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民主派 (Moderate democracy camp),亦称自由民主派(Liberal democrats),是香港传媒及学者等就香港政治议题的辞汇,自2010年以来用以分辨同为广义泛民主派激进民主派。现时温和民主派的协调及对外组织是专业议政。温和民主派一般不主张以武制暴的手法去争取民主,避免激进手段以增取中间选民的支持。

事实速览 温和民主派Moderate democracy camp, 立法会党团 ...
关闭

2010年五区总辞一事之前,此概念较不明显,并作为相对概念,但整体泛民均会合作。不过自激进民主派社民连发动“五区公投”后,传媒就开始使用“温和民主派”形容并没有参加此项目的终极普选联盟及其成员。终极普选联盟的十多位立法会议员当中,以民主党为首的普选联支持政改,与参与五区公投的社民连和公民党相对。

温和民主派政党皆支持香港推行全面民主及实现真普选,要求行政长官立法会尽快推行全面普选、注重监察政府运作、视“人权”、“平等”、“公义”、“言论自由”等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与激进民主派的分别只在抗争手法有异,且两派皆同意以非暴力方式抗争,在其他政治经济理念上现时仍有一些分歧(例如社会主义)。

民主派分裂

导致民主派分裂的主因,是由于2012年政改方案中,民主党于谈判中最后只坚持普选5个新增“区议会功能组别”,而未有要求普选时间表及废除功能组别。而政府接受普选5个新增“区议会功能组别”的建议后,民主党和民协转为支持政改方案[1]。另外,社民连也有成员指责民主党,指“根据基本法,政改只需向人大备案而非同意”[2],民主党不应该向中联办“乞求民主”。激进民主派一方指民主党为建制派而非泛民阵营。不过,亦有不少声音认为泛民不应在此时分裂[3][4]

反对2010年民主党方案

就著民主党对方案改为支持,其他泛民有不同的意见。

工党 工党
  • 李卓人:认为个别人士把民主党打成千古罪人并不公道,应该要理性讨论,但表明反对民主党方案。[1]
  • 何秀兰:表明反对民主党方案,但泛民会在政改方案表决后,应解决内部矛盾,不希望社会出现更多肢体冲突。[1][5]
公民党 公民党
  • 余若薇:“魔鬼在细节里”,大部分党员担心方案偏离普选目标,将功能组别合理化[6]
社民连 社会民主连线(2010年)
民主党 民主党党内反对声音:
  • 郑家富:不认同党内领导对区议会改良方案的立场,但不会质疑对方继续争取民主的决心。[7]6月23日政改方案表决当日宣布退党。
  • 李柱铭:“他们的目标转放在2012年,完全忘记了终极普选……若他们(民主党)这样都接受(方案),即最重要的目标都放弃了。”,但指时任主席何俊仁为“(民主)死硬派”,不应质疑其人格[8]
  • 林子健:“如果支持民主党的方案,等于将原则抛诸脑后。”[9]
  • 涂谨申:初时表明不愿意跟从民主党投票支持政改方案,但最后跟随党的决定投支持票。

民主派联络小组

民主派联络小组在2015年9月18日成立,作为泛民主派之间讨论与中央沟通事宜的正式平台,但新民主同盟无加入民主派联络小组。[10]汤家骅虽然在同年6月24日退出公民党,但当时仍是泛民会议成员,亦加入民主派联络小组,直至10月1日辞职为止。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