuấn/陳國峻),因受封为“兴道王”(越南语:Hưng Đạo Vương/興道王)而得名陈兴道。越南陈朝南定美禄县即墨乡人,皇族出身,并且是陈朝重要将领。他曾于13世纪率领陈朝军队,成功击退蒙古军队的两次入侵,成为越南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之一。此外,陈国峻对于古代越南的军事学甚有建树,撰有《檄将士文》、《兵书要略》等军事作品。[1]
陈国峻是陈朝宗室、陈太宗皇帝的兄长安生王陈柳的儿子。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陈英宗纪》所载,陈国峻刚出世时,便有相士说“他日可经邦济世”。到长大后,更是一位“容貌瓌伟,博习群书,有文武才”的有为青年。
安生王对于陈国峻这位才华横溢的儿子,满怀心机地加以栽培。由于“安生王初与昭陵(陈太宗葬于昭陵,因而越南古籍亦这样称呼他)有隙,心怀怏怏,遍求艺能之士,以训国峻。”意思是,安生王与曾与太宗陈日煚发生不和,希望籍此培养儿子陈国峻,来有所图谋。[2]
1257年(陈元丰七年)蒙古帝国因越南陈朝不愿臣服,便派兵进攻越南。陈太宗有见于此,便预先派陈国峻到北境把守。但蒙古兵从中国云南南下,势如破竹,即将攻到首都昇龙(今河内市)。陈国峻因兵少无法抵抗,便撤守山西,陈太宗皇帝亦弃守昇龙。其后,因蒙古军不服水土,状态大减,才由陈太宗及归化寨地区的土人所击退。[3]在此役中,陈国峻虽有参予抗敌,但并未能展现锋芒。
虽然在第一次蒙古入侵当中,早年的陈兴道还没有崭露头角,不过在其后的第二次及第三次蒙古入侵中,陈兴道便成为陈朝军队的主将,在战事中举足轻重。
1277年(陈宝符五年),陈朝太上皇陈日煚去世,皇帝陈圣宗于次年(1278年)让位给太子陈昑(即陈仁宗)。元朝以陈朝“不请命而自立”为借口,派使节柴椿来责备,并要求陈仁宗到中国朝觐,但遭拒绝而回。
在柴椿出使越南期间,陈兴道曾与他有一次碰头。柴椿初来越南时态度嚣张,在使节馆里便“高卧不出”,不接受越南朝廷官员的迎接。陈兴道得知后,便剪去头发,身穿布衣装束去找柴椿。柴椿一见他便“起揖延坐”,因为当时“剪发布衣,乃北和尚状”,而佛教僧侣在元代地位甚高,所以柴椿看到他的样貌便必恭必敬。但柴椿企图向陈兴道施下毒手,假意请陈兴道坐下茗茶,然后命仆从“执箭立国峻后,钻其首流血,国峻色不变,及回,椿出门送之”,在陈兴道的坚忍下,柴椿的奸计终不得逞(这件事,《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在绍宝三年,即1281年,陈荆和按《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说有误,正确应是宝符六年,即1278年)。[4]
从1278年到1283年间,元朝试图迫使陈朝臣服,并且拥立新的“安南国王”陈遗爱,但都未能成功,并且因为使节柴椿被打伤,故此忽必烈派军南下(陈仲金说人数达五十万),由皇子镇南王脱欢、唆都等率领,以借道攻打占城之名侵越。[5]
陈朝得悉元军来意,便开始布防,陈兴道则获封为“国公、节制统领天下诸军”,并且享有“择军校有将才者分统部伍”的权力。[6]
1284年(陈绍宝六年),陈兴道虽已在各地派兵把守,但元军势如破竹,攻入现今的谅山省,并在支棱隘击败越军,陈兴道便撤退到万劫(位于今海阳省),收拾残军(陈仲金说聚集了二十万余众)。[7][8]
陈朝朝廷闻悉战事不利,陈仁宗皇帝便与太上皇陈威晃离开首都昇龙,到海阳与陈兴道商议军情。太上皇见到陈兴道后,说出“贼势如此,我可降之”的晦气用词,陈兴道便回答“先断臣首然后降”,表现出他坚决卫国的心意。[9]陈兴道在万劫纠集了一批将士后,还担心他们意志不坚,便写成《檄将士文》向众将训示说:“何则蒙鞑乃不共戴天之雠,汝等既恬然不以雪耻为念,不以除凶为心,而又不教士卒,是倒戈迎降,空拳受敌,使平虏之后,万世遗羞,尚何面目立于天地覆载之间耶。”要求全体将士,务必全心全意抗战迎敌。[10]
