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尔康(1851年—1921年[1])字紫绂、芝绂、子茀,别署铸铁盦主、缕馨仙史、海滨野史、海上蔡子、海天孤愤生等。辛亥革命后,号采芝翁。晚号支佛。江苏嘉定人,生员出身,博通经史,长于诗文,早期上海报业编辑,曾供职于《申报》、《字林沪报》、《万国公报》。[2][3][4][5]
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原籍嘉定南翔镇,太平天国时因避战乱举家迁至南汇。同治壬午(1862年)返沪,进入南菁书院。[6]同治七年(1868年)17岁考中秀才。1870年起任西洋人的华文秘书。后因乡试不中,遂投身报界。光绪二年(1876年)入《申报》馆工作,曾主笔中国最早的通俗小报《民报》,还曾编辑文艺副刊《寰宇琐记》,参与编排《申报馆聚珍版丛书》。1877年编中国最早的画报《瀛寰画报》,撰《瀛寰画报》说明词。光绪四年(1878年)离开《申报》馆。光绪九年(1883年)下半年出任《字林沪报》主笔,任内加强副刊内容,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辟《玉琯镌新》专栏,1887年辟《花团锦簇楼诗辑》。1891年离开《字林沪报》馆。[3][4][5]1892年受聘《万国公报》[7](一说1892年任广学会记室[3]),佐李提摩太译书。1893年任《新闻报》首任主笔,因和馆主意见不合,五个月后辞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接替沈毓桂为《万国公报》华文主笔。协助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人译书撰文(林乐知、李提摩太口述,蔡尔康笔记润色),成书《大同学》、《泰西新史撮要》、《万国近史》、《中东战纪本末》等等。[8][7]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离开《万国公报》。中华民国成立后,译作仍在广学会的《大同报》连载。1921年70岁生日时曾准备以亲友祝寿贺仪刻书,因费用过多而未果,著述未能出版,不久病逝。[3]
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登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一百余字介绍了马克思及其资本学说。这被视为马克思首次被介绍到中国,[9]而且蔡尔康也以第一位将Karl Marx译为“马克思”的人而著称。[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