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针,又称为螫刺毒针刺针,是一种锐利的器官,可以在许多种动物(多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上发现,用于刺入其他动物的表皮,并将毒液注入其内。

Thumb
黄蜂的螫针与从其内溢出的毒液

螫针的毒液可以造成剧痛与皮肤肿胀,螫刺部位的不同、昆虫的种类以及受害者对毒液的敏感度都会影响毒液的作用强度。许多种的黄蜂具有两种毒腺,其中一个会分泌称为甲酸毒素,另一个则会分泌性的神经毒素,两种毒素的毒性都不强,但在混合后就会造成很强的刺激。此外,蜜蜂与黄蜂的叮咬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过敏性休克[1]

胡蜂、部分蚂蚁蜈蚣蝎子也具有用螫刺螫咬的能力。

有些的昆虫会将它们的螫针留在伤口内,但仅有极少部分的物种有这样的习性。以蜂来说,全世界超过20,000种的蜜蜂仅有6种蜜蜂具有带倒钩的螫针;而黄蜂除了Polybia rejecta英语Polybia rejectaSynoeca surinama英语Synoeca surinama之外,均具有光滑无倒钩的螫针可进行重复螫刺。

除了螫针之外,昆虫也可透过口器叮咬其他动物,除了唾液外还能传染病原体疾病。除了病原体外,唾液的特定成分有时会造成过敏反应,造成皮肤病变,轻则造成搔痒性风疹块(例如:蚊子叮咬后的突起)、重则可能造成大片的皮肤红肿发炎,常被误认为是螫针的毒液造成。

节肢动物

Thumb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黄胡蜂英语yellowjacket螫刺

节肢动物的螫针多半位于身体的最末端,且会与毒腺相连结,在刺入其他动物的表皮后,将毒液注入其内;常见具有螫针的节肢动物包括蜂、黄蜂以及蝎子[2][3]。此外有一种俗称为“蝎子甲虫”的Onychocerus albitarsis英语Onychocerus albitarsis,其两根触角的末端上具有类似蝎子的螫针,同样也有和毒腺相连[4]

Thumb
蝎子的螫针

所有膜翅目的螫针均为特化过后的产卵管[5]。和其他螫针不同的是,蜜蜂的螫针具有倒刺,螫入目标后螫针会自蜜蜂身上脱离并留在目标身上,蜜蜂会在螫入后的数分钟内死去[2];螫针具有自己的神经节,在螫入后的数分钟内会继续钻入目标的血肉并持续释放毒素。除了螫针之外,连同螫针留在目标体表的蜜蜂组织也会持续释放警告性的费洛蒙。这项行为明显对于个体生存不利,但却仍有效防止大型动物攻击蜂巢。蜜蜂具有倒刺的螫针仅有在螫入有弹性的皮肤(例如哺乳动物)时才会脱离蜜蜂身体,如果是昆虫则蜜蜂仍然能够重复螫入不会因此而死亡。

其他大部分的蜂均具有可重复叮刺的螫针,尽管黄胡蜂英语yellowjacket墨西哥蜜黄蜂英语Brachygastra mellifica的螫针也具有倒刺,但因为这些倒刺不如蜜蜂的大,因此在螫入目标后仍然能将螫针抽回[6]

有些黄蜂,例如Polistes versicolor英语Polistes versicolor,其螫针毒液中含有大量的血清素,这些血清素被发现至少有两种用途:用来制造痛觉、或者是造成麻痹效果[7]

蜘蛛不具有螫针,但部分捕鸟蛛具有螫毛;部分毛毛虫也同样具有螫毛用于自我防卫。

其他动物

其他动物的螫针包括𫚉鱼尾巴上特化为毒棘的盾鳞、雄性鸭嘴兽后脚踝上的毒刺英语Platypus venom、以及水母触手上的刺丝胞英语Cnidocyte[8]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