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非洲南部的班图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聪加语(聪加语:Xitsonga),又译宗加语[5],是由非洲南部的聪加人所讲的一种语言,属于班图语支[6]。聪加语已有标准化形式,可供学术及日常生活所用。如同其他语言一样,聪加语也存在多种方言。
聪加语 | |
---|---|
Xitsonga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莫桑比克、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 |
区域 | 林波波省、普马兰加省、加扎省、马普托省、马普托市 |
族群 | 聪加人 |
母语使用人数 | 1,200万 (2006年–2011年)[1] 南非有340万人以其作为第二语言(2002年)[2] |
语系 | |
文字 | 拉丁字母(聪加语字母表) 聪加语盲文 |
聪加语手语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南非 津巴布韦(作为'萨格尼')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ts |
ISO 639-2 | tso |
ISO 639-3 | tso |
Glottolog | tson1249 [3] |
格思里代码 | S.53 (S.52) [4] |
语言瞭望站 | 99-AUT-dc incl. varieties 99-AUT-dca... |
在1890年至1920年期间,瑞士传教士亨利-亚历山大·朱诺对聪加语进行非常详细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十五世纪之前,聪加语(当时他称之为“通加语”)就已经开始于莫桑比克发展。朱诺以他自己的话来说明,如下[7]:
我的结论是,500多年前,该国的原始居民已经使用通加语,而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其于一定程度的习俗中形成将通加族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纽带。
朱诺与包括亨利·贝尔通乌德及欧内斯特·克鲁克斯等的其他瑞士传教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开始统一其语言,以便有一种标准的写作及阅读方式。“瓜姆巴语”是传教士用来将其语言身份统一的术语,但许多聪加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因此需要用“通加语”或“聪加语”来代替。哈里斯参考了这个[8]:
由于在斯佩诺肯以外,瓜姆巴一词不为人知,亨利·贝尔通乌德建议放弃该术语,并用广泛接受的聪加语或通加语一词来取而代之。
瑞士传教士与聪加人交流,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将《圣经》从英语和塞索托语翻译成聪加语。在1883年,保罗·贝尔通乌德出版第一本书,这本书得到Mpapele(Mbizana)或Mandlati(Zambiki)帮助翻译。这两人积极地教导传教士将语言翻译,因为没有一个传教士熟悉此语言,而且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最终,第一本属于聪加人及其语言的书出版。后来,该语言在《南非宪法》中被标示为“聪加语”(Xitsonga,《1996年第108号法案》),并成为其十一种官方语言之一。因此,聪加语的标准化使聪加人有可能形成一种通用的口语以及写作方式。
聪加语著名姓氏
1. Mabunda 2. Maluleke 3. Mathevula 4. Ngoveni 5. Baloyi 6. Chauke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