陈朝对元军的攻势难以招架,元军很快直逼首都昇龙,陈兴道护送太上皇与陈仁宗,辗转经过海阳、广安,最后到清化暂避。与陈兴道相反,一些王室成员如陈益稷等,则投降元朝。[11]
在陈兴道护送太上皇、陈仁宗到清化,让各路越军得以专心抗敌,并逐渐传来捷报。在咸子关(位于今兴安省),越将陈日燏、陈国瓒在南宋遗将赵忠 (宋元之际)协助下击败元将唆都;陈光启在昇龙附近击败脱欢,使之退守京北地区(今北宁省地区),越军收复国都;元将唆都失利后,移师到西结(位于今兴安省),陈兴道乘机设下伏兵,击毙唆都,时在1285年(陈绍宝七年)农历五月。这些战事,令元军士气大挫。[12]
西结之役后,元军士气低落,加以时值盛夏,军中爆发疫病,造成士卒严重折损,脱欢决定撤军回国。陈兴道亦知道脱欢必然撤兵,便先在各地布置军队后,亲自率军攻脱欢军,脱欢溃退,至万劫(位于今海阳省)时,更被陈兴道预设的军队歼灭一半军士,在退走路上一直遭遇越军追击,最后仓皇撤回中国。陈朝的江山得以收复。[13]
近代越南史家陈仲金评价这次胜利,认为原因很多:“元军来安南,则路远万里,山水隔阻,时值炎热酷暑,又有岚瘴之气,因而初时是雄兵,后成病夫”,加上“君臣和睦,人心如一”,而陈兴道又“善于用兵,见机而行,进退有度,所以元军之势在必然”。[14]
虽然由陈兴道率领的越军成功击退元军,但忽必烈并不甘心失败,并在不久后发动蒙元的第三次入侵越南。
1287年(陈重兴三年)的春天,脱欢再次领军(陈仲金说凡三十万人),以护送陈朝宗室陈益稷回安南称王为名,再次入侵陈朝。[15]
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军,纵然陈兴道早已作好准备,在谅山、乂安、海阳等地布防,亦无法抵挡,并一度威胁国都昇龙。但陈兴道坚守昇龙,并让上皇、陈仁宗迁到安全地方暂避,令元军追赶不及而后撤,其后便据守万劫(位于今海阳省)。[16]
元军阵容庞大,但军粮亦快速消耗,需要从海路运送军粮补给。1287年(陈重兴三年)农历十二月,越将陈庆馀在绿口湾设下伏兵,俘获元军水师将领张文虎的军粮船,夺走大批军粮、器械及若干人员。当上皇接见这些战利品时,便提出:“元兵所资者粮草器械,今既为我获,恐彼未知,犹或陆梁”,将被俘人员释放回元军阵营,使他们闻悉粮食被夺而军心动摇。[17][18]
陈兴道为免元军从陆路运送粮食,便先行派军驻扎谅山地区,截断通路。脱欢无从选择,唯有返回中国。元军快退至白藤江时,陈兴道命将领阮蒯走捷径先到达元军必经的河面,继而“王已植桩于白藤,覆丛草其上”,令河里的木桩陷阱不易被察觉。《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当时战况,元军乘船渡河,越军“乘潮涨时挑战佯北,贼众(元军)来追,我军力战。水落,贼船尽胶,……二帝(太上皇及陈仁宗)将军继至,纵兵大战,元人溺死不可胜计,江水为之尽赤,及文虎至,两岸伏兵奋击,又败之。潮退甚急,文虎粮船阁桩上,倾覆殆尽,元人溺死甚众。”陈兴道就是确切地把握了白藤江潮汐涨退的时间,成功地诱使元军战船追击时不慎搁浅。在战役中,元军多名将领被俘获。脱欢率领残军败逃途中,又不断遭越军伏兵攻击,元军最终以溃败的状态撒返中国。战事发生在1288年(陈重兴四年农历三月)。[19][20]
陈朝取得胜利后,随即派出使者入元,请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贡。忽必烈亦无心恋战,应允和议,双方便恢复过往的宗藩关系。虽然忽必烈在去世前有意以安南国王不肯来朝为口实,再度兴兵侵越,但刚好因他的去世而计划终止。[21]
陈朝将一批元军战俘遣返归国,唯独其中一名将领乌马儿因对越南人杀戮过多,陈仁宗恨之入骨,不愿放回,但又担心影响议和。陈兴道便想出,用船送乌马儿到海中,然后凿沉船,使之溺毙,元朝亦无从责怪。
