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西眷裴,西晋官员。
永嘉四年(310年)五月,石勒攻击汲郡,又南渡黄河,荥阳郡太守裴纯逃到建邺[1][2],之后裴纯出任黄门侍郎[3]。
林宗阅指出,《梁书》记载裴松之家族是裴康的后裔,而裴康诸子中只有裴纯在两晋之际侥幸南逃到江东,所以裴纯很可能是裴松之家族的南渡始祖[4]。
- 裴盾,西晋徐州刺史
- 裴邵,西晋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扬州江西淮北诸军事、东中郎将
- 裴廓,西晋中垒将军
- 裴氏,嫁西晋丞相、兼领司徒、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诸军事、东海孝献王司马越
- 裴氏,嫁东晋都督大桁东诸军事、假节、领军将军、给事中、建兴忠贞公卞壶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五月,石勒寇汲郡,执太守胡宠,遂南济河,荥阳太守裴纯奔建邺。
《晋书·卷一百四·载记第四》:渡河攻广宗、清河、平原、阳平诸县,降勒者九万余口。复南济河,荥阳太守裴纯奔于建业。
《三国志注·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文章叙录曰:秀字季彦。弘通博济,八岁能属文,遂知名。大将军曹爽辟。丧父服终,推财与兄弟。年二十五,迁黄门侍郎。爽诛,以故吏免。迁卫国相,累迁散骑常侍、尚书仆射令、光禄大夫。咸熙中,晋文王始建五等,命秀典为制度,封广川侯。晋室受禅,进左光禄大夫,改封钜鹿公,迁司空。著易及乐论,又画地域图十八篇,传行于世。盟会图及典治官制皆未成。年四十八,泰始七年薨,谥元公,配食宗庙。少子𬱟,字逸民,袭封。荀绰冀州记曰:𬱟为人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履行高整,自少知名。历位太子中庶子、侍中尚书。元康末,为尚书左仆射。赵王伦以其望重,畏而恶之,知其不与贾氏同心,犹被枉害。臣松之案陆机惠帝起居注称“𬱟雅有远量,当朝名士也”,又曰“民之望也”。𬱟理具渊博,赡于论难,著崇有、贵无二论,以矫虚诞之弊,文辞精富,为世名论。子嵩,字道文。荀绰称嵩有父祖风。为中书郎,早卒。𬱟从父弟邈,字景声,有隽才,为太傅司马越从事中郎,假节监中外营诸军事。潜少弟徽,字文季,冀州刺史。有高才远度,善言玄妙。事见荀粲、傅嘏、王弼、管辂诸传。徽长子黎,字伯宗,一名演,游击将军。次康,字仲豫,太子左卫率。次楷,字叔则,侍中中书令、光禄大夫、开府。次绰,字季舒,黄门侍郎,早卒,追赠长水校尉。康、楷、绰皆为名士,而楷才望最重。晋诸公赞曰:康有弘量,绰以明达为称,楷少与琅邪王戎俱为掾发名,锺会致之大将军司马文王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文王即辟为掾,进历显位。谢鲲为乐广传,称楷隽朗有识具,当时独步。黎子苞,秦州刺史。康子纯,黄门侍郎。次盾,徐州刺史。次郃,有器望。晋元帝为安东将军,郃为长史,侍中王旷与司马越书曰:“裴郃在此,虽不治事,然识量弘淹,此下人士大敬附之。”次廓,中垒将军。楷子瓒,中书郎。次宪,豫州刺史。绰子遐,太傅主簿。瓒、遐并有盛名,早卒。晋诸公赞称宪有清识。
《魏晉南北朝的河東裴氏:政治活動及其跨地域發展》: 138–139,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