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精虫[1]或精子(英语:spermatozoon、spermatozoön、复数 spermatozoa)俗称“蝌蚪”,是男性或其他雄性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为胚胎。精子最初由雷文霍克于1677年观察到。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08年4月20日) |
对后代(二倍体)而言,精子细胞提供大约一半的遗传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后代的性别由精子决定: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后发育为男性/雄性后代(XY型),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后发育为女性/雌性后代(XX型),卵子只提供X染色体。
精子主要由顶体、细胞膜、细胞核、具精子特征性的螺旋状线粒体以及鞭毛所构成。顶体含有溶解酶。当精子与卵子接触时,溶解酶会被释放出来,消融卵子的透明带后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动物的睾丸中,生殖细胞从精原细胞一直发育到成熟的精子的过程。
原始生殖细胞经有丝分裂,分裂为大量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生长(细胞器增大且DNA的量变两倍)(二倍体)变成初级精母细胞(双倍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1变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2变为四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分化/精子形成为单倍体的精子。
在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目和银杏目,都具有鞭毛而能游动的精子;但裸子植物中的松杉目和买麻藤目以及全部被子植物,精子都不具鞭毛。[2]
人类的精子形状像一只小蝌蚪,长约50-60微米(0.05-0.06毫米)。其头部的细胞核负责携带亲代遗传基因,中段含有大量线粒体以提供能量,其尾部则具有螺旋运动功能,使精子能向前游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