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国汉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瑟夫-马里·亚密欧特(法语:Joseph-Marie Amiot[注 1];1718年2月8日—1793年10月8日[注 2]),汉名钱德明,法裔耶稣会传教士,在清朝乾隆帝统治时期曾到中国传教。
钱德明于1718年2月8日出生在法国土伦,就读耶稣会办的学校,1737年19岁时加入耶稣会,并在1750年到中国传教。[参 1]
钱德明于1749年陪同两名欲返国的中国青年[注 3]从欧洲出发,1750年抵达澳门,获乾隆帝传召,令其与另外两名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注 4]到北京朝见。[参 1]钱德明在1751年8月22日抵达北京接受当地主教祝福,随后朝见皇帝。[参 1]之后,钱德明定居于北京,与其他传教士过着集体组织生活,并领导著一个叫做“天神会”的儿童组织。[参 1]
1754年,钱德明发愿研究中华文化,一名叫杨雅各伯的青年负责协助钱德明。[参 2]在中国,他担任法国科学院的通讯记者、乾隆帝的御用西方语言翻译官,甚至是法国驻华使团的精神领袖。[参 3]18世纪60、70年代,耶稣会遭到解散,但钱德明仍留在北京持续传教。[参 1]1793年10月8日,钱德明收到一封信,告诉他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钱德明极度哀伤。这天早上,钱德明还为路易十六举献弥撒[参 4];但夜间钱德明突然中风,不治逝世。[参 1]钱德明逝世时,英国马加尔尼使团才刚离开中国两天。他虽然没和马戛尔尼伯爵见面,但写了两封信劝他要对皇帝有耐心一些,并解释道:“这个世界(清朝)与我们是完全相反的”。[参 3]他在中国时通常使用汉名钱德明。
钱德明的许多作品让西方世界更加了解了远东地区的思想与生活。他撰写的一本满语辞典《鞑靼语-满语-法语辞典》于1789年出版于巴黎,这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作品,在此辞典出版前,满语于欧洲可说是一种未知的语言。1772年,他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这本书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138年后(1910年),完整英译版才公诸于世。他的其他著作主要记录在《中国历史、科学与艺术回忆录》(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 des Chinois,共15卷),其第12卷〈孔子传〉(Vie de Confucius)比在华传教士先辈们整理得更准确、完整。
钱德明曾为了给北京的官员建立印象,演奏拉莫的大键琴曲《Les sauvages》,[参 5]这首组曲后来被放在拉莫的芭蕾歌剧《印地之爱》,他也是第一个对扯铃做出评论的欧洲人。[参 6]
钱德明和约翰·韦德更是首先把自由簧乐器传到欧洲的欧洲人,笙的引进爆发了制作自由簧乐器的风潮,最后发明了口琴。[参 7][参 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