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给力,中国当代流行语,表示事物向有利的情况发展超出了预期,结果比预期的还好。2010年,“给力”一词在世界杯期间被中国网友以感叹词来使用,其意义被延伸;类似于“牛”、“很棒”、“酷”,成为中国流行网络语言,现已入新华词典第六版。
来源
“给力”一词,最早见于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一《前废帝广陵王纪》:“诏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奉车都尉、羽林监、给事中、积射将军、奉朝请、殿中将军、宫门仆射、殿中司马督、治礼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给力’,老合外选者,依常格,其未老欲外选者,听解。”
“给力”亦出现于日本动画《搞笑漫画日和》第10话《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一个爱好者配音组(CUCN201)中文配音版,该影片最早上传于2010年5月5日[1]。日文原版并未出现“给力”一词,该词应为CUCN201原创。片中中文配音的孙悟空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2]
网友在随后2010年世界杯期间讨论球队表现时,该词开始流行。比如:“西班牙太给力了。”“不给力啊,德国。”
使用例
- 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为此,有网友还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意为“不给力”。
- 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登上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当日发行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文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3]文章中将“给力”用作动词,但这种用法并没有被大众接受,“给力”仍作为一个形容词而广泛流传。
- “给力”一词亦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的《2010年十大流行语》,并荣登榜首。[4][5]
- 2010年12月31日,湖南卫视举办了跨年演唱会,这次的演唱会首次以“给力”为主题;2011年1月9日,湖南卫视以“给力”为节目标题推出了互动电视节目《给力星期天》。
- 2012年6月1日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了“给力”词条,体现了“给力”一词在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6]
中国大陆境外地区的使用
![]() |
“给力”一词在中国大陆以普通话发音普及之前,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就已经广泛使用闽南语、福建话里早就存在着的“激力”和“够力”这两个词,意思就相当于普通话里“带劲”的意思,台湾、马来西亚,尤其是南马一带闽南语、福建话普遍盛行的地区,“够力”一词也被当地华人所通用。而在和马来西亚一衣带水的新加坡,新加坡政府的文化政策鼓励新加坡华族多说华语,少说汉语方言的缘故,这两个闽南语词就进入了新加坡华语词汇,以华语发音说出来。如今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口里还能听到部分人使用闽南语说出“够力”(gào lát)这个词,而更多的华人尤其是年轻人则使用华语发音(gòu lì)。
英语翻译
网民为“给力”一词制作了一个英文单词,“geliable”,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应为“gelivable”,并在词前加上前缀“un”表示“不”的意思,但目前两种讲法均未得到官方认可,甚至在普通网民中也有一部分人无法接受。[7]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