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遇罗克(1942年5月1日—1970年3月5日)[1],男,祖籍山东,出生于北京,是一名北京人民机器厂的学徒工,做过代课教师等多种临时工。曾写作《出身论》等一系列围绕“出身”问题的文章。他以“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为笔名,写了六期《中学文革报》的头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是第一期的《出身论》,全国反响巨大。[2]
文革期间,遇罗克于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和另19名政治死刑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十万人大会上,被宣判死刑并被杀害。九年后,处决经历才在整理受害冤案中平反,被宣布无罪[3]。
遇罗克父亲为水电部高级工程师。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所以遇罗克的出身属于“黑五类”,因此他高中毕业后三次高考,在成绩达标的情况下却不被准许进入大学。遇罗克从儿时起便酷爱读课外书,至被捕前,养成夜夜苦读的习惯。生前记了大量的文稿、日记和读书笔记(文革中因抄家风,不得不烧掉,只留下他最后的一本日记,亦成为给他定罪的内容;当局至今未归还家属)。他做过多种职业:农业工人、代课教师、研究所和首都图书馆的临时工等等。他把一个小学学习成绩最差的乱班在半年之内变为全校纪律与学习最优秀的班级,不过他因“出身”问题不予转正。[4][5][6]
1966年2月13日,遇罗克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遇罗克于1966年下半年写下了《出身论》一文,批判中国共产党内部“走资当权派”以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阴谋引导社会阶级斗争方向,列举共产党的政策“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反驳血统论,指责血统论是走修正主义道路,严重侵犯人权并违背毛泽东思想[7],号召青年与出身论斗争到底。该文广为传播,影响巨大。1967年1月,在牟志京与遇罗文创办的六期《中学文革报》每期的头版头条文章,皆是遇罗克以“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为笔名,围绕出身与血统论问题所写的文章,提出“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8];《中学文革报》期期被抢购一空,全国反响十分巨大;六期《中学文革报》上还有遇罗克用其他笔名所写的文章。
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戚本禹公开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9]。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被扣上“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阴谋进行暗杀活动”、“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罪名。
1970年3月5日,在一打三反运动高潮中,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时年27岁。据称其角膜在死后被移植给了一名劳动模范,尚有其他器官被割与其他病人[10]。
1978年冬天,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找到《光明日报》编辑、记者苏双碧,希望帮助为遇罗克平反。[11]
1979年10月7日,北京民主墙民刊《四五论坛》第13期专辑,呼吁为遇罗克昭雪(马德昇特别制作遇罗克木刻插图)。[来源请求]
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当局对遇罗克的尸体无任何交代,只付给了父母二千元人民币作为抚恤金。遇罗克的日记以及全家人的上千张照片都未归还,只归还了十几张照片。[12]
1980年7月21日、22日,《光明日报》连载了王晨、张天来长篇通讯《划破夜幕的陨星——记思想解放的先驱遇罗克》。[13]
王锐调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口述,查证遇罗克的死刑处决令一共有2次,第一次是1968年1月周恩来亲自签发(因为遇罗克自称“有重大案情要细细交待”而获得拖延),第二次(1970年3月5日真正执行那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公法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谢富治因癌症病重代由吴德签发。死刑处决通知原文如下:
“十、现行反革命犯遇罗克,男,二十七岁,北京市人,资本家出身,学生成分,北京市人民机械厂徒工。其父系反革命分子,其母系右派分子。遇犯思想反动透顶,对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怀有刻骨仇恨。一九六三年以来,遇犯散布大量反动言论,书写数万字的反动信件、诗词和日记,恶毒地污蔑诽谤无产阶级司令部;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书写反动文章十余篇,印发全国各地,大造反革命舆论;还网罗本市与外地的反坏分子十余人,阴谋进行暗杀活动,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遇犯在押期间,反革命气焰仍很嚣张。”[14]
其它说法还有:
1,因《出身论》一文,为当权者所不容;[11] 遇罗克家人认为他是因六期《中学文革报》而死。
2,因发表在《文汇报》的《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一文。在文章中,遇罗克批驳了姚文元对历史和现实的曲解,明确地说:“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11][15]
著名诗人北岛曾写诗《宣告》、《结局或开始》纪念遇罗克。
2009年,有人在通州的宋庄美术馆树立起遇罗克半身像。揭幕仪式上有遇罗克雕像发起人、《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前民间诗刊《今天》编辑徐晓、罗克雕像作者郑敏、遇罗克弟弟遇罗勉,还有遇罗克生前好友、认同遇罗克理念的朋友约二十人。[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