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仲持(1900年2月25日—1968年),字学志,笔名宜闲,浙江上虞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1][2]
胡仲持是浙江上虞丰惠镇人。1919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和同学合编《自助周刊》。1921年,考入上海邮务总局,不久考入《新闻报》馆担任记者,一年之后任《商报》编辑,“五卅”惨案后负责宣传组织群众工作。和兄长胡愈之帮上虞青年在上海编印《上虞声》,寄回上虞发行。他还加入茅盾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8年,进入《申报》,历任夜班编辑、国际版主笔,被誉为“申报四进士”之一。[1][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后,他留在上海租界,先后与他人合办《译报》《译报周刊》《集纳》等,并且翻印毛泽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鲁迅全集》等、翻译出版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后又翻译出版《续西行漫记》[3]。1939年,两次遭到上海租界当局逮捕,获中共地下党营救而保释。1940年,遭日伪当局通缉,逃往香港,先后在国际新闻社、《华商报》工作。后来,历任桂林文艺作家协会总务部长、《广西日报》(昭平版)总编辑、广州《现代》半月刊主编等职务。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再度流亡香港,任新加坡《南侨日报》驻香港特派员。[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与接管上海的新闻单位。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解放日报》编委兼国际组长、北京《人民日报》国际部资料室主任、外文出版社图书编辑部副主任、中联部亚非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2]他还是《世界知识》杂志从创刊到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主要撰稿人之一。[4]
胡仲持会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梵文、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1]
1968年,胡仲持逝世。[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