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鹲(台湾作红尾热带鸟)(学名:Phaethon rubricauda),是鹲形目鹲科的一种鸟类。[3]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鸟。它是三种密切相关的热带鸟 (Phaethontidae) 之一,由彼得·博达尔特于1783年描述。外观上类似燕鸥,其羽毛几乎全白,具有黑色面罩和红色喙。雌雄有相似的羽毛。如名称所示,成鸟有红色的尾羽绶带,约为其身体长度的两倍。有四个认可的亚种,但有证据显示其体型有差异─北方的鸟较小,南方的鸟较大─因此没有理由应存在亚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毛里求斯[4]

Quick Facts 红尾鹲, 保护状况 ...
红尾鹲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鹲形目 Phaethontiformes
科: 鹲科 Phaethontidae
属: 热带鸟属 Phaethon
种:
红尾鹲 P. rubricauda
双名法
Phaethon rubricauda
Boddaert, 1783
Thumb
Range (in pink)
异名[2]

Phaethon phoenicuros Gmelin 1789
Phaëthon novae-hollandiae Brandt, 1840

Close

分类

英国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在1769年3月的詹姆斯·库克第一次航行中于太平洋遇到红尾鹲,注意到它与熟悉的红嘴热带鸟不同。他给它起名为Phaeton erubescens.[5] 是法国博学家乔治-路易·勒克莱尔·德·布丰在1781年正式描述该物种,指出它是法兰西岛 (毛里求斯) 的原生种。[6]该鸟还在弗朗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刻印的手工上色图版中得到展示,该图版是由埃德梅-路易·道本顿监制,作为布丰文本的插图。[7] 布丰在描述中没有包括科学名称,但在1783年,荷兰博物学家彼得·博达尔特在他的Planches Enluminées目录中创造了双名法名称Phaethon rubricauda[8] 属名来源于古希腊语phaethon "太阳",而种加词来自拉丁语单词ruber "红色"和cauda "尾巴"。[9] 英国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在1785年撰写了红尾鹲,记录了其在毛里求斯和南太平洋相当常见。他还报告了在帕默斯顿岛收集的黑喙热带鸟,最终进入班克斯的收藏。[10]然而,莱瑟姆没有给它们双名法名称。这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描述该物种,他在1788年的第13版Systema Naturae中分别命名为Phaeton phoenicurosP. melanorhynchos[11] 莱瑟姆后来描述了这个黑喙标本为新荷兰热带鸟,[12]给它命名为Phaethon novae-hollandiae[13]

英国博物学家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在1900年审查了所描述的名称和标本,并得出结论认为最初使用的P. erubescens是一个nomen nudum。他认为豪勋爵岛诺福克岛克马德克群岛的种群属于一个独特的亚种,因为它们整体体型较大,喙较粗壮,羽毛有明显的红色色调。他还将P. melanorhynchusP. novae-hollandiae分类为幼鸟。[13] 澳大利业余鸟类学家格雷戈里·马修斯随后将P. rubicauda roseotinctus的名称应用于罗斯柴尔德的P. rubicauda erubescens[14]

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 (IOU) 指定“红尾鹲”为正式名称。[15] 其他常见名称包括红尾船长鸟或银色船长鸟,名称源于其尾羽类似于船长的马林鱼刺,以及稻草尾。[9] 新西兰毛利人称其为amokura[16] 夏威夷原住民称其为koaʻe ʻula[17]

其最亲近的亲戚是白尾热带鸟P. lepturus),其祖先之间的分化发生在大约四百万年前。[18]

IOC认可四个亚种:[15]

  • P. r. rubricauda Boddaert, 1783,指名亚种,来自西印度洋。随后来自科科斯(基林)群岛的标本被归类为该亚种。[19]
  • P. r. westralis Mathews, 1912,来自东印度洋。Mathews根据其较大的翅膀描述其为独立亚种。[20] 1989年的更广泛分析显示,这个亚种和指名亚种之间的翅膀和喙的大小重叠,颜色强度是唯一的区别特征。[19]
  • P. r. roseotinctus Mathews, 1926,来自西南太平洋,包括克马德克群岛、豪勋爵岛、诺福克岛和雷恩岛的种群。[19]
  • P. r. melanorhynchos Gmelin, 1789,来自西部、中央和南部太平洋,包括库克群岛、汤加、萨摩亚、马克萨斯群岛和社会群岛的种群。[19]

