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哺乳動物口腔後方的牙齒,用於磨碎食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臼齿(英语:molar)又称磨牙、简称臼齿,俗称槽牙、后槽牙、撞牙(客语)、大牙(吴语),是哺乳动物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用于破碎和研磨食物,其咀嚼面具齿尖,中部下凹,因形状和功能犹如加工粮食的臼而得名。包括人类在内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上下颌两侧通常各有3颗臼齿,有袋类上下颌两侧各有4颗,原始哺乳动物的臼齿数目各异[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9月23日) |
臼齿属于终生不替换的一出齿(仅萌出一次的牙齿),在长期使用中会逐渐磨损,可借此判定生物个体或其遗骸的年龄。
人类的臼齿在乳牙阶段不萌出,自恒牙阶段萌出后终生不换。通常情况下,人类共有12颗臼齿,上下颌两侧各3颗,位于前臼齿之后,依次称作第一大臼齿(多在5–7岁萌出)、第二大臼齿(多在10–14岁萌出)和第三大臼齿(即智齿,多在17–25岁萌出),其中智齿常常萌发不全,甚至完全不萌出。
哺乳动物的臼齿按其形态可以分很多类:
一般而言,植食性动物因为要咀嚼大量纤维性食品,臼齿(以及前臼齿)比较发达,肉食性动物的臼齿则不发达,如成年猫一共只有4颗臼齿。
1907年,美国古生物学家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以原始有胎盘类的臼齿为原型,提出了哺乳动物臼齿(特别是脊齿型的植食性动物)的三尖解剖命名方式,目前仍被广泛采用。在上臼齿中,三尖是位于舌面的原尖(protocone)和位于唇面的前尖(paracone)及后尖(metacone);原尖和前尖之间的小突起称为前小尖(paraconule),原尖和后尖之间的小突起称为后小尖(metaconule)。下臼齿的三个尖与上臼齿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于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后尖(metaconid)位于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较低部分,称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即下次尖(hypoconid,外面)和下内尖(endoconid,内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