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属国(香港作藩邦,新加坡、台湾作册封国),指的是一类东亚地区特有的朝贡国形式,这种类型的国家均能理解“中原王朝-册封体制”的概念,并以此为外交原则,又可称服属国藩属藩国。不同于清朝主权范围内的“藩部”(类似于英属印度内的土邦)。

该类型的国家内政并不会受到中国的干涉,只需要每过几年对中国派遣朝贡使,并接受中国朝廷的“册封”即可;这些藩属国也可以私收自己的小藩属国,不管有几层嵌套中国都不会干涉;且可不受中国干涉与其他国家直接发展邦交,称为“属国自主”[1]。因此中国朝贡体系内的属国,被国际社会视为独立国家

原理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自称为天朝上国,并且建立了详细的“华夷秩序思想”作为其理论来源,并在这种观念下和周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在对外关系时保持极大的权威,可以大方给予外国统治者类似中国国内的诸侯藩王亲王等级的礼遇,承认该国能与中国进行贸易,但在权威上必须要高外国一等。这就是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即常说的“册封体制”。册封国之间亦有等级差距,以中国朝廷派遣的册封使所穿衣服的材质,以及授予藩属国印章的材质来判断谁高谁低。

欧美国家开始与中国朝廷直接交往后,认为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的地位纯粹是形式上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强大的政治控制。中国与向其纳贡的藩属国的关系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国际法中的关系,即拥有主权或宗主权的国家需要对附庸国或保护国进行实际保护。中国与其大多数藩属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经济上的,仅限于与占上风的中国商人进行商品交换。[2]葡萄牙、荷兰等国在早期也利用“朝贡”的名义来华贸易。[3]

其实各册封国要对中国履行什么义务并不统一,视每个国家最初和中国定好的条款而论,但总的来说都是走形式,中国不会像西方国家对待殖民地一样真的干涉属国的内政,如果藩属国想要主动切断与宗主国的联系,那中国也对它无可奈何。这种以“高低之礼仪”为概念的外交关系在19世纪西方列强的影响下崩溃了,中国被迫接受没有任何含糊地带、以“主权国家-殖民地”为明确判断标准的外交关系。在英法联军之役之后,中国的清朝试图根据国际法将自己的一些藩属国转换为现代意义上的殖民地,例如袁世凯对朝鲜王朝的所作所为,或者清朝想要从法国那里重夺越南的宗主权,但无一例外全以失败告终[4][5]

各类藩属国

日本

大和朝廷统一日本前,日本列岛的各部族政权就得到了东汉光武帝所授紫绶金色印“汉委奴国王印”,后来的倭国卑弥呼得到了曹魏的“亲魏倭王印”。虽然当时的日本土著王国文明程度并不高,但得到的却是和大月氏(今中国新疆的古游牧民族,后西迁建立贵霜帝国)一样高等级的印章,中国在对日本欠缺了解的状态下无形间提升了日本各地君主的外交地位。

在日本正式成为统一的国家后,虽然日本历史上始终独立于中国朝廷的册封体系之外,当时的中国王朝依然认定其享受最高规格的藩属国资格,隋炀帝不满于日本遣隋使所递交国书中的“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语、元世祖更试图通过战争迫使日本臣服。明日贸易期间,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曾收到明朝给予的金质“日本国王之印”(日本国王实际上是幕府将军的外交头衔)。[6]与日本列岛不同,同时期的琉球属于朝贡体系内的成员,其国王被明朝赐镀银印“琉球国国王印”,延续到清末。

到了19世纪,琉球国虽然还是中国清朝的藩属国,在表面上维持独立的国家的形象,但实际上已经是日本萨摩藩附庸国了。琉球处分日本外务省在回复清朝的文告中就称所谓的“册封”只不过是空名虚秩,完全不能和萨摩藩对琉球广泛而深入的控制相提并论。[7]

朝鲜半岛

在朝鲜,从公元前3世纪左右西汉初期建立卫满朝鲜,到1895年日本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并用《马关条约》规定朝鲜是独立国家之前的,朝鲜半岛的国家们在这2100年中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半岛的统治者所接受的思想价值,也几乎和中国一致。

朝鲜半岛自古就被中国认为是一个饱读诗书,在所有外国中最贴近中华文化的国家。在高丽时代,每个高丽王在登基前先会被中国授予“权知高丽国事”的美称,后面才能自称“高丽王”。在其它中国的册封国中,如果国王去世,那新王可以立即继位,只需要事后再通报中国一声,让中国知道这件事,而中国也基本会认。这样,藩属国的新王们就能利用中国的军事权威逼迫自己国内的反对派服从自己,以保持自己王位的稳定。但在全部藩属国中,独独与众不同,它采取“事前批准”的模式,朝鲜半岛古代的统治者们均强调“要在守礼知耻的前提下与中国保持友好”,既使可以利用中国的权威,但韩国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也会选择不用。[8]例如李成桂篡位后想自称为高丽王,但他先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名义派遣朝贡使到明朝,请明朝皇帝朱元璋认可他为高丽王。然而朱元璋却要求其更改国号。

李成桂在接到改国号的命令后,准备了两个名称,一个是“朝鲜”、另一个是“和宁”,并再次写信请朱元璋帮他定夺。因为“和宁”与蒙古帝国的故乡“哈拉和林”的汉语翻译一样,为了避免和明朝敌对的蒙古势力产生歧义,在外交关系上引发不必要的混乱,所以朱元璋选择了同为西汉武帝属国的“朝鲜”为名。之后朝鲜李氏家族就名正言顺的成为朝鲜半岛中权力最大的独裁者国王,朝鲜国内也再无支持高丽王朝的声音。

皇太极迫使朝鲜仁祖称臣后,朝鲜和中国清朝的关系深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朝鲜王朝每年能从清廷那里拿到数量庞大的赏赐,分别是: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奶牛三千头、战马三千头,[9][10]以及其它各种朝鲜所缺乏的奇珍异宝。以至于朝鲜在19世纪中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也有像闵妃(即明成皇后)一样坚持主张要和清朝维持友好关系的政客出现,否则远离清朝的话,朝鲜每年免费从清朝获得的巨额利润就会彻底消失。闵妃为了压制朝鲜国内的亲日派,经常把自己的傀儡继承人(例如纯宗等)包装成朝贡使,让他们直接接受清朝的册封。[11]袁世凯一度被清廷派往朝鲜,监督其通商事宜,清朝还在仁川短暂设置了租界

越南

越南各王朝虽然在表面上隶属于中国,但越南自主性明显强于朝鲜半岛,常以“南帝”自居。[12]阮朝也有自己的藩属国,对柬埔寨、老挝这两个国家的态度就像中国对藩属国的态度一样,并积极把越南-中华式的建筑、服装、音乐传播到藩属国之中。以至于在法国侵略越南的时候,顺便也把两国和越南合并,统称为法属印度支那;而国际社会因为认同越南对柬埔寨、老挝有宗主权,所以越南的宗主法国也自动有权力占领。

相关项目

参考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