鸟类学家Mike Tarburton在1989年审查了已知的亚种,并得出结论认为它们都无效,指出该物种在大小上存在变化:来自北太平洋的库雷环礁的鸟最小;而来自南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的鸟最大。他还指出,新鲜的羽毛中的粉红色在成为博物馆标本几年后会变淡。[19]

描述

Thumb
Closeup of head showing comma-shaped markings

红尾鹲平均长度为95至104 cm(37至41英寸),包括35 cm(14英寸)的尾羽绶带,重约800 g(30 oz)。其翼展为111至119 cm(44至47英寸)。其身形呈流线型但坚实,羽毛几乎全白,[9]通常带有粉红色调。[21] 雌雄羽毛相似。[9] 从眼前区域后方延伸出一条深褐色逗号状条纹,穿过并覆盖眼睛并延伸到耳覆羽。[21] 瞳孔为深褐色。[22] 喙鲜红色,基部略淡,鼻孔周围为黑色。腿和脚趾基部为淡蓝紫色,而蹼和脚趾其余部分为黑色。[22] 头部和臀部的白色羽毛隐藏有深褐色基部,而肩胛、背部、尾羽和尾覆羽的羽轴基部为深褐色。两根长尾羽橙红色,基部约有十分之一为白色,[23] 在飞行时可能不易看到。白色的翅膀上有深色的V形图案,而初级飞羽的羽轴是可见的。[21] 上翼的飞羽常带有更明显的粉红色调。[23] 换羽在繁殖季节之外进行,尾羽绶带会在其他羽毛之前替换。尾羽绶带也随时可能被替换,一根长出时另一根脱落,掉落的尾羽绶带可能散落在繁殖地周围。[22]

刚孵出的雏鸟覆盖着稀薄、长长的灰白色绒羽,头部颜色较淡。眼前区域裸露。较年长的雏鸟绒羽较灰。第三周时,主羽、正羽和肩羽开始显现,六周后雏鸟大部分已经长出羽毛,腹部和翅膀下仍有残余绒羽,十一周时完全长出羽毛。[23] 幼鸟额头、下巴、喉咙和腹部为有光泽的白色,[22] 头顶、后颈、肩胛、背部、臀部和上翼覆羽有明显的黑色横斑和鳞状纹理。[21] 它们的喙黑灰色,基部为淡蓝灰色,腿和脚为灰色。[22]

在澳大利亚水域中,红尾鹲可能会被误认为银鸥Chroicocephalus novaehollandiae)或各种燕鸥种类,尽管它体型较大且较重,拥有楔形尾巴。其红色喙和全白翅膀将其与成年白尾热带鸟区分开来。未成熟的红尾鹲也可根据其部分红色而非黄色的喙与未成熟的白尾热带鸟区分开来。[21]

红尾鹲在飞行时通常保持静默。除了在求偶展示期间,鸟类在到达或离开巢穴时可能会对其伴侣发出短促的问候声。鸟类会发出低沉的咆哮声作为防御声,幼鸟在父母靠近时会不断发出喋喋不休的乞饵声。[24]

分布和栖地

红尾鹲分布于南印度洋以及西部和中部太平洋,从东非海岸到印尼,南至日本南部水域,横跨到智利,[25]以及夏威夷群岛,其中在西北部岛屿较为常见。[26] 它常见于水温在 24至30 °C(75至86 °F)以下,南半球盐度低于35%,北半球盐度低于33.5%的海域。在太平洋中,其分布的南界沿着22 °C(72 °F)的夏季表面等温线。[21]