安生王陈柳是陈太宗的兄长。1237年(陈天应政平六年)农历正月,陈太宗皇帝因皇后李佛金没有子嗣,便在掌握大权的宗室陈守度的摆布下,改立陈柳的妻子李氏为皇后,此举令陈柳极为不满。陈柳便策动叛乱,但因势孤力弱而投降。陈太宗为安抚陈柳,于是把安阜、安养、安生、安兴、安邦等地封给陈柳,号“安生王”。陈柳虽获封地,但仍心怀不甘。[25]
安生王即将逝世时,曾对陈兴道说了这样的嘱托:“汝不能为我得天下,我死地下不瞑目。”但陈兴道郤不以为然。日后,在元兵入侵,陈国峻的军政地位炙手可热的时候,曾对身边的家奴野象、歇骄二人说出父亲的嘱托,二人郤答复以“虽富贵一时,而名丑流于千载”,陈兴道亦“感泣嘉叹之”。[26]
陈兴道曾对自己的儿子们作出试探。一次,他问儿子兴武王陈国𪩘“古人富有天下,以传子孙,于汝何如。”兴武王则答“纵如异姓,犹为不可,况同姓乎。”认为谋朝篡位绝不合宜,陈兴道亦“内深然之”。
又一次,陈兴道试探另一位儿子兴让王陈国颡,陈国颡回答说“宋太祖田舍翁也,乘时兴运,以有天下。”认为有机会的话,就应夺取帝位,陈兴道随即用剑指骂陈国颡,要他“涕泣伏罪”才释放。[9]
陈国峻曾撰写了一本“兵家妙理要略书”,用来“授诸裨将”。[9]该书用汉文写成,原本的卷数不详。现存一些抄本,但已非原著,而是汇录17、18世纪越南史事及17世纪的越南兵书。[27]
陈兴道搜集了诸家兵法为“八卦九宫图”,书名称为《万劫宗秘传书》。与他同时代的仁惠王陈庆馀为该书写序,其中提到陈兴道总结古来战争成败,目的只是“授受家传,不为外泄”。陈兴道本人把这部书当作秘本流传给后人,并对子孙后代嘱托说:“后我子孙陪臣,得其秘术者,可以明哲施行布列,不可以顽昧遗文传言,否则身招殃咎,祸及子孙,是谓泄天机者。”[28]
1300年(陈兴隆八年)农历六月,陈兴道卧病。陈英宗皇帝担心失去陈兴道后越南国防出现危机,便问陈兴道:“如有不讳,北寇来侵,其策安在。”陈兴道回答抗击敌人的方法:“若用蚕食缓行,不务民财,不求速胜,则拔用良将,观其权变,如围棋然,随时制宜,收得父子之兵,始可用也,且宽民力,以为深根固柢之计,此守国之上策也。”[29]
1300年(陈兴隆八年)农历八月二十日,陈兴道“卒于万劫第”,获朝廷追赠为“太师尚父上国公仁武兴道大王”。
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或许他由于自己从两度击败元朝,“后来或有发掘之患”,亦即担心被掘墓僇尸,于是便对儿子留下遗嘱:“我死必火葬,以环器藏骨,密埋于安乐园,旋移土种树如初,使人莫知其处,且要速朽。”[9]
陈国峻的早年时候,在他身上曾发生了一宗“婚姻不正”的桃色事件。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陈太宗纪》的记载,1251年(陈元丰元年)二月,陈太宗想把天城公主嫁给宗室忠诚王,并在即将成婚之前,命天城公主暂居于忠诚王父亲仁道王的府第。这件婚事原本与陈国峻无关,但陈国峻郤“欲求配而无由,夜间乃潜入天城公主所居通之。”在陈太宗皇帝、仁道王尚未知情的情况下,陈太宗姐姐瑞婆公主(亦是陈国峻养母)欺骗皇帝说陈国峻已被仁道王所擒,并且“恐遇害”。太宗迅速派人到仁道王府查探,但郤平静无事,只是在天城公主的住处“见国峻在焉”。其后,瑞婆公主还向太宗进献财物,怂恿太宗把天城公主许配给陈国峻。在大家都无何奈何的情况下,陈太宗唯有“以天城公主下嫁国峻”。
关于这件桃色事件,后来的越南史官吴士连批评说:“太宗以天城公主下嫁忠诚王,而公主归于兴道王,婚姻不正,甚矣。”并且抨击陈朝的宗室同姓结婚制度:“且婚姻不于异姓,而于同姓,惟陈氏为然,失礼之中,又失礼焉。”[30]
陈兴道的英雄形象,在越南被视为守护者。《大越史记全书‧本纪‧陈英宗纪》载,陈兴道“殁后谅江州县灾疹,人多祷之。至今岁时国有寇贼,致祭神祠,剑匣呜,必大捷。”[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