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绿红菇
红菇科红菇属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变绿红菇(学名:Russula virescens)是一种红菇属的担子菌菇类,又称为野生绿菇、绿菌、青盖子、青菌(中国东北)、青面梨菇(福建)、青蛙菌、绿豆菌(广西)、青脸菌(四川)、青头菌(云南)和青汤菌(贵州)[1]。它的主要的外观鉴别特征包括:淡绿色菌盖,表面附有深绿色突起;致密的白色菌褶;以及白色柱状、实心菌柄[2]。变绿红菇分布广遍英国、欧洲和亚洲,或单株、或群散,生长在落叶及混合林的土壤上,多与栎树、欧洲山毛榉等硬木树种共生形成菌根。它可能也出现在北美洲,但由于易与黄斑绿菇(学名:Russula crustosa)等类似菇种混淆,迄今未有明确定论。此外,研究显示,变绿红菇的核糖核酸酶相较于其他食用菇类,具有特殊的生物化学属性。
分类
变绿红菇最早在1774年由雅各布·克里斯汀·谢弗描述,命名为“Agaricus virescens”。1836年,随着群类被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转移至红菇属,变绿红菇于是定名为“Russula virescens”[3][4]。它是变绿红菇亚目(Virescentinae)的模式种;该亚目的特征是菌盖表面上布有类似糠的突起[5]。
它的种小名“virescens”是拉丁文“变绿”的意思[6]。而由于其菌盖表面颜色和质地为辨识特征,变绿红菇在中国各地又有青脸菌、青盖子等众多别名[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