繁殖后,鸟类会广泛分散。有证据表明,印度洋的鸟类会随着盛行风向西移动,年轻个体在苏门答腊西澳大利亚州舒格洛夫岩上被标放,分别在毛里求斯留尼汪被回收。[27]库雷环礁的标放表明,北太平洋的鸟类随着那里的盛行风向东移动。[28] 强风有时会将它们吹向内陆,这解释了一些在沿海和其首选栖地之外的观察记录。[9]

约翰斯顿环礁 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尾鹲繁殖地,2020年有10,800个巢。[29] 在太平洋地区,该鸟在澳大利亚的离岸领土诺福克岛豪勋爵岛以及昆士兰的珊瑚岛屿(包括雷恩岛艾略特夫人岛)上繁殖。[30] 2020年中期,澳大利亚科学家在艾略特夫人岛发现了一只23年前作为雏鸟被标放但自那以后未见的鸟,该鸟回到岛上繁殖。[31] 在新西兰领土上,该鸟在克马德克群岛繁殖。[30] 在太平洋的其他地区,它在斐济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夏威夷[25](在库雷环礁有一个大群落[28])、库克群岛皮特克恩岛以及日本和智利的岛屿上繁殖。[25]

在印度洋上,欧罗巴岛[32]阿尔达布拉环礁[33]圣诞岛上有大群繁殖地,在马达加斯加有较小的群落,该鸟在诺西维岛上繁殖。[34]塞舌尔毛里求斯也有分布。[25] 它也出现在印度洋上的澳大利亚领土可可斯群岛[30] 李氏暖流的暖水促进了该物种在西南澳大利亚的露纹角繁殖,但在相应纬度的新南威尔士东海岸则很少见。[21] 它还在阿什莫尔和卡捷群岛罗特尼斯岛以及西澳大利亚州的舒格洛夫岩自然卷岬巴瑟尔顿海岸线上繁殖。[30]

它偶尔会造访帕劳,繁殖记录来自帕劳西南群岛[35] 并于1992年首次在关岛被记录。[36] 它在新西兰本土为不常见的迷鸟,在北岛北部尤其是三王群岛有记录。[2] 它在北美洲是非常罕见的迷鸟,曾在加利福尼亚和温哥华岛有记录。[37]

行为

红尾鹲是强劲的飞行者,但在陆地上行走困难,使用摇晃的步态行走。[9]

它们可以通过迎风飞行在空中盘旋;在求偶展示期间,配对的鸟甚至可能向后飞行并彼此盘旋。[38][39]

繁殖

Thumb
P. r. rubricuada 筑巢于 Nosy Ve

红尾鹲被认为是单配偶制,[31] 成对的鸟会在连续的繁殖季节中保持配对关系,尽管首次繁殖的年龄和配对形成的相关信息尚不清楚。[40] 它们在离岸岛屿和岩石堆、岩石悬崖、珊瑚环礁和小岛上筑巢,形成松散的群落。它们很少在大陆上筑巢,但在西澳大利亚州南部有此记录。[21] 巢本身是一个浅的地穴,位于阴凉的沙地[41]或岩石裂缝[42],或在灌木下方。由于红尾鹲行走不便,它们会迎风飞行,失速后落地。巢通常位于灌木(或其他阴凉区域)边缘的one米(3.3英尺)内,以减少行走距离。热带鸟通常选择树干较少的灌木以便于进出。[43]

Thumb
在其翅膀下筑巢和庇护的雏鸟
Thumb
Thumb
一身绒毛的雏鸟
Thumb
马达加斯加诺西维岛上的幼鸟

该物种具有一定程度的领土性,会积极保护巢区和周围的啄食范围,从繁殖前三个月左右开始。[40] 在群居数量多或适合筑巢的地点较少的地方,会更加具侵略性。它们采取防御姿势,这包括抬起肱骨并将手腕靠拢,将脖子缩回身体并左右摇头,使头部羽毛竖起并发出尖叫声。可能会爆发啄击和争斗,两个对手会互啄对方并以身体撞击,持续长达90分钟。[44]

配偶选择可能部分基于尾羽长度,尾羽较长的鸟更具吸引力。这种热带鸟也可能根据尾羽长度进行选型交配,这意味着配偶的尾羽长度可能相近。[45]

在繁殖前,雄鸟会发起空中求偶展示,飞行成大圆圈,交替滑翔、其间会短暂快速拍翅,以及离水面几米的低飞,同时发出尖锐的咯咯叫声。起初成一小群一起飞行,然后成对重复展示,最后形成配对。一旦配对成功并建立了巢穴,它们就不再进行这种展示。[44]

繁殖的时间取决于地点;在某些地方,鸟类在特定的繁殖季节繁殖,而在其他地方则没有这样的季节性。赤道以南的鸟类可能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在靠近赤道的岛屿上,通常从六月到十一月下蛋,大部分雏鸟在一月到二月左右离巢。[42] 在圣诞岛,由于当地天气条件的不同,繁殖时间也不同。[24] 有些鸟可能全年留在繁殖地。[44] 在昆士兰州外的亚热带利迪埃略特岛,它们在冬季筑巢,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开大多数迁徙海鸟的常见繁殖时间,如吵闹的楔尾鹱(羊鸟)。关于它们的习性,目前所知不多。[31]

雌性红尾鹲产下一颗蛋,由双亲共同孵化[41],孵化期为42到46天。[42] 雄鸟通常在蛋产下后先孵化。[44] 蛋的长度为5.4至7.7厘米(2.1至3.0英寸)(根据地点平均在6.3和6.8厘米(2.5和2.7英寸)之间)和4.5至4.8厘米(1.8至1.9英寸)宽,呈椭圆形,淡褐色,有棕色和红黑色的标记,标记在蛋的大端更为显著。[24]

雏鸟初生时无助,无法移动(巢居性和半晚成性),初生时是盲的,2到3天后才睁眼。直到一周大时,它们只有在触碰时才会张开嘴,因此父母必须抚摸喙基部以促进喂食。喂食每天进行一到两次,通常在中午左右。雏鸟在一周大前一直由父母孵育,此后它们会躲在父母的翅膀下。它们还会站起来对着任何附近的鸟张嘴求食。[23]双亲共同喂养幼鸟,[40] 将喙插入雏鸟的食管并反刍食物。[46] 雏鸟最初覆盖灰色或白色的绒毛,在16到20天长出第一批羽毛——肩羽。它们的脚和喙生长迅速,超过身体其他部分的生长速度。[23]雏鸟在巢中停留67到91天,直到它们长成。[42]

觅食

红尾鹲主要以俯冲入水方式捕鱼者,从水面上方6至50米(20至164英尺)高处[42]俯冲至约4.5米(15英尺)深的地方,虽然这可能随季节变化而改变。[47] 在俯冲捕鱼时,它们会短暂地潜入水中——一项在圣诞岛进行的研究显示平均潜水时间为26.6秒——通常在浮出水面前吞下猎物。[48] 红尾鹲有时会在空中捕捉飞鱼[42]

在孵蛋期间,觅食旅程相对较长,平均每次大约153小时。这些旅程通常前往非常富饶的地区。然而,在雏鸟孵化后,父母会采取一种策略,其中一只鸟进行长途旅行(平均约57小时)以喂饱自己,而另一只鸟进行短途旅行(约三小时)以喂养雏鸟。觅食旅程长度的双峰分布可能是因为这是喂饱自己和供应雏鸟的最佳平衡。在圣诞岛,鸟类通常在清晨远赴海上觅食,下午则在靠近岸边的地方觅食。[48]

乌贼和飞鱼构成了这种鸟类饮食的很大一部分,还有一些甲壳类动物,这取决于地点。[42]莫桑比克海峡进行的田野调查显示,该地区鸟类的食物主要是鱼类,但捕获的鱼和乌贼数量相等。记录到的鱼类包括镜翅飞鱼Hirundichthys speculiger) 和斑鳍飞鱼Cheilopogon furcatus) 以及几种未鉴定的飞鱼科(Exocoetidae)物种、鲳鱼Coryphaena equiselis) 和鬼头刀C. hippurus)、针鱼类(包括犬鱼Tylosurus crocodilus))以及未鉴定的咸水鱿鲭科鲹科成员。紫背飞鱿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是最常见的被食用头足类动物,其次是普通披风章鱼Tremoctopus violaceus)。[49] 在夏威夷进行的一项野外研究发现,飞鱼是主要的猎物种类,热带双翼飞鱼 (Exocoetus volitans) 和属于该属的其他成员 Cypselurus 比较突出,其次是灯笼鱿科(包括紫背飞鱿和玻璃鱿 ({111)))以及鲹鱼(包括短鳍鳀 ({112)))。[50] 还曾记录到红尾鹲食用刺鲀(Diodontidae),但成鸟在受害鱼充气后会被迫紧急反刍。[51]

红尾鹲是强劲的飞行者,拥有大嘴和喙,可以携带相对于其体型较大的猎物,亲鸟通常会带着重达120克的鬼头刀(相当于其自重的16%)回到雏鸟那里。[49]

温度调节

在白天阴凉处孵蛋时,这种鸟的平均温度为39 °C(102 °F),与夜间孵蛋时的平均温度37.1 °C(98.8 °F)相比,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活动水平造成的,因为此时巢内的空气温度没有显著差异。飞行后,平均体温为40.9 °C(105.6 °F)。飞行时,脚的温度一般低于体温,但一般高于空气温度。因此,脚可能在飞行时用于散热。[41]

与人类的关系

红尾鹲的尾羽深受毛利人的珍视。北地大区Ngāpuhi部落会在东风飓风过后寻找并收集被吹上岸的死亡或掉落的鸟羽,然后用它们与南部的部落交换绿石。[52] 英国博物学家安德鲁·布洛克森的报告说,这些羽毛在夏威夷被当地人所珍视,他们会在鸟巢中拔掉鸟的羽毛。[53]

状态

Thumb
被长足捷蚁包围, 约翰斯顿岛

根据IUCN的分类,红尾鹲被列为无危物种,因其分布范围广达20 × 103平方千米(7,700平方英里)。[54] 东太平洋的种群估计高达8万只,至少有4.1万只。[55] 约有9千只在欧罗巴岛繁殖,[56] 9千到1.2万只在夏威夷群岛繁殖。[17] 人类的存在通常对这个物种产生不利影响,如栖地的破坏或害虫的引入。[25] 在澳大利亚,由于某些种群的意外减少、人类的影响以及长脚捷蚁侵扰圣诞岛,该物种被列为近危。在新南威尔士,它被列为易危物种。[57]

在西澳大利亚记录到的捕食者包括大型猛禽,如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 和东方鹗Pandion cristatus); 而银鸥、乌鸦和渡鸦(Corvus spp.)会袭击巢穴,偷取鸟蛋和幼鸟。[23] 在夏威夷,流浪的红嘴热带鸟P. aethereus)被认为是造成鸟巢丢失的原因。[26] 野狗和野猫会在圣诞岛捕食筑巢的鸟类,[23] 而野猫在诺福克岛是一个严重问题。[23] 鼠类在库雷环礁造成了严重损失。[28] 2010年在北太平洋的约翰斯顿环礁上发现了长脚捷蚁,成群结队地侵扰筑巢区,并能用其喷雾致盲受害者。[58]

同样在约翰斯顿环礁,约翰斯顿环礁化学剂处理系统(JACADS)在2000年前一直在焚烧储存的化学武器。对此进行了为期八年的研究,以查看潜在污染物是否对生存产生影响。在研究期间,似乎对生存没有影响,尽管来自工厂下风处的幼鸟比上风处的幼鸟更不可能返回那里——可能是因为后者的植被更完整。[59]

2020年,在昆士兰海岸外的艾略特夫人岛上研究这种鸟类的科学家表示,对其习性和种群的了解不足,这意味着他们不知道环境变化对其种群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包括采集DNA样本、标记新雏鸟和为鸟类配备卫星追踪器,以了解更多有关其活动的信息。[